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視野看渝北」今日頭條:服務實體經濟,深化改革開放,防範金融風險 渝北金融交出滿意“成績單”

【今日頭條】服務實體經濟, 深化改革開放, 防範金融風險 渝北金融交出滿意“成績單”

渝北區金融資產規模從2012年的1400億元增加到3000億元, 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2012年的6.3%提高到11.8%, 金融業第二大支柱產業地位持續鞏固;渝北區存貸款餘額達到8827億元, 規模位居全市第二, 存貸比達到1.1, 保費收入年均增長17%;渝北區上市掛牌企業累計達26家, 主機板上市融資實現“零”突破;重慶基金小鎮啟動建設, 重慶國際信託、天安保險重慶分公司、銀聯商務等重大專案成功落戶, 駐區金融機構數量達到250家。 這是渝北金融業向全區人民交出的一張滿意“成績單”。

近年來, 渝北區金融工作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範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 扎實做好穩增長、強招商、促改革、防風險各項工作, 金融改革發展取得了較好成績。

強招商引外來金鳳凰頻頻落戶

優環境讓金融發展駛入快車道

如何為渝北金融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為了做好這道考題, 渝北區加大了金融招商引資的力度, 組建了金融聯合招商組。 僅去年以來就拜訪各類金融機構330家, 接訪210家, 推動富甲天下基金、東證懷新基金、銀聯商務小貸、OPPO小貸等重大專案成功落戶, 引進各類金融機構43家, 其中股權投資基金20家、互聯網小貸5家、投資公司6家、金融及商業保理3家, 一級支行2家, 保險公司2家,

融資租賃公司1家, 實業公司1家, 銀聯商務分公司1家, 上市諮詢公司1家, 資訊技術公司1家, 計畫投資總額240.3億元, 註冊資本金157.9億元, 實際到位資金59.5億元, 外資1.5億美元。

為了給金融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渝北區還於去年出臺了《關於進一步規範駐區金融機構支援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的通知》。 一年下來, 存貸款運行調度措施有力, 規模逐步擴大, 惠民保險有序推動, 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有所提高, 支援證券公司特色經營, 證券成交額穩步增長, 大力發展新型金融, 重慶基金小鎮建設雛形初顯, 金融經濟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建平臺讓金融服務好實體經濟

重創新助力金融改革有序推進

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

而金融對實體經濟的發展存在著“閾值效應”。 金融發展只有與實體經濟相匹配, 才能有效促進其發展。

基於這個認識, 渝北區通過多舉措, 讓金融業更好地為渝北實體經濟服務。 一年來, 渝北區金融辦積極搭建“銀政企”交流合作平臺, 暢通資訊融資管道, 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有所緩解, 全年新增貸款925億元;建立銀企“一對一”融資幫扶機制, 實體企業新獲貸款600億元, 扎實開展“助保貸”“助創貸”, 累計發放貸款7075萬元;規範融資服務行為, 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降低0.5個百分點;修訂出臺企業改制上市財政扶持辦法, 舉辦企業改制上市培訓2次, 兌現改制上市扶持獎勵資金2030萬元, 阿興記食品、今天印務等10家企業在新三板、重慶OTC掛牌。

同時, 為了推動金融行業的改革開放, 渝北區金融辦創新工作舉措, 開展銀行與政府產業基金投貸聯動試點, 融資金額達到12億元;探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 累計三權抵押融資3500萬元, 涉農貸款餘額27.3億元。 一年下來, 自貿區金融創新有序推進, 浙商銀行渝北自貿區支行獲批, 支持駐區銀行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 結算規模達到120億元, 同比增長12%。

重防範提升群眾對打非的知曉率

強化解讓全區金融風險總體可控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 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 做好當前金融工作, 必須把主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準確研判形勢,

全面綜合施策, 確保金融安全高效穩健運行, 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深諳其中道理的渝北, 在關注發展速度的同時, 也關注了發展的品質與安全。

去年以來, 渝北區切實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控, 地方政府債務在綠色範圍內;發揮債權人委員會作用, 穩妥化解處置企業債務風險40億元;開展非法集資專項治理, 警示約談31次, 責令整改5家, 吊銷執照3家, 註銷登記52家, 變更經營範圍128家, 納入異常名錄5家;強化“打非”宣傳, 發放各類宣傳品180萬份, 群眾知曉率高於全市平均水準;建立非法集資積案處置化解機制, 成功化解非法集資案件5件;完善金融風險應對預案, 金融風險總體可控。

成績已經屬於過去。 新的一年, 渝北區金融工作又鎖定了新目標: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70億元,金融業對地區稅收貢獻增長9%,存貸款餘額增長9%,保費收入、證券成交額增長10%、引進各類金融機構35家、合同投資額20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50億元……

