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萬億存款“削減” 銀行負債“承壓”

從近年金融機構整體存款餘額看, 2017年存款增速放緩。 近日, 央行公佈資料顯示, 2017年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3.51萬億元, 同比少增1.36萬億元。

2017年以來, 很多銀行的吸收存款比之前更難了。 年關時節, 有關攬儲難度增加的資訊, 不乏有“一人在銀行, 全家拉存款”“存1萬送清潔用品”等花樣報導, “存款立行”成為一些銀行人士的口號。

2018年伊始, 拉存款“開門紅”也一直見諸報端。 從監管方面看, 隨著同業監管的繼續加強, 同業負債受到越來越多的監管指標約束, 所以銀行對機構和居民存款的需求增加, 高成本存款也愈演愈烈,

銀行吸收存款的壓力相應加大。

多方分流存款

一般, 月末、季末以及年末是銀行考核存款指標的節點, 但元旦後, 銀行拉存款的壓力並沒有減小。 一些銀行網點的各種“存款現送大米”等花式攬儲標語, 表示還在繼續衝擊2018年的“開門紅”, 也預示“拉存款”將成為一場持久仗。

記者統計央行發佈的歷次資料發現, 實際上, 過去一年商業銀行以及其他信貸機構的存款增長確實乏力。

央行資料顯示, 2017年的一季度, 人民幣存款增加5.06萬億元, 同比少增3506億元;2017年上半年, 人民幣存款增加9.07萬億元, 同比少增1.46萬億元;2017年前三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1.68萬億元, 同比少增1.13萬億元。 根據央行1月12日公佈的《2017年金融統計資料包告》, 2017年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3.51萬億元,

同比少增1.36萬億元。

“雖然從我行的業績快報來看存款增幅達到了21.78%, 但是在增存過程中確實感覺到在目前的市場上獲取存款還是壓力很大, 我行也是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和投入, 通過基層機構的不懈努力才保證了2017年增存工作取得了較好的結果。 ”某上市城商行相關業務部門人士告訴記者。

拉存款的壓力來源是多方面的。 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一方面是企業及居民投資管道增加, 理財、保險、基金、信託分流了部分存款;另一方面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與傳統銀行在存款業務上出現了交叉;還有就是2016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大熱也吸引了量的資金進入。 ”

根據國家統計局對“存款”的定義, 按照存款物件或性質的不同可劃分為單位存款、個人存款、財政性存款以及臨時性存款等科目。

據瞭解, 一般性存款主要是指單位存款和個人存款。

而互聯網金融理財、券商資管或基金等高收益資管手段的推陳出新, 成為銀行一般性存款的重要分流。

對於存款增速下滑的原因, 蘇甯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趙卿認為:“存款實際上是M2, 存款增速下滑, 與之對應的M2增速也在下滑。 主要是因為基礎貨幣減少, 原來靠外匯占款, 現在外匯占款沒了, 只能靠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提供流動性, 但在金融去杠杆趨勢下, 央行貨幣政策偏緊, 流動性減少, 所以存款增速降低。 ”

在宏觀經濟發展放緩的背景下, M2維持低位運行。 央行資料顯示, 2017年12月末, 廣義貨幣(M2)餘額167.68萬億元, 同比增長8.2%,

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個和3.1個百分點。

“M2增速下滑, 主要是受到非銀部分M2增速下滑影響, 其中企業存款增速下降, 主要是房地產銷售下降和企業債發行放緩, 機關團體增速下降時地方政府債券發放增速放緩。 ” 趙卿補充表示。

也有市場觀點認為, 2017年以來一系列監管政策, 理財、資管以及股票等方的流入也存在下滑的現象, 而存款下降的部分原因在於去歸還家庭債務。

央行公佈的資料顯示, 2017年12月末, 個人住房貸款餘額21.86萬億元, 同比增長22.2%, 增速比同比回落14.5個百分點。

對於家庭債務負擔的影響, 趙卿認為:“居民杠杆率在2017年2季度達到47.4%, 接近50%, 杠杆率增長速度非常快。 所以, 居民杠杆提高, 則意味著債務提高, 對居民存款存在一定擠壓。

銀行負債壓力增大

對於存款流失的方向,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產業升級與區域金融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李虹含認為:“房地產市場也是居民存款大搬家的一個主要方向, 在房地產市場調控趨嚴的大基調下, 銀行的房貸以及整體涉房貸款增速均出現下滑, 但存款依然流向房地產市場較多。 資管規模下降主要來源於機構投資者投資比例下降, 歸還家庭債務僅占其中較小的部分, 並不足以成為影響家庭債務負擔與存款數量的決定性內容。 ”

