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王東聲:我們離文化有多遠——從“流行書風”說開去|走尋

[ 本文共計2018字 · 建議閱讀時間 4分鐘 ]

文 | 王東聲

王東聲

有人批評當代流行書風是“醜書”, 認為“沒文化”, 並分析其主要特徵:

(1)狂怪醜異,

刻意造作, 誇張變形過度。

(2)只注重技巧和形式, 缺少內涵。

(3)基本功明顯不足, 忽視對傳統的繼承。

(4)展覽上千人一面。

(5)知識結構單薄, 學養不深, 等等。

在我看來, 上述評價還是比較中肯的。 在一片匆忙與急切中, 人們還沒有來得及把鞋帶系好就跑了出去, 是註定跑不快也跑不遠的。 除了極少數書家能夠自省自律並自成面貌以外, 大多數人由於認識力和判斷力的匱乏, 導致了盲從和混亂的現狀。 而且, 由於價值觀的改變和利益的驅使, 時下書壇的背後隱藏著淺薄和貧瘠的更大危機。

沃興華作品

書法展覽時代的來臨, 書法行業的日趨專業化, 使書法成為能夠獲得利益的有效途徑。 群眾熱潮中, 拼命於此間“發家致富”者有之, 在頻繁展事中疲于應付者有之, 為了參展入選揣摩評委喜好者有之, 抄襲剽竊他人作品者有之, 浪得虛名並招搖過市者亦有之……

單就學術而言, 流行書風固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之處。 然而, 如果我們不去大膽地嘗試和探索, 而是緊緊地抱著前人和傳統不放,

在既定的規範和法則中度日, 只滿足於已有的絢麗和美妙, 沉溺於甜言蜜語之中, 似乎是更可怕的事情。

王鏞書法

“流行書風”是時代的產物, 是書法“現代性”追求的必然趨勢。 無論褒貶, 它都是一個鮮活的“存在”。

就象我們今天不能把西方現代藝術稱之為“墮落”和“消極”一樣,

因為現代藝術體現的是對民族性的反思, 個性解放的萌動, 它甚至對應著向上與美德, 往往是對未來的提示, 有著充分的現實意義。 流行書風大膽地衝破傳統理念的藩籬, 自出新意, 風格多元, 注重視覺效果, 講究形式美感, 等等, 這與快節奏、高效率的現代社會特徵相一致。

於明詮作品

或者, 假如真要非議“流行書風”的話, 我們應該“批判”康有為, 也應該“批判”說什麽“甯拙毋巧”的傅山, 還應該“批判”出版物和媒體。 因為, 如果沒有康氏數年前的鼓惑使“碑學”時代來臨的話, 若不是傅老先生“鼓吹”什麼“四甯四毋”的話, 也不至於如今書壇“亂糟糟”的狀況?假如沒有出版物的理論定位與宣傳, 也就不存在“流行書風”的名稱了。

——當然, 這是玩笑。 就如同杜桑的“小便器”使現代藝術一夜之間改頭換面了一樣, 當代書法與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有其一致性。

何應輝作品

應該說,傅山的“甯拙毋巧”給予了寬鬆自由的現當代書法實踐以堅實的理論依據,而康南海對於碑學的宣導則吹響了書法新時代的號角,而且,我們也確實要感謝出版物,沒有了它們的參與,我們也就沒有了交流與對話的載體。

一件作品,總會有它的觀眾群。讀了作品之後,大家的各自感受總會有所不同,以至於都想為自己的“合法席位”而發言,而爭論不休。就如同時下熱播的影視劇一樣,有的人就是喜歡得不得了;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樣低俗的片子只能哄孩子,應屬“文化垃圾”一類。事物的存在總有它的兩面性,所以爭論、爭議是必然的。爭議並不可怕,因為爭議能夠使人們逐漸認識事物的本質與現狀,關鍵在於,我們必須弄清自己的“存在”是否有著“積極”的意義。

沃興華作品

我想,泥沙俱下的流動與“流行”總比漚成一潭死水的好。

我們應該鼓勵探索者的勇氣和精神,因為他們才是時代的先行者,正是他們的存在,才使書法的現狀變得更富於活力和生命力,他們可能不夠成熟,但總比守著那塊自留地、比那些永遠甘於活在母親懷裡的孩子更有意義。

