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三板+”大健康週報:醫療健康投融資火熱 天堰科技撤回IPO

【行業】

生物製劑是中國藥企突破點

醫藥行業資深人士認為, 中國藥企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堅定不移地走國際化之路, 重點在化學藥品製劑;二是堅定不移地走創新驅動之路,

重點在生物製劑。

2016年全球十大暢銷藥物中有8款為生物製劑, 全球生物製劑市場由2012年的1642億美元增長至2016年的2208億美元, 複合增長率約為7.7%, 預計2021年將增長至3501億美元, 增速遠超過非生物製劑市場。 2017年, 前十大在研藥物中, 增速最快的是細胞類生物在研藥, 增速為67.6%。

從資料上來看, 未來中國藥企最有希望取得突破的領域是生物製劑。 從國內藥企臨床成功率來看, 生物藥約為42.9%, 化學藥約為27.6%, 因此, 生物製劑也容易取得成功。

目前, 不僅藥企, 資金也對研發生物製劑熱情較高。 據不完全統計, 2017年國內已有28家醫藥生物公司獲得投資, 總金額超過9.3億美元。 (證券時報)

單體藥店數量驟減, 被並購已是大勢所趨

據《2017年中國醫藥市場發展藍皮書》公佈的藥品零售終端最新資料發現, 單體藥店占比持續下跌至50.63%, 單體藥店的生存空間不斷縮小。

對比2012-2016年單體藥店與連鎖藥店門店數, 從2012-2016年單體藥店門店數逐年下滑, 連鎖藥店門店數逐年上升, 至2016年,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資料顯示, 單體藥店與連鎖藥店門店基本持平, 連鎖率達50%。 從趨勢來看, 連鎖率只會更高。

巨頭並購單體藥店才能提升整個藥品零售行業的連鎖率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食藥監總局近幾年的統計資料顯示, 2016年單體藥店一年減少1.7萬家, 連鎖增家了約1.6萬家;2015年, 單體藥店的數量驟降2萬家, 而這一年連鎖數量增長了3.3萬家。 (搜藥)

醫療健康領域投融資仍將保持較高地位

2014年起, 我國醫療資訊化加速發展, 可穿戴設備、遠端會診、醫療大資料平臺等新載體紛紛建立, 以移動醫療為基礎的雲端醫院、未來醫院、空中醫院、小微醫院等新概念層出不窮。

資本市場熱捧移動醫療, 大量VC/PE風投創投機構瞄準了這一領域, 而資本的關注更是助推這一產業井噴。 截至2017年11月31日, 我國醫療健康領域, 一級市場累計融資次數402起, 融資規模達到377億人民幣。 其投資規模僅次於TMT領域。

2017年1-11月, 醫療資訊化投融資熱度有所降低, 但在醫療健康領域投融資中仍有較高的地位;投資總額為53.2億元, 占整體比重為14.11%, 僅次於生物技術和基層醫療;投資事件數為53起, 占整體比重為13.18%, 僅次於生物技術和醫療器械。 (前瞻產業研究院)

2017第三季度醫院醫藥市場規模達1964億元, 中成藥排第一

中成藥以1.7%的MAT同比增長率達到1346億人民幣的滾動年銷售額, 在所有藥物品類中排名第一。 全身性抗感染藥物以5.0%的MAT同比增長率達到1140億人民幣的滾動年銷售額, 佔據第二位。

心血管系統類藥物、抗腫瘤藥和免疫調節劑、神經系統藥物、血液和血液形成器官類藥物、呼吸系統藥物、骨骼肌系統藥物都大力推動了整體醫藥市場銷售額增長。 (艾美仕)

【主機板】

魚躍醫療擬以5.5億元收購中優醫藥38.38%股份

1月24日魚躍醫療發佈公告表示, 公司於1月23日簽訂《股份轉讓意向書》, 並擬以不超過5.50億元收購卞雪蓮持有的中優醫藥38.38%的股份, 目前已持有中優醫藥61.62%的股份。

此外, 卞雪蓮同意對中優醫藥2018年度、2019年度實現的淨利潤數進行承諾,

並在中優醫藥未實現承諾的情況下對魚躍醫療及其子公司進行補償。

本次收購完成後, 中優醫藥將直接或間接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 將有利於上市公司對旗下並表子公司的資源優化配置, 有利於上市公司根據業務發展需要, 並適時加大對標的公司資源投入與業務整合。 (億歐)

【新三板】

總成交金額環比下降67.48%, 總成交量環比下降76.92%

上雙周(0113-0126)新三板醫藥行業總交易額1.59億元, 較上上雙周(1230-0112)環比下降67.48%。 上雙周新三板醫藥行業總成交量為0.18億股, 較上上雙周環比下降76.92%。

共有124家公司發生交易, 其中61家是競價轉讓企業, 63家是做市轉讓企業。 上漲家數38家, 下跌家數65家, 持平家數21家。 具體到個股, 上雙周金朋健康漲幅最大,上漲1496.36%;鵬海製藥跌幅最大,下跌85.80%。(廣證恒生)

天堰科技IPO打“退堂鼓”

天堰科技於2016年6月30日公告稱,擬申請公司股票首發上市,並進入上市輔導階段。2017年7月10日,公司上市申請獲證監會受理。

2018年1月25日公司發佈公告,因調整上市計畫,公司擬暫時終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在創業板上市,同時撤回向證監會報送的申請檔。從IPO受理到今日宣佈撤回,天堰科技排隊時間已半年之久。

天堰科技主要從事醫學教學模型、教學儀器和訓練管理軟體等醫學教育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

2014-2016年,天堰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7億元、2.84億元、2.29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5105.72萬元、4513.33萬元、5051.30萬元。

而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為8750萬元,同比下降5.10%,虧損161萬元,上年同期為盈利1580萬元。不難想像,要想超過其2016年整年的利潤已有相當的難度。

對此,堰天堰科技稱業績下滑主要因部分產品及新增業務的毛利率較低,導致產品綜合毛利率下降所致,毛利率由70.96%下降至49.66%。(犀牛之星)

上雙周金朋健康漲幅最大,上漲1496.36%;鵬海製藥跌幅最大,下跌85.80%。(廣證恒生)

天堰科技IPO打“退堂鼓”

天堰科技於2016年6月30日公告稱,擬申請公司股票首發上市,並進入上市輔導階段。2017年7月10日,公司上市申請獲證監會受理。

2018年1月25日公司發佈公告,因調整上市計畫,公司擬暫時終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在創業板上市,同時撤回向證監會報送的申請檔。從IPO受理到今日宣佈撤回,天堰科技排隊時間已半年之久。

天堰科技主要從事醫學教學模型、教學儀器和訓練管理軟體等醫學教育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

2014-2016年,天堰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7億元、2.84億元、2.29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5105.72萬元、4513.33萬元、5051.30萬元。

而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為8750萬元,同比下降5.10%,虧損161萬元,上年同期為盈利1580萬元。不難想像,要想超過其2016年整年的利潤已有相當的難度。

對此,堰天堰科技稱業績下滑主要因部分產品及新增業務的毛利率較低,導致產品綜合毛利率下降所致,毛利率由70.96%下降至49.66%。(犀牛之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