存款是銀行信貸資金的主要來源, 存款減少意味著銀行的信貸擴張能力受到限制。

在貨幣基金等其他理財產品的“蠶食下”, 替代銀行存款的投資管道增多。 很多銀行不得不通過上調存款利率、結構性存款等方式,防止存款“被搬家”。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水漲船高,推高了銀行負債端的成本。雖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在2017年年末出現“翹尾”現象,但元旦後仍處於高位,部分產品價格持續上浮。

例如,普益標準公佈的銀行理財市場週報顯示,從1月13日到1月19日,299家銀行共發行了1824款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從2017年底的4.81%不斷上升至4.84%。

“存款屬於利率敏感性的產品,一旦銀行間利率水準差異過大,則存款‘搬家’現象更為頻繁,尤其是隨著原有的中長期存款的不斷到期,表現更為突出。為增強存款客戶的黏性,商業銀行紛紛加大理財產品的開發與創新,理財業務成為各行拓展零售業務的重點。自從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後,商業銀行的存款結構隨之改變。”李虹含分析。

除此之外,上述城商行某業務人士也表示:“壓力主要來源於政府平臺存款目前普遍採用招標的形式,競爭公開透明更加的白熱化,銀行議價能力不足;利率市場化後,競爭加大,個人存款也存在著議價能力不足的問題。”

面對一般存款增長的壓力,中小銀行同業負債融資成本迅速上升。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一年期報價為例,根據網站公佈的資料顯示,SHIBOR報價從2017年1月3日的3.3833%,一路漲到2017年12月29日的4.7581%。

而在金融去杠杆等一系列監管政策下,監管政策的關注點已經轉向了中小銀行負債端,對於同業業務的限制愈來愈嚴格,以往依賴同業負債的部分中小銀行未來的攬儲壓力不容忽視。

2017年4月以來,監管部門密集出臺政策規範同業業務,其中要求對同業存單占同業負債比例較高的銀行,合理控制同業存單等同業融資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5月,央行發佈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增加負債資金來源的多元化和穩定性,嚴格控制流動性風險和期限錯配風險。

在持續推進的同業去杠杆下,多家銀行面臨同業負債調整壓力。2018年1月初,有消息稱,央行重新設定了同業存單年度發行額度備案要求,方向進一步趨嚴。根據新規,2018年各家銀行同業存單備案額度將限定在2017年9月末總負債的三分之一,再刨除同業負債後的所得值。

很多銀行不得不通過上調存款利率、結構性存款等方式,防止存款“被搬家”。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水漲船高,推高了銀行負債端的成本。雖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在2017年年末出現“翹尾”現象,但元旦後仍處於高位,部分產品價格持續上浮。

例如,普益標準公佈的銀行理財市場週報顯示,從1月13日到1月19日,299家銀行共發行了1824款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從2017年底的4.81%不斷上升至4.84%。

“存款屬於利率敏感性的產品,一旦銀行間利率水準差異過大,則存款‘搬家’現象更為頻繁,尤其是隨著原有的中長期存款的不斷到期,表現更為突出。為增強存款客戶的黏性,商業銀行紛紛加大理財產品的開發與創新,理財業務成為各行拓展零售業務的重點。自從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後,商業銀行的存款結構隨之改變。”李虹含分析。

除此之外,上述城商行某業務人士也表示:“壓力主要來源於政府平臺存款目前普遍採用招標的形式,競爭公開透明更加的白熱化,銀行議價能力不足;利率市場化後,競爭加大,個人存款也存在著議價能力不足的問題。”

面對一般存款增長的壓力,中小銀行同業負債融資成本迅速上升。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一年期報價為例,根據網站公佈的資料顯示,SHIBOR報價從2017年1月3日的3.3833%,一路漲到2017年12月29日的4.7581%。

而在金融去杠杆等一系列監管政策下,監管政策的關注點已經轉向了中小銀行負債端,對於同業業務的限制愈來愈嚴格,以往依賴同業負債的部分中小銀行未來的攬儲壓力不容忽視。

2017年4月以來,監管部門密集出臺政策規範同業業務,其中要求對同業存單占同業負債比例較高的銀行,合理控制同業存單等同業融資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5月,央行發佈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增加負債資金來源的多元化和穩定性,嚴格控制流動性風險和期限錯配風險。

在持續推進的同業去杠杆下,多家銀行面臨同業負債調整壓力。2018年1月初,有消息稱,央行重新設定了同業存單年度發行額度備案要求,方向進一步趨嚴。根據新規,2018年各家銀行同業存單備案額度將限定在2017年9月末總負債的三分之一,再刨除同業負債後的所得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