試想,把某一二種風格相似碑帖的字形裁剪下來,只在某些小小的“邊角”稍做調整,描摹成自己的所謂“風格”,之後把那些字形固定在一個模式裡永遠複製下去——嗚呼!何其悲哀,去制作坊敲個印模算了。我想,這樣的書家其實從他存在的那一刻就沒有了任何意義。甚至,說實話,這樣的人還能稱為“書家”嗎?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個“書手”而已,或者“字匠”更合適。

石開作品

希望孩子在自己懷裡長大的母親肯定不是個好母親,肯定是個心理病態的母親。傳統絕不是這樣的“母親”。掙脫母親的懷抱而陶曆風塵的孩子可能不太聽話,但隨著自己的不斷長成,就可以更好地回報那份親情。天下的孩子如果都去經營祖上留下的那塊自留地的話,我想,人類也差不多能力褪化到森林中去了。

一個當代書法家,如果只滿足參與,而不能從撲朔迷離的現實表像裡有所清醒,註定是可悲的。

曾翔作品

文化是人類文明通向“完美”的有效手段,而做為“文化的核子”的高雅藝術,與一般的審美趣味似乎存在著相當的距離。其實,藝術的從業者內部也永遠存在著文化財富與審美意識的“貧富”之分。當然,我們不是說大眾審美的不能高格調,只是認為,由於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人們品咂藝術的時間本來就會受到擠壓,誰能象專業研究者都那樣去花費精力判斷和辯識一件藝術品呢?而專業圈裡也是一片焦躁的氛圍,哪裡有時間甘於寂寞地錘煉技法,哪能靜下心來“板凳要做十年冷”呢?如此再去要求普通大眾能欣賞高品調的藝術品更是勉為其難。高品調的藝術品總是“曲高和寡”的,總是“知音稀”的。但是,我們希望藝術的更大普及和大眾審美層次的更快提高。因為創作者、藝術品與欣賞者永遠是三位一體的,否則,藝術的存在也就沒有意義可言。

綜上,可以對我們當下的書法存在的問題試做如下分析:

(1)習慣于“泛常思維”,欠缺對藝術和藝術史的清晰認識。

白砥作品

我們往往欣賞那些站在時風頂端的人,象王羲之、吳昌碩、齊白石、安格爾、等等,認為他們才是時代的精英;其實,我們更不該忽視那些真正有著逆向思維的藝術家,如楊凝式、八大、黃賓虹、徐生翁、謝無量、杜桑、莫蘭迪、卡夫卡,等等。試想,由於所處時代的差異,梵古對藝術如此“熱”的追求與它的時代就有理解上的差異,莫蘭迪的“冷”也區別於再熱鬧不過的西方當代藝壇。然而,正是因為這些“特殊人”的存在,才使得他們所處時代的藝術令我們真正的感動。

一句話,藝術發展史就是由那些傑出的和有點兒“另類”的天才藝術家和藝術品串接而成。也可以說,正是因為那些風光無限的隨時代意趣而創作的藝術家和那些超時代的天才一起,譜寫了有聲有色的藝術史。

程風子作品

(2)對於《蘭亭序》的“誤讀”。

《蘭亭序》之所以千萬年來被奉為中國傳統書法的至上法帖,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最重要的一點,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筆法、點畫、章法的如何如何精微與美妙,而是這些外在形式與其間“文采風流”的融和統一,其間的文辭對於當時文人雅集的記事並引發對人生的歎喟,真正達到了書法技巧與文采的心手雙暢。而我們往往忽視了最為重要的後者;《祭侄文稿》也是一個道理。顏魯公沒有當時極其感傷而複雜的心理情愫,也不可能用悲痛和淚水書寫出《祭侄文稿》。《蘭亭序》是對樂事歡情的記述,但其中不乏對生命流轉的憂鬱的感歎;《祭侄文稿》則記錄了人生的哀痛,深沉而苦澀。所以說,《蘭亭序》和《祭侄文稿》是“悲欣交集”的結果,是自身情感、人文精神和表現形式有機結合的產物。

王冬齡作品

(3) 對於創新和繼承的理解片面。

對於藝術創作而言,我們永遠不能滿足現狀。人們常說,沒有繼承就談不上創新。不去勇敢地探索與實驗,我們能有如此豐富多彩的傳統嗎?守成是再可怕不過的事。賴在母親懷裡的孩子永遠不可能長大。一個心底真正有愛的母親,也絕不會喜歡時刻拽著自己的衣襟而吮吸手指的孩子。