為了完成這樣的目標,2018年渝北區金融工作將緊緊圍繞全區“十大戰略行動計畫”和“三項攻堅戰”,不斷完善產業體系,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切實增強金融改革創新發展動力,全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確保金融經濟平穩健康運行,讓金融之“水”更好地澆灌實體經濟之“木”。

【第1眼-重慶廣電】渝北區今年將實施區級重點項目208個

近日,渝北區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暨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會上決定:2018年,渝北區計畫投資520億元、實施區級重點專案208個,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加快轉型升級。

據瞭解,渝北區今年計畫實施包括兩江大道北延伸段、兩江國際商務中心、前沿科技城標準廠房、金立手機智慧終端機等區級重點專案208個,其中基礎設施專案48個、社會民生項目80個、產業發展項目53個、城市綜合體項目27個。

渝北區計畫今年通過項目帶動發展、以投資促進轉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的目標。同時,通過項目持續增加就業、改善民生,今年城鎮新增就業7萬人以上。

在今年的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渝北區對新開工專案,區職能部門將開設“綠色通道”,幫助企業辦理各項手續。

【華龍網】渝北擬三年內基本建成全市創新金融基地和最佳金融生態區

今(23)日上午,重慶市渝北區召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區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在12%左右,金融業資產規模達到4000億元,存貸款規模突破1萬億元,掛牌上市企業達到50家。銀行、證券、保險及新型金融機構加快集聚,金融機構數量達到350家,金融交易市場力爭實現“零”突破,基本建成全市創新金融基地和最佳金融生態區。會上,渝北區委書記段成剛面對參加會議的政府各部門和金融機構負責人語重心長地說:“這個目標是很高的,我們自加壓力,做得好就會彎道超車。”

渝北金融業發展迎來“黃金期”

近年來,隨著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加快推進,“十項行動計畫”和“三大攻堅戰”全面實施,渝北區金融業發展迎來了“黃金時期”。

從城市板塊看,中央公園片區開發建設駛入“快車道”,總投資達300億元的兩江國際商務中心,今年將全面啟動中糧大悅城、龍湖天街等五大核心項目建設。

從農村板塊看,投入100億元的交通建設提升行動已全面啟動,力爭三年任務兩年完成,新建改建“十縱十橫”骨架路及旅遊道路600公里,建成750公里“四好農村路”,同時加快推進農房改造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從產業板塊看,目前國內排名前十的品牌手機,OPPO、傳音等整機企業已落地前沿科技城,預計2020年智慧終端機產業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渝北區將成為全國手機製造的重要基地。

圍繞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大資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期間將新培育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百業興則金融興”。

在新形勢下,渝北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將為金融業發展創造更大空間。

今年金融業增加值要達170億元

近年來,渝北區金融工作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奮鬥目標和“創新生態圈、智慧製造基地、國際航空港”三大功能定位,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各項決策部署,金融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區屬金融資產規模從2012年的140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000億元,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6.3%提高到11.8%,金融業第二大支柱產業地位持續鞏固。

“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70億元,金融業對地區稅收貢獻增長9%,存貸款餘額增長9%,保費收入、證券成交額增長10%,培育1家主機板上市企業、5家新三板上市和重慶OTC掛牌企業,引進各類金融機構30家、合同投資額20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0億元。”這是渝北區今年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標。

金融交易市場欲實現“零”突破

圍繞著這一目標,渝北區將加快新牌坊金融服務示範區建設。依託中渝國際都會、恒大中渝廣場等專案,大力發展保險、證券、擔保、信託、消費金融等金融業態,加快推進三峽銀行、重慶國際信託等營業用房裝修投用,推動利寶保險重慶分公司、銀聯商務重慶分公司等項目落地運營。

同時,提速重慶基金小鎮建設。目前,重慶基金小鎮已引進了證券、保險等金融類企業36家,品牌和集聚效應顯現,渝北區將乘勢而上、做優做強,完善基金小鎮配套設施,著力引進一批產業發展基金、政府引導基金。並加強與市科委、市科技金融集團的合作,推動風投基金集聚發展,建成重慶基金小鎮路演中心。

據瞭解,渝北區還規劃了未來三年的工作目標,即到2020年,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在12%左右,金融業資產規模達到4000億元,存貸款規模突破1萬億元,掛牌上市企業達到50家。銀行、證券、保險及新型金融機構加快集聚,金融機構數量達到350家,金融交易市場力爭實現“零”突破,基本建成全市創新金融基地和最佳金融生態區。

