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證監會發審委加班到深夜,7家企業IPO上會6家被否,為啥?

經濟之聲《每日財經》報導, IPO發審會再度上演“驚心動魄”一幕。 7家IPO上會, 被否企業達到6家, 只有浙江鋒龍電氣股份有限公司1家過會, 昨天成為歷史上單日否決IPO企業數量最多的一天。 這次發審會還創下另一個新紀錄——直到晚上11點仍在進行!深夜12點半才發佈公告。

業內人士透露, 昨晚投行圈都繃緊了神經, 頻頻刷新最新進展, 就想知道自己的項目有沒有被否。

公告顯示, 昨天的兩次發審會, 發審委一共問出了101個問題, 耗時之長也創歷史之最。 發審問題事無巨細, 平均每家企業被問到了14個小問題。

但仔細梳理便能發現, 新一屆發審委關心的問題並沒有出現實質性變化, 為擬上會企業準備的問題仍然是財務真實性、企業內控水準、關聯交易、股權代持、毛利率異常, 等等。 被關注毛利率的企業有3家, 被關注關聯交易的企業有3家, 被關注財務真實性的企業有4家,

被關注重大客戶依賴的企業有4家。

此外, 多家公司被發審委員關注的問題, 此前媒體也已經有所關注並提出質疑, 比如安佑生物科技集團的環保受罰問題與內控制度、溫州康寧醫院把廠房改造成醫院、挖金客對重大客戶依賴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

本周審核還沒有結束, 今天仍將繼續。 上會的IPO企業有5家, 包括河南藍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宇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有投行人士表示, 昨天的高否決率, 會對後續準備上會的IPO企業造成一定心理影響, 尤其考驗發行人心理素質。

7家企業IPO上會被否6家, 到底是什麼原因?釋放了什麼信號?經濟之聲記者丁華豔採訪了曾經擔任過發審委委員的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

吳曉求

IPO環節從資訊披露到一些重點事項的核查, 這個是發審環節非常重要的內容, 現在要從嚴地審查這些環節, 稍微有一點問題都會被否決。 我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 因為過去相對來說松一些, 所以後來有很多上市公司出了很多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 我認為屬於正常的。 至於什麼樣的政策含義, 我認為是在IPO環節從嚴審查。

記者

新一屆發審委有什麼新的特點?

吳曉求

因為從這屆發審委開始有一個很重要的監督機制, 他們感覺到要真正履行自己的職責了, 而且這屆發審委委員未來都要記錄他的檔案, 一旦未來上市公司出了問題, 雖然現在還沒建立起也不應該建立起明確的連帶責任, 但是的確會對他們有所影響。 所以這可能跟責任機制的變化有關係。

記者

企業怎麼來提高他們材料的品質以便獲得更高的通過率?

吳曉求

材料本身是一個重要的內容, 另外還有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以及它的美譽度、它的資訊披露的狀況, 包括公司治理結構,

這些都是非常值得關心的。 當然材料做得好有利於過會, 但是很重要的是企業怎麼樣。

新聞連結:

證監會發審委是怎麼工作的?

這一屆發審委是第十七屆發審委, 去年10月上任。 證監會披露的資訊顯示, 在63名發審委員中, 來自監管系統的委員占比超過了一半。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曾強調, 必須強化對發審委和委員的監督機制, 要堅持“零容忍、終身追責”。 此後, 因為連連創紀錄的否決率, 新一屆發審委上任以來, 被冠以“鐵面發審”的稱號。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曾評論, 新一屆發審委成員在人員方面做了很大調整, 審查力量得到加強, 紀律也更加強化。 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看來, 發審委不僅要關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水準, 還要關注公司的治理結構、內部機制、關聯交易等方面。只有這樣,才能為資本市場推出一批品質高、成長性好的公司。

記者:丁華豔

責編:張慧娟

編審:劉志軍、李銳

還要關注公司的治理結構、內部機制、關聯交易等方面。只有這樣,才能為資本市場推出一批品質高、成長性好的公司。

記者:丁華豔

責編:張慧娟

編審:劉志軍、李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