藝術史不會縱容那些盲目的創新者,也不能認可死抱著傳統不放的人。

應該清楚:抱殘守缺與守財奴幾無二致,可憐;數典忘祖屬於敗家子的表現,可恨。

劉彥湖作品

總之,正確地認識“流行書風”以及整個書壇的現狀,是必要的,應該取其善者維護關懷之,擇其不善者修正改良之。

作為當代的書法人來說,必須嚴肅認真地面對藝術的歷史,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力。要在傳統技法的努力錘煉和高妙把握的基礎上,智慧地警醒自己,提倡銳意創新和超越精神,提倡培養獨立的人格,加強對傳統文化精華的繼承,加強知識積累,東方的,西方的,古代的,現代的,如藝術史論、書法史論、以及哲學、美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領域,都值得關注與理解,使知識結構得以不斷豐富和深厚。

胡抗美作品

另一方面,當代名家和書法活動的組織者與領導者也需要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努力維護學術的純潔,在文化修養的不斷提高中,加強對創作實踐和藝術理念的正確導向。並且,不斷地給予“新事物”一些必要的提示、措施和維護,使整個書法藝術系統更完善合理,使書法藝術生態能更綠色,更健康,更有創新活力。

應該有理由相信:我們會距離“文化”越來越近的。

注:此文為2002年作者在流行書風研討會上的發言

出品人 · 施晗 | 主編 · 柴天鱗

責編 · 李沅圃 聶海燕 | 美編 · 苗雨

長按二維碼 關注 ·「走尋」

歡迎點擊上方“走尋”小店,發現不一樣的精彩

何應輝作品

應該說,傅山的“甯拙毋巧”給予了寬鬆自由的現當代書法實踐以堅實的理論依據,而康南海對於碑學的宣導則吹響了書法新時代的號角,而且,我們也確實要感謝出版物,沒有了它們的參與,我們也就沒有了交流與對話的載體。

一件作品,總會有它的觀眾群。讀了作品之後,大家的各自感受總會有所不同,以至於都想為自己的“合法席位”而發言,而爭論不休。就如同時下熱播的影視劇一樣,有的人就是喜歡得不得了;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樣低俗的片子只能哄孩子,應屬“文化垃圾”一類。事物的存在總有它的兩面性,所以爭論、爭議是必然的。爭議並不可怕,因為爭議能夠使人們逐漸認識事物的本質與現狀,關鍵在於,我們必須弄清自己的“存在”是否有著“積極”的意義。

沃興華作品

我想,泥沙俱下的流動與“流行”總比漚成一潭死水的好。

我們應該鼓勵探索者的勇氣和精神,因為他們才是時代的先行者,正是他們的存在,才使書法的現狀變得更富於活力和生命力,他們可能不夠成熟,但總比守著那塊自留地、比那些永遠甘於活在母親懷裡的孩子更有意義。

試想,把某一二種風格相似碑帖的字形裁剪下來,只在某些小小的“邊角”稍做調整,描摹成自己的所謂“風格”,之後把那些字形固定在一個模式裡永遠複製下去——嗚呼!何其悲哀,去制作坊敲個印模算了。我想,這樣的書家其實從他存在的那一刻就沒有了任何意義。甚至,說實話,這樣的人還能稱為“書家”嗎?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個“書手”而已,或者“字匠”更合適。

石開作品

希望孩子在自己懷裡長大的母親肯定不是個好母親,肯定是個心理病態的母親。傳統絕不是這樣的“母親”。掙脫母親的懷抱而陶曆風塵的孩子可能不太聽話,但隨著自己的不斷長成,就可以更好地回報那份親情。天下的孩子如果都去經營祖上留下的那塊自留地的話,我想,人類也差不多能力褪化到森林中去了。

一個當代書法家,如果只滿足參與,而不能從撲朔迷離的現實表像裡有所清醒,註定是可悲的。

曾翔作品

文化是人類文明通向“完美”的有效手段,而做為“文化的核子”的高雅藝術,與一般的審美趣味似乎存在著相當的距離。其實,藝術的從業者內部也永遠存在著文化財富與審美意識的“貧富”之分。當然,我們不是說大眾審美的不能高格調,只是認為,由於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人們品咂藝術的時間本來就會受到擠壓,誰能象專業研究者都那樣去花費精力判斷和辯識一件藝術品呢?而專業圈裡也是一片焦躁的氛圍,哪裡有時間甘於寂寞地錘煉技法,哪能靜下心來“板凳要做十年冷”呢?如此再去要求普通大眾能欣賞高品調的藝術品更是勉為其難。高品調的藝術品總是“曲高和寡”的,總是“知音稀”的。但是,我們希望藝術的更大普及和大眾審美層次的更快提高。因為創作者、藝術品與欣賞者永遠是三位一體的,否則,藝術的存在也就沒有意義可言。