渝北區金融工作又鎖定了新目標: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70億元,金融業對地區稅收貢獻增長9%,存貸款餘額增長9%,保費收入、證券成交額增長10%、引進各類金融機構35家、合同投資額20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50億元……

為了完成這樣的目標,2018年渝北區金融工作將緊緊圍繞全區“十大戰略行動計畫”和“三項攻堅戰”,不斷完善產業體系,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切實增強金融改革創新發展動力,全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確保金融經濟平穩健康運行,讓金融之“水”更好地澆灌實體經濟之“木”。

【第1眼-重慶廣電】渝北區今年將實施區級重點項目208個

近日,渝北區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暨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會上決定:2018年,渝北區計畫投資520億元、實施區級重點專案208個,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加快轉型升級。

據瞭解,渝北區今年計畫實施包括兩江大道北延伸段、兩江國際商務中心、前沿科技城標準廠房、金立手機智慧終端機等區級重點專案208個,其中基礎設施專案48個、社會民生項目80個、產業發展項目53個、城市綜合體項目27個。

渝北區計畫今年通過項目帶動發展、以投資促進轉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的目標。同時,通過項目持續增加就業、改善民生,今年城鎮新增就業7萬人以上。

在今年的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渝北區對新開工專案,區職能部門將開設“綠色通道”,幫助企業辦理各項手續。

【華龍網】渝北擬三年內基本建成全市創新金融基地和最佳金融生態區

今(23)日上午,重慶市渝北區召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區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在12%左右,金融業資產規模達到4000億元,存貸款規模突破1萬億元,掛牌上市企業達到50家。銀行、證券、保險及新型金融機構加快集聚,金融機構數量達到350家,金融交易市場力爭實現“零”突破,基本建成全市創新金融基地和最佳金融生態區。會上,渝北區委書記段成剛面對參加會議的政府各部門和金融機構負責人語重心長地說:“這個目標是很高的,我們自加壓力,做得好就會彎道超車。”

渝北金融業發展迎來“黃金期”

近年來,隨著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加快推進,“十項行動計畫”和“三大攻堅戰”全面實施,渝北區金融業發展迎來了“黃金時期”。

從城市板塊看,中央公園片區開發建設駛入“快車道”,總投資達300億元的兩江國際商務中心,今年將全面啟動中糧大悅城、龍湖天街等五大核心項目建設。

從農村板塊看,投入100億元的交通建設提升行動已全面啟動,力爭三年任務兩年完成,新建改建“十縱十橫”骨架路及旅遊道路600公里,建成750公里“四好農村路”,同時加快推進農房改造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從產業板塊看,目前國內排名前十的品牌手機,OPPO、傳音等整機企業已落地前沿科技城,預計2020年智慧終端機產業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渝北區將成為全國手機製造的重要基地。

圍繞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大資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期間將新培育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百業興則金融興”。

在新形勢下,渝北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將為金融業發展創造更大空間。

今年金融業增加值要達170億元

近年來,渝北區金融工作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奮鬥目標和“創新生態圈、智慧製造基地、國際航空港”三大功能定位,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各項決策部署,金融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區屬金融資產規模從2012年的140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000億元,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6.3%提高到11.8%,金融業第二大支柱產業地位持續鞏固。

“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70億元,金融業對地區稅收貢獻增長9%,存貸款餘額增長9%,保費收入、證券成交額增長10%,培育1家主機板上市企業、5家新三板上市和重慶OTC掛牌企業,引進各類金融機構30家、合同投資額20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0億元。”這是渝北區今年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標。

金融交易市場欲實現“零”突破

圍繞著這一目標,渝北區將加快新牌坊金融服務示範區建設。依託中渝國際都會、恒大中渝廣場等專案,大力發展保險、證券、擔保、信託、消費金融等金融業態,加快推進三峽銀行、重慶國際信託等營業用房裝修投用,推動利寶保險重慶分公司、銀聯商務重慶分公司等項目落地運營。

同時,提速重慶基金小鎮建設。目前,重慶基金小鎮已引進了證券、保險等金融類企業36家,品牌和集聚效應顯現,渝北區將乘勢而上、做優做強,完善基金小鎮配套設施,著力引進一批產業發展基金、政府引導基金。並加強與市科委、市科技金融集團的合作,推動風投基金集聚發展,建成重慶基金小鎮路演中心。

據瞭解,渝北區還規劃了未來三年的工作目標,即到2020年,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在12%左右,金融業資產規模達到4000億元,存貸款規模突破1萬億元,掛牌上市企業達到50家。銀行、證券、保險及新型金融機構加快集聚,金融機構數量達到350家,金融交易市場力爭實現“零”突破,基本建成全市創新金融基地和最佳金融生態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