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付費精選|借助金融科技,曾受金融海嘯重創的紐約重獲新生

#十分鐘的深度閱讀, 洞悉全球經濟新格局#

旭日冉冉升起, 在日光照射下, 紐約曼哈頓鱗次櫛比的摩天高樓, 輝映出耀眼的光芒。

距離2008金融海嘯已過十年的此刻, 在曼哈頓天際線下, 出現了一群不用穿套裝、西裝上班的“金融科技新貴”。 他們不在傳統的華爾街上班, 但做的是金融相關業務, 與華爾街人士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不用看盤或交易, 工作主要是寫程式。

“這是一份很有挑戰性的工作!”1990年出生、戴著粗框眼鏡、有張圓圓笑臉的鄭季如, 原本在有百年歷史的麥格羅希爾教育集團(McGraw-Hill Education)擔任資料分析師。 她厭倦大公司的穩定與繁文褥節, 決定來到時下最夯的金融新創公司闖蕩。 “這領域很新, 但感覺有無限發展空間, ”目前是PeerIQ資深軟體工程師的她對《商業週刊/中文版》形容, 就像她幾年前買的比特幣, 買的時候沒有太多人看重, 現在價值已經激增百倍。

紐約, 是世界金融之都。 紐約證交所所在的華爾街, 早是金融與投資的代名詞, 更是“金融科技”(Fintech)一詞的發源地。 “紐約金融科技是在2008年金融風暴壓力下應運而生的, ”JP Morgan副總裁呂偉誠表示, 2008年金融風暴讓美國大銀行大舉裁員止血, 一方面用科技加快自動化整合腳步;另一方面, 許多被裁的員工則投入創業, 希望用更創新的方式處理投資風險。

到了2014年, 這些人才、資金、與技術的投入逐漸醞釀成熟, Digital Asset Holdings、Betterment等備受矚目的紐約金融科技公司才大舉浮出檯面。 同時, 提供自動化投資服務平臺、估值7億美元的Betterment;為美國、加拿大700個小企業提供超過2000萬美元貸款的Ondeck;以及被西北相互人壽保險公司(Northwestern Mutual) 以 2.5億美元收購的財務規劃公司LearnVest, 也都位於紐約。 根據諮詢公司埃森哲的統計, 紐約金融科技公司吸引的風險投資總額由2010年的2.2億美元, 激增到2016年的24億美元, 成長超過十倍。

PeerIQ所處的區域, 正是紐約金融科技最密集的“矽巷”(Silicon Alley)。 矽巷位於紐約曼哈頓23街、第五大道、與百老匯大道之間的熨斗大樓街區(Flatiron District), 是紐約科技新創公司最蓬勃發展的地方,

其中尤以金融科技、新媒體、廣告等為大宗。 然而金融科技新創公司版圖分佈並不局限於此, 從曼哈頓、皇后區、布魯克林, 到鄰近的新澤西, 都不乏新竄起的金融科技公司……

……

如何找到商周知識商店主頁?

點擊這裡, 或在本公眾號底部找到>>全視角>>商周知識商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