綜上,可以對我們當下的書法存在的問題試做如下分析:

(1)習慣于“泛常思維”,欠缺對藝術和藝術史的清晰認識。

白砥作品

我們往往欣賞那些站在時風頂端的人,象王羲之、吳昌碩、齊白石、安格爾、等等,認為他們才是時代的精英;其實,我們更不該忽視那些真正有著逆向思維的藝術家,如楊凝式、八大、黃賓虹、徐生翁、謝無量、杜桑、莫蘭迪、卡夫卡,等等。試想,由於所處時代的差異,梵古對藝術如此“熱”的追求與它的時代就有理解上的差異,莫蘭迪的“冷”也區別於再熱鬧不過的西方當代藝壇。然而,正是因為這些“特殊人”的存在,才使得他們所處時代的藝術令我們真正的感動。

一句話,藝術發展史就是由那些傑出的和有點兒“另類”的天才藝術家和藝術品串接而成。也可以說,正是因為那些風光無限的隨時代意趣而創作的藝術家和那些超時代的天才一起,譜寫了有聲有色的藝術史。

程風子作品

(2)對於《蘭亭序》的“誤讀”。

《蘭亭序》之所以千萬年來被奉為中國傳統書法的至上法帖,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最重要的一點,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筆法、點畫、章法的如何如何精微與美妙,而是這些外在形式與其間“文采風流”的融和統一,其間的文辭對於當時文人雅集的記事並引發對人生的歎喟,真正達到了書法技巧與文采的心手雙暢。而我們往往忽視了最為重要的後者;《祭侄文稿》也是一個道理。顏魯公沒有當時極其感傷而複雜的心理情愫,也不可能用悲痛和淚水書寫出《祭侄文稿》。《蘭亭序》是對樂事歡情的記述,但其中不乏對生命流轉的憂鬱的感歎;《祭侄文稿》則記錄了人生的哀痛,深沉而苦澀。所以說,《蘭亭序》和《祭侄文稿》是“悲欣交集”的結果,是自身情感、人文精神和表現形式有機結合的產物。

王冬齡作品

(3) 對於創新和繼承的理解片面。

對於藝術創作而言,我們永遠不能滿足現狀。人們常說,沒有繼承就談不上創新。不去勇敢地探索與實驗,我們能有如此豐富多彩的傳統嗎?守成是再可怕不過的事。賴在母親懷裡的孩子永遠不可能長大。一個心底真正有愛的母親,也絕不會喜歡時刻拽著自己的衣襟而吮吸手指的孩子。

藝術史不會縱容那些盲目的創新者,也不能認可死抱著傳統不放的人。

應該清楚:抱殘守缺與守財奴幾無二致,可憐;數典忘祖屬於敗家子的表現,可恨。

劉彥湖作品

總之,正確地認識“流行書風”以及整個書壇的現狀,是必要的,應該取其善者維護關懷之,擇其不善者修正改良之。

作為當代的書法人來說,必須嚴肅認真地面對藝術的歷史,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力。要在傳統技法的努力錘煉和高妙把握的基礎上,智慧地警醒自己,提倡銳意創新和超越精神,提倡培養獨立的人格,加強對傳統文化精華的繼承,加強知識積累,東方的,西方的,古代的,現代的,如藝術史論、書法史論、以及哲學、美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領域,都值得關注與理解,使知識結構得以不斷豐富和深厚。

胡抗美作品

另一方面,當代名家和書法活動的組織者與領導者也需要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努力維護學術的純潔,在文化修養的不斷提高中,加強對創作實踐和藝術理念的正確導向。並且,不斷地給予“新事物”一些必要的提示、措施和維護,使整個書法藝術系統更完善合理,使書法藝術生態能更綠色,更健康,更有創新活力。

應該有理由相信:我們會距離“文化”越來越近的。

注:此文為2002年作者在流行書風研討會上的發言

出品人 · 施晗 | 主編 · 柴天鱗

責編 · 李沅圃 聶海燕 | 美編 · 苗雨

長按二維碼 關注 ·「走尋」

歡迎點擊上方“走尋”小店,發現不一樣的精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