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移動迷宮3》:如何從小成本動作片升級成視效科幻巨作?

作者/丁尼生

“拍著拍著, 這一部我們像在拍《銀翼殺手》。 ”

2009年, 美國作家詹姆斯·達什納寫了一本名為《移動迷宮》的小說。 這個反烏托邦科幻故事火速躥紅, 發行國家超過40個, 銷量超過1000萬冊。 2014年, 福克斯電影公司投拍的《移動迷宮》系列電影, 全球票房超過3.4億美元。 成為《哈利·波特》、《暮光之城》和《饑餓遊戲》之後, 又一個熱門青春冒險系列。

連《移動迷宮》的導演韋斯·鮑爾自己都沒想到, 他的處女作會收穫如此好的票房。

小成本處女作拍出驚人票房

韋斯·波爾生於美國, 畢業於電影學院的他, 在《移動迷宮》之前以平面設計和視覺特效謀生,

並擁有自己的CGI工作室。 《移動迷宮》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移動迷宮》系列導演韋斯·鮑爾

《移動迷宮1》可以說是一部小成本拍出高票房的經典之作。 這部票房超過3.4億美元的電影, 最初的預算只有3400萬美元。 幾位主演在當時也都是名不見經傳的角色。

但韋斯·波爾倚靠多年在設計、視覺特效方面磨煉出的敏銳天分, 將原著中的巨大迷宮和驚心動魄的逃生歷程完美地呈現在了大螢幕上。

作為一部特效大片, 《移動迷宮》系列的特效是重中之重。 出於對特效的熟悉和對電影品質的把控需求,

《移動迷宮》這一系列的後期工作, 韋斯·波爾一直在全程參與, 從後期剪輯、聲音到特效設計, 對於他而言, 這是個時間緊任務重的工作。 “移動迷宮1的後期用了42天, 第二部的時間是58天, 而《移動迷宮3》花費了70天。 最後幾天, 我是在剪輯室的地板上度過的。 ”

同時, 主角們的冒險仍然是《移動迷宮》系列中最重要的成分。 雖然《移動迷宮3》的動作冒險成分比起第一部較少, 但韋斯·波爾請來了《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的動作指導, 保障主角們的動作冒險部分足夠吸睛。

比起前作的小成本來說, 《移動迷宮3》的場面已經完成全面升級。 為了找滿足影片中焦土、城市、避難所以及其他場景的需求, 劇組走遍多個拍攝地, 以提供豐富的地貌多樣性。 飾演文斯的巴里·佩珀就表示, “我們不僅投入了想法, 還投入了大筆資金, 我們用卡車運輸了一列火車, 還真的把它裝了起來, 能夠在鐵軌上前進後退, 這部影片的場面之大真的令人難以想像, 要有足夠的眼界和想法, 才能做到這樣的拍攝。

從2014年到2018年, 《移動迷宮3》的主角們在不斷成長, 主演們也從青少年們一步步長大。 談及這部電影對青少年的意義, 韋斯·鮑爾說:“第一部電影是小時候第一次離開房子。 第二部則像上大學。 你是獨立的, 但是你不知道你是誰。 而在第三部電影中, 真正要走向成熟和善良的視角。 在這部電影裡你會感受到:也許我們不同意主角的做法,但卻可以明白她為什麼這麼做。”

末日、科幻、還是動作冒險?

《移動迷宮》這一系列電影,一直被觀眾視作動作冒險電影系列。但由於電影續集的不斷發展,原本的迷宮逃生情境設定,在第二部和第三部中已經不足以沿用。因此,在《移動迷宮2》中,電影就已經從原本的動作跑酷情境中跳脫出來,增添末日焦土、現代科幻等背景元素,將世界觀從一個狹小的迷宮擴充到整個世界。

這一再創作的手法,在原本並未打算拍攝續集的影片中,並不罕見。由於影片體量的擴充,背景元素的增大和世界觀的隨之擴大也褒貶不一。

從積極的一方面看,比起其他遊戲、小說等IP改變,反烏托邦小說通常自帶龐大世界觀,如《分歧者》、《饑餓遊戲》的原著,都為反烏托邦世界的來龍去脈做出了完整解釋。《移動迷宮》也不例外,這讓對劇本的改編難度得以降低。

但從消極的一面來看,《移動迷宮》系列面對的不僅僅是忠誠的粉絲,還有眾多對原著並不瞭解的觀眾。世界觀的擴充和刪改,對於粉絲來說接受門檻並不高,但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則更期待看到第一部整體構架的延續,而不是一個原班人馬出演卻與第一部大相徑庭的故事。在《移動迷宮3》上映之時,有不明前因後果的觀眾,就給這一部打出了低分:“電影名字是移動迷宮,為什麼沒有迷宮?”

