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監會披露郵儲銀行79億元違規票據大案查處結果

原標題:銀監會披露郵儲銀行79億元違規票據大案查處結果 12家涉案機構被罰沒2.95億元

又一起數十億元的票據大案被嚴肅查處。 昨天, 銀監會披露, 經過立案、調查、審理、審議、告知、陳述申辯意見覆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式, 銀監會統籌協調相關銀監局依法查處了郵儲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違規票據案件, 對涉及該案的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沒2.95億元。

套取挪用理財資金30億元

具體來說, 對案發機構郵儲銀行武威市分行罰款9050萬元, 分別取消該行原主持工作的副行長及其他3名班子成員2年至5年高管任職資格,

禁止文昌路支行原行長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 並依法移送司法機關;對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原行長、1名副行長分別給予警告。

對紹興銀行、南京銀行鎮江分行、廈門銀行、河北銀行、長城華西銀行、湖南衡陽衡州農商行、河北定州農商行、廣東南粵銀行、邯鄲銀行、乾安縣農村信用聯社等10家違規交易機構共計罰款12750萬元, 對33名相關責任人作出行政處罰, 其中, 取消3人高管任職資格, 禁止1人從事銀行業工作。

銀行員工與不法分子內外勾結

銀監會有關人士表示, 這是一起銀行內部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內外勾結、私刻公章、偽造證照合同、違法違規辦理同業理財和票據貼現業務、非法套取和挪用資金的重大案件,

牽涉機構眾多, 情節十分惡劣, 嚴重破壞了市場秩序。

此案暴露出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諸多風控問題。 一是內控管理缺失。 案發機構崗位制約機制失衡, 印章、合同、帳戶、營業場所等管理混亂, 大額異常交易監測失效, 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二是合規意識淡薄。 涉及該案的相關機構有一些員工違規參與票據仲介或資金掮客的交易, 個別人甚至突破法律底線, 與不法分子串通作案, 謀取私利。 三是嚴重違規經營。 涉及該案的相關機構肆意妄為, 不具備資質開展非標理財產品投資, 違規接受協力廠商金融機構信用擔保, 違規通過簽訂顯性或隱性回購條款、“倒打款”甚至“不見票”“不背書”開展票據交易, 專案投前調查不盡職、投後檢查不到位,

喪失合規操作的底線。

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將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 依法查處銀行業大要案, 堅持違法必究、糾查必嚴, 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

郵儲銀行這一大案發生在2016年末。 公開資料顯示, 從2016年初開始, 至少已有六起票據大案被曝光, 涉及各類型銀行, 這6起票據大案累計風險金額高達108.7億元。

而此次郵儲票據大案則屬於當時未被曝光的票據大案。 但其“違法違規套取票據資金”的手法與此前的一些案件如出一轍。

此類案件再次發生可能性較低

不過,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類票據大案新發的可能性已經很低了。 2016年5月開始, 監管密集出重拳整治。 央行、銀監會聯合發出《關於加強票據業務監管促進票據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

明確規定, “受理轉貼現業務時, 擬貼入銀行必須確認交易對手已記載背書, 禁止無背書買賣票據。 ”

為了從根源上杜絕票據市場亂象, 2016年年底, 央行頒佈《票據交易管理辦法》, 對票據市場參與者, 票據市場基礎設施(票交所)、票據資訊登記與電子化、票據登記與託管、票據交易以及票據交易結算與到期處理進行了規定。 2016年12月8日, 由央行牽頭籌建的上海票據交易所正式上線。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指出, 這一類案件再次發生可能性較低。 2017年1月1日開始推行電票, 300萬以上的票據採用電票形式, 本次案件中所發生的“私刻公章、偽造證照合同、違法違規辦理同業理財和票據貼現業務、非法套取和挪用資金”都屬於紙質票據造假環節,

目前已經幾乎可以避免。

不過曾剛強調, 銀行還是要從處罰中吸取教訓, 在各種業務方面都強化合規性管理, 強化對員工的要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