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它是大理白族傳統名小吃,先用石灰水浸泡,後用小刀雕花

在大理洱源, 最富盛名的零食小吃莫過於乳扇、雕梅。 其中, 手工精湛的白族先人在青梅果上雕刻精美花紋, 故而得名“雕梅”。 早在唐朝南詔時期,

白族人家就通過互贈雕梅增進親朋好友之間感情。 該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雕梅也成了大理傳統的特色名小吃, 尤以大理洱源縣最為有名。

圖為洱源縣常見的青梅果, 看起來就非常有食欲。

據當地白族金花介紹, 洱源雕梅製作非常講究, 一般先用石灰水浸泡去苦, 然後把浸泡過的青梅果晾乾, 用小刀雕刻曲折花紋, 使其看起來像一朵朵盛開的花朵。

把青梅果雕刻好之後, 放入酒中浸泡並放入少許糖, 有些則放入鹽巴和清水(去除酸味), 封存幾個月後開瓶取出, 就可以吃到洱源上乘的果品了。

圖為甜味的青梅果脯。

圖為酸味的青梅果脯。

聽洱源金花介紹, 洱源素有“梅子之鄉”美譽。 以前幾乎人人都善制雕梅, 特別是待嫁的白族姑娘, 必須掌握雕梅製作的傳統手藝, 待到出嫁時給婆家送上一盤雕梅作為見面禮。

其實,雕梅不僅是一種特色傳統小吃,更是一道藝術美品。品嘗美味的同時,也可以感受洱源民間對自然食材精益求精的藝術魅力。

其實,雕梅不僅是一種特色傳統小吃,更是一道藝術美品。品嘗美味的同時,也可以感受洱源民間對自然食材精益求精的藝術魅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