《移動迷宮》系列確實沒有像《指環王》、《哈利波特》、《瘋狂的麥克斯》等系列電影,將一個世界觀貫穿始終。導演韋斯·鮑爾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我希望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獨特氣質,它們剛好又可以串聯成一個完整的電影宇宙。”

《移動迷宮》確實在努力嘗試,在擴充電影世界觀的同時,不斷調整故事框架,以實現背景的多元與平衡。在第一部中,《移動迷宮》還是一部純粹的動作冒險電影,主角們要對抗巨大的銅牆鐵壁、飛速移動的機械怪蟲,只能倚靠自己的體力。電影世界中充斥著雜草、混凝土、荒野和陰森冰冷的無序感。

而在第二部,末日焦土的氛圍被納入劇情架構中。主角們從“小”迷宮進入沙漠世界,對抗的物件也從冰冷的機械怪物,變成了因太陽耀斑而患病的“狂客”。這一“末日焦土”的設定同樣維持了世界的一體性:發狂的行屍走肉,烈日炎炎的沙漠環境,大量鐵銹、燃燒痕跡,將末日與沙漠的設定融為一體。

而《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作為收官之作,為了與前兩部電影有所聯繫,在電影的開頭通過追逐營救的戲份,引領觀眾重溫了第二部的末日風格,而電影最初的“迷宮”設定,也在邪惡WKCD組織利用科技對反抗軍成員進行洗腦的劇情中有所重溫。第三部中新引入的“銀翼殺手”賽博朋克科幻風,負責維持電影的新鮮感:在黃沙包圍的城市中,建起充滿著鋼鐵、玻璃、霓虹燈的現代世界。被廢土包圍的高科技“最後的城市”,被腐朽的掌權者控制。而主角們的潛入行動、和最後城市的坍塌,也暗示著舊有的“末日世界”的毀滅。

《移動迷宮3》,基本做到了將三部電影完美融合,完成了對整個世界的收束和終結任務。唯一令人遺憾的是:電影最初的“跑酷”情節,基本沒有在這部電影中得以體現。

《移動迷宮3》到底是部什麼類型的電影?是特效大片、科幻末日、還是動作冒險?韋斯·波爾覺得,這仍然是一部動作冒險電影,但他也不否認,其他元素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部中我們的故事背景更現代,這個世界充滿了閃焰症病毒,城市被圍牆包圍與外界隔絕。在過去的作品裡,我們都是想衝破圍牆逃到外面去,而這一次卻是要克服恐懼重新潛進圍牆中。”

《移動迷宮》這一系列,在中國和北美兩大市場上,從口碑到票房都呈現出截然相反的情況。在國內這部電影的評價始終不高,整個系列的評分都在5至6分左右徘徊,票房也基本穩定在2億左右,在海外引進電影中屬於及格作品。但在海外市場上,《移動迷宮》系列一直受到大量粉絲的追捧,整個系列的票房也斬獲頗豐,IMDB評分也比國內豆瓣評分網站高出兩分。可見,對於國內觀眾而言,像《移動迷宮》這類由小說改編的作品,一旦脫離了原著的熱度,對觀眾的吸引力就免不了要大打折扣,而要淪為“普通特效大片”的及格行列。如何用一個故事,真正征服全球觀眾,好萊塢大片也有很長的路要走。

-END-

在這部電影裡你會感受到:也許我們不同意主角的做法,但卻可以明白她為什麼這麼做。”

末日、科幻、還是動作冒險?

