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泛時空主義,傑出藝術家們的共性,他們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有一種人雖然活在這個世界, 卻總是保持著一種無可訴說的警覺性與失落感, 他很難找到內心安定的港灣, 對於這個‘地球世界’有一種十分疏遠的陌生感, 似乎這個世界並不是自己曾經熟悉的那個溫馨的家。 有一種激進的觀點認為:這種人的靈魂可能不屬於地球。

這種人, 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如果你身邊有種人是這樣被認為的:

“不食人間煙火”“你好像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你的想法和普通人不一樣”“對不起, 我還無法理解你所說的道理”“思維獨特, 和生活不貼邊卻令人深思”“你的想法太超前了”那麼他十有八九是個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泛時空主義者;這種人, 生來孤獨;卻能在孤獨中探索出一些不被當代普世價值認可的高深學問。 喜歡隱居獨處的鬼穀子, 雲遊四海也找不到真正朋友的老子。 可能他們就是這種超然物外的泛時空主義者。

這些靈魂可能不屬於這個世界的人, 他們內心應該也像當代的被社會價值弱化的隱世者一樣, 有諸多的相似性。

1.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2.空間方向感太差

3.與社會格格不入

4.具有時代洞察力

5.活得過於自我, 灑脫, 逍遙

6.喜歡安靜, 思考, 推理

7.可以看透統治背後的法則,

卻無法訴說

8.物質生活貧乏, 精神境界超前

讀到這你可能很高興, 你會為自己也是其中一員而暗自慶倖, 可現實世界卻可能會給你一個不小的驚醒。

你要為自己的泛時空主義, 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那就是要忍受生前的孤獨與平淡, 才有可能換來死後的稱讚。

哥倫布提出日心說, 卻被無情的處死。

梵古內心世界精彩無比, 卻要承受餓死的命運。

盧梭開啟了一個新的社會思潮, 終生窮困潦倒。

耶穌為了拯救充滿罪惡的世界, 用死亡來警醒眾人對於靈魂的救瀆。

也許高低貴賤的生命對於那些存在已經不再局限于這個時空的推動者來說, 顯得不再那麼重要。 正如古人所說“人, 固有一死, 或重於泰山, 或輕於鴻毛。 ”他們能夠理解:做多大的事, 就要承受多大的苦。

但是, 對於活在情景劇裡的普通人來說, 他們看不到劇情背後的秘密, 也對那些與生活無關的種種思想不敢興趣, 他們匆匆忙忙的活在時空編織的牢籠裡卻並不自知。

相反, 對於這種泛時空主義我們目前還無法去實地考證, 這些人的靈魂是否屬於這個世界;也不能蓋棺定論的說這種猜想就是屬於個人的悖論。 但我們可以知道, 在物質和精神還未高度結合的當代, 科技學術還未成熟的能夠證明所有的猜想時, 一切論斷都只是短暫的假設, 要得出最終的結論還需要給這個世界一些探索的時間。

歡迎關注自媒體【讀聞世界】,更多所讀所聞的未解之謎,人文見解等你來分享。總有一篇富有建設性的新主張能夠令你醒目。

要得出最終的結論還需要給這個世界一些探索的時間。

歡迎關注自媒體【讀聞世界】,更多所讀所聞的未解之謎,人文見解等你來分享。總有一篇富有建設性的新主張能夠令你醒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