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山西走出低位徘徊 經濟增長四年來首次完成預期目標

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1月25日, 山西省省長樓陽生在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

2017年實現經濟增長7%。 這也是山西經濟繼2014年遭遇“斷崖式”下跌以來, 首次走出低位徘徊、完成年初預期目標。

過去五年, 作為煤炭產出大省的山西主動退出煤炭產能4590萬噸, 淘汰鋼鐵產能407萬噸, 同時讓275萬人口脫貧, 支柱產業全面從煤炭資源向文化旅遊產業轉型。

山西經濟走出低位徘徊

樓陽生介紹, 過去的五年來, 面對經濟斷崖式下滑的嚴重困難局面, 特別是2014年9月, 黨中央對省委領導班子進行改組式的重大調整以來, 山西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堅強領導下, 改革創新、攻堅克難, 實現政治生態由“亂”到“治”, 發展由“疲”轉“興”。

樓陽生說, 2016年下半年山西經濟開始逐步走出困境, 2017年上半年追平全國增速、邁入合理區間, 第三季度經濟增長超過全國平均水準,

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4973億元、增長7%,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8%,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9.9%, 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7%, 達到29132元、10788元。

除此之外, 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預期性和約束性指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 實現了從斷崖式下滑到走出困境、再到轉型發展呈現強勁態勢的重大轉折。

山西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指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和6.5%以上,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

山西省省長樓陽生。

退出煤炭產能4590萬噸

山西認真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 退出煤炭產能4590萬噸, 淘汰煉鐵產能82萬噸、煉鋼產能325萬噸;率先實施煤炭減量化生產, 為改善全國煤炭市場供求關係作出了重要貢獻。

據統計, 2017年, 山西戰略性新興產業、非煤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9%、51.3%;服務業占GDP比重達到53.5%;旅遊總收入由1813億元增加到5360.2億元,

年均增長24.2%;高端碳纖維、筆尖鋼、高鐵輪軸鋼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 高新技術企業由290家增加到1117家, 全年實現經濟增長7%, 最近5年首次實現預期目標。

2018年, 山西將實施減量重組、減量置換, 提高煤炭先進產能占比, 退出煤炭過剩產能2300萬噸、鋼鐵過剩產能190萬噸, 淘汰煤電機組100萬千瓦以上。

以煤—電—鋁(鎂)—材、煤—焦—化(鋼)等一體化發展為方向, 打造傳統優勢產業集群。 推動鋼鐵、有色、焦炭、食品、輕工、紡織等產業向中高端突破。

山西將實現61萬人脫貧

山西儘管遭遇經濟困境, 但仍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 全力推進精准扶貧八大工程20項行動,

易地扶貧搬遷、特色產業扶貧和健康扶貧扎實開展, 生態扶貧、光伏扶貧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實施“三保險”“三救助”等舉措攻堅深度貧困。

累計退出4800個貧困村, 275萬貧困人口脫貧, 貧困發生率從13.6%下降到3.9%, 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967元增加到7330元, 年均增長13.1%。

山西將持續落實好精准扶貧方略, 分類指導, 精准發力, 集中攻堅深度貧困縣, 打造脫貧特色縣, 鞏固提升摘帽縣。 確保實現17個國定貧困縣和9個省定貧困縣摘帽、2200個左右貧困村退出、61萬貧困人口脫貧。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

樓陽生表示,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 山西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政府工作還有不少問題和不足。

集中表現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較突出, 距離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不小差距,長期積累的結構性體制性素質性矛盾遠未從根本上解決。

實體經濟品質效益不高,傳統產業不強,新興產業不大。市場主體發育不充分,國企競爭力不強,民營經濟實力不足。

科技和人才要素支撐不夠,整體創新能力不強。開放型經濟水準不高,營商環境亟待改善。生態環境問題突出,可持續發展短板較多。

“三農”基礎薄弱,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民生社會事業欠帳較多,安全生產基礎不牢,社會治理面臨一系列新挑戰新要求。

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放管服效”改革亟待深化,少數幹部亂作為、慢作為、不作為,甚至消極腐敗,等等。對此,我們一定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採取有力舉措,切實加以解決。

山西經濟轉型文化旅遊產業

樓陽生表示,山西將全力打造文化旅遊戰略性支柱產業,鍛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立足黃河、長城、太行獨有的山水風光稟賦和歷史文化底蘊,舉全省之力鍛造新的三大旅遊板塊,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全域旅遊目的地。

編制全面、科學、系統的三大旅遊板塊專項規劃。實施旅遊公路率先突破。以“快旅慢遊深體驗”現代旅遊交通理念為導向,創新融資建設模式。

山西將全面啟動黃河一號、長城一號、太行一號3條旅遊幹線建設,建成黃河幹線呂梁磧口試驗段、臨汾乾坤灣試驗段,構建“城景通、景景通”的全省旅遊公路網。

同時提升景區品質,在繼續做優做強五臺山、雲岡石窟、平遙古城等旅遊品牌的基礎上,按照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的設計定位、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精選一批景區景點。推動壺口瀑布、太行山大峽谷八泉峽、洪洞大槐樹等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上游新聞記者 范永松

距離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不小差距,長期積累的結構性體制性素質性矛盾遠未從根本上解決。

實體經濟品質效益不高,傳統產業不強,新興產業不大。市場主體發育不充分,國企競爭力不強,民營經濟實力不足。

科技和人才要素支撐不夠,整體創新能力不強。開放型經濟水準不高,營商環境亟待改善。生態環境問題突出,可持續發展短板較多。

“三農”基礎薄弱,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民生社會事業欠帳較多,安全生產基礎不牢,社會治理面臨一系列新挑戰新要求。

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放管服效”改革亟待深化,少數幹部亂作為、慢作為、不作為,甚至消極腐敗,等等。對此,我們一定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採取有力舉措,切實加以解決。

山西經濟轉型文化旅遊產業

樓陽生表示,山西將全力打造文化旅遊戰略性支柱產業,鍛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立足黃河、長城、太行獨有的山水風光稟賦和歷史文化底蘊,舉全省之力鍛造新的三大旅遊板塊,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全域旅遊目的地。

編制全面、科學、系統的三大旅遊板塊專項規劃。實施旅遊公路率先突破。以“快旅慢遊深體驗”現代旅遊交通理念為導向,創新融資建設模式。

山西將全面啟動黃河一號、長城一號、太行一號3條旅遊幹線建設,建成黃河幹線呂梁磧口試驗段、臨汾乾坤灣試驗段,構建“城景通、景景通”的全省旅遊公路網。

同時提升景區品質,在繼續做優做強五臺山、雲岡石窟、平遙古城等旅遊品牌的基礎上,按照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的設計定位、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精選一批景區景點。推動壺口瀑布、太行山大峽谷八泉峽、洪洞大槐樹等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上游新聞記者 范永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