《移動迷宮》這一系列電影,一直被觀眾視作動作冒險電影系列。但由於電影續集的不斷發展,原本的迷宮逃生情境設定,在第二部和第三部中已經不足以沿用。因此,在《移動迷宮2》中,電影就已經從原本的動作跑酷情境中跳脫出來,增添末日焦土、現代科幻等背景元素,將世界觀從一個狹小的迷宮擴充到整個世界。

這一再創作的手法,在原本並未打算拍攝續集的影片中,並不罕見。由於影片體量的擴充,背景元素的增大和世界觀的隨之擴大也褒貶不一。

從積極的一方面看,比起其他遊戲、小說等IP改變,反烏托邦小說通常自帶龐大世界觀,如《分歧者》、《饑餓遊戲》的原著,都為反烏托邦世界的來龍去脈做出了完整解釋。《移動迷宮》也不例外,這讓對劇本的改編難度得以降低。

但從消極的一面來看,《移動迷宮》系列面對的不僅僅是忠誠的粉絲,還有眾多對原著並不瞭解的觀眾。世界觀的擴充和刪改,對於粉絲來說接受門檻並不高,但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則更期待看到第一部整體構架的延續,而不是一個原班人馬出演卻與第一部大相徑庭的故事。在《移動迷宮3》上映之時,有不明前因後果的觀眾,就給這一部打出了低分:“電影名字是移動迷宮,為什麼沒有迷宮?”

《移動迷宮》系列確實沒有像《指環王》、《哈利波特》、《瘋狂的麥克斯》等系列電影,將一個世界觀貫穿始終。導演韋斯·鮑爾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我希望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獨特氣質,它們剛好又可以串聯成一個完整的電影宇宙。”

《移動迷宮》確實在努力嘗試,在擴充電影世界觀的同時,不斷調整故事框架,以實現背景的多元與平衡。在第一部中,《移動迷宮》還是一部純粹的動作冒險電影,主角們要對抗巨大的銅牆鐵壁、飛速移動的機械怪蟲,只能倚靠自己的體力。電影世界中充斥著雜草、混凝土、荒野和陰森冰冷的無序感。

而在第二部,末日焦土的氛圍被納入劇情架構中。主角們從“小”迷宮進入沙漠世界,對抗的物件也從冰冷的機械怪物,變成了因太陽耀斑而患病的“狂客”。這一“末日焦土”的設定同樣維持了世界的一體性:發狂的行屍走肉,烈日炎炎的沙漠環境,大量鐵銹、燃燒痕跡,將末日與沙漠的設定融為一體。

而《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作為收官之作,為了與前兩部電影有所聯繫,在電影的開頭通過追逐營救的戲份,引領觀眾重溫了第二部的末日風格,而電影最初的“迷宮”設定,也在邪惡WKCD組織利用科技對反抗軍成員進行洗腦的劇情中有所重溫。第三部中新引入的“銀翼殺手”賽博朋克科幻風,負責維持電影的新鮮感:在黃沙包圍的城市中,建起充滿著鋼鐵、玻璃、霓虹燈的現代世界。被廢土包圍的高科技“最後的城市”,被腐朽的掌權者控制。而主角們的潛入行動、和最後城市的坍塌,也暗示著舊有的“末日世界”的毀滅。

《移動迷宮3》,基本做到了將三部電影完美融合,完成了對整個世界的收束和終結任務。唯一令人遺憾的是:電影最初的“跑酷”情節,基本沒有在這部電影中得以體現。

《移動迷宮3》到底是部什麼類型的電影?是特效大片、科幻末日、還是動作冒險?韋斯·波爾覺得,這仍然是一部動作冒險電影,但他也不否認,其他元素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部中我們的故事背景更現代,這個世界充滿了閃焰症病毒,城市被圍牆包圍與外界隔絕。在過去的作品裡,我們都是想衝破圍牆逃到外面去,而這一次卻是要克服恐懼重新潛進圍牆中。”

《移動迷宮》這一系列,在中國和北美兩大市場上,從口碑到票房都呈現出截然相反的情況。在國內這部電影的評價始終不高,整個系列的評分都在5至6分左右徘徊,票房也基本穩定在2億左右,在海外引進電影中屬於及格作品。但在海外市場上,《移動迷宮》系列一直受到大量粉絲的追捧,整個系列的票房也斬獲頗豐,IMDB評分也比國內豆瓣評分網站高出兩分。可見,對於國內觀眾而言,像《移動迷宮》這類由小說改編的作品,一旦脫離了原著的熱度,對觀眾的吸引力就免不了要大打折扣,而要淪為“普通特效大片”的及格行列。如何用一個故事,真正征服全球觀眾,好萊塢大片也有很長的路要走。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