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IPO凜冬——看看大發審委的“前世今生”

——“本周IPO否決率100%”

——“本周IPO, 12過5, 降至四周最低點。 ”

自從第十七屆“大發審委”2017年10月15日上任後, 以上的報導聲不絕於耳。

可以從直觀的圖像看出, IPO在2017年10月後, 已“步入嚴冬”, 接下來面對的, 會是“大地回暖”還是“料峭春寒”?

2018年過去了三周, 發審委已審核27家企業, 其中12家過會, 10家被否, 3家取消審核, 過會率僅為44.4%。

經鐵馬統計, 2017年, 發審委共審核了479家IPO公司, 其中380家獲通過, 2017年全年IPO通過率為79.33%。

而2016年發審委共審核了僅275家IPO公司, 其中247家獲通過, IPO審核通過率高達91.14%, 2017年的通過率較2016年下降11.81%。

2017年1-9月, 原發審委共審核395家企業首發, 通過率為83%;2017年10月-2018年1月19日, 新一屆發審委共審核114家企業首發, 43家企業審核被否。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我們簡單回顧一下發審委的“前世”就能得到些許端倪。

2016-2017, 原發審委忙著疏通IPO排隊的“堰塞湖”。

進入2018, “大發審委”忙著IPO常態化, “審核趨嚴”常態化。

曾經, 為救市, 證監會於2015年7月4日暫停IPO, 直到2015年11月6日,

證監會才開始第九次IPO重啟。

當時的IPO市場內, 排隊的企業已“人滿為患”, 2016年271家的審核速度, 讓所有排隊的企業堵在了“細小”的IPO出口。

直到2017年, IPO“堰塞湖”才開始迅速消化。

消化的手段無外乎兩種:

1.降低通過率。

2.加速審核及發行節奏。

2017年的審核速度在IPO的歷史上是罕見的, 隨著審核速度的帶動, 股市的融資功能也在逐漸康復。 IPO入口的“堰塞湖”問題基本解決, 常態化要來了。

常態化也是嚴格化

大發審委“今生”的幾個轉變

第一變:曾經的IPO, “利潤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

曾幾何時, 過會的企業對利潤有著或3000萬或5000萬的“隱形紅線”。

而今年1月3日的第一審, 上海龍旗科技——主營設計、生產智慧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一家企業, 雖然2016年利潤達到1.3億元, 但仍被拒之門外。

上海龍旗的招股說明書顯示, 2016年利潤1.3億餘元, 數字聽起來算是創業板“大戶”了。

然而, 鐵馬在查閱招股說明書後發現, 2016年利潤1.3億元不假, 可是2014-2015兩年的利潤都在1.7億元左右, 2017年上半年, 該公司利潤甚至跌到了2500萬元。

另外, 我們可以粗略估算, 2016年的淨利率僅有1.66%左右, 2017年上半年更是只有0.7%。 17年上半年的淨利率過低勉強可以解釋為:手機行業存在上半年專攻生產, 下半年自蘋果發售前後時段在市場大量發售才能變現獲得收益等季節性原因。 但是龍旗科技其餘年份淨利率和4%左右的行業平均水準比起來, 差的也不是一星半點。

上海龍旗科技被否, 是今年IPO過會趨勢的一大信號, 利潤不再衡量數位的多少, 更注重利潤的品質。

鐵馬認為, 這一舉措很好的防範了上市後業績“變臉”的情況發生。

第二變:多次闖關, 財務真實性審查仍不手軟

鐵馬就2018年伊始, 發審委對多次闖關企業財務真實性的關注問題做了總結:

對於龍岩卓越, 發審委要求其解釋, 2015年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大幅減少,

及2014年末對原材料計提大額存貨跌價準備的原因及合理性。

而對於欣賀股份這個集財務真實性、股權過度集中、內控失調於一身的“帶病多闖”專業戶, 發審委則沒有手軟, 直接提出:過季商品毛利率高於正常商品毛利率是否存在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商品人為控制操縱利潤的情況;將部分過季存貨特價銷售給泉州萊利百貨有限公司該業務是否真實;銷售費用是否存在人為調節的情形。

上述“連珠炮”似的質疑財務真實性的問題, 又把欣賀股份“懟”的啞口無言, 此次的上市之路又被拒之門外。

另外, 發審委還要求境外回歸的天津立中集團解釋原始財務報表和申報財務報表存在差異, 要求新三板“爬上來”的天元集團解釋毛利率上升幅度遠高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準的原因及合理性。

萬福生科虛造利潤及財務造假震驚了整個金融圈的事件還歷歷在目,對證券市場造成了極為不好的影響。所以對於財務真實性審查的嚴格化,才能真正的從源頭上掐斷“帶病上會”。

第三變:更注重關聯交易及利益輸送,保護“小股東和小散戶”的權益。

鐵馬注意到,被否的企業中,幾乎所有企業都被要求解釋關聯交易的問題,這在以往的IPO中是不常見的。

毋庸置疑,利益輸送和違規的關聯方交易,違背了證券市場的公平性,最後受傷的還是市場中的小股東和廣大散戶們。2018年,第十七屆發審委對於利益輸送和關聯方交易審核趨嚴,十分有助於淨化市場環境,最終有利於整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IPO常態化,退市沒有常態化

從嚴過審還帶來了什麼?

逃!逃!逃!IPO這麼嚴,不如先避避風頭?

大發審委一上任就對拖延上會或中止狀態超過三個月的企業採取監管措施,隨之提高發行人申請中止審查的門檻,一些原本想賴在IPO通道上的企業不得不把位置讓出來。

以上的措施導致了一開年便出現了特別的現象,兩家公司先後“取消審核”。金太陽紡織向證監會申請撤回申報材料;中孚泰建築建設則稱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

如此“語焉不詳”的表態似乎印證了鐵馬的分析,中止審查拖延上會既然無效,那麼“取消審核”可能會是IPO企業拖延後審核週期等到“嚴審”風頭過去大搖大擺上會的新方式。

曾有業內人士指出,一些擬IPO企業的確會在臨近上會時因監管層接到相關問題的舉報而造成其取消審核,但是舉報很有可能是自導自演的一出鬧劇。

目前審查趨嚴也正向常態化發展,鐵馬認為,內心有“鬼”的企業與其想方設法躲避發審委,不如自查整改、力求合規輕裝上市。

漲!漲!漲!是否已經支付不起IPO了?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IPO過審門檻的提高,IPO“轎夫”們——券商、審計、律所機構的收費也在提高。

曾經的IPO費用(2016-2017中期統計資料)構成如下:

雖然企業IPO因募集資金規模不同導致發行費用差異很大,但是自新發審委上任後,無論什麼規模的募資,支付給“轎夫”們的工錢都在漲。

經機構資料統計,2017年,新上市企業IPO過程中平均支付給券商的費用是3590萬元,平均支付給審計機構的費用是521萬元,平均支付給律所的費用是269萬元。平均額都不同程度的上漲了幾十至幾百萬。

2017年全年的上市企業IPO發行費用在平均了十月後的花費後,與募集資金規模相比、發行費率占到了差不多12%。

雖然從嚴審核後要求更多了,券商、審計、律所的工作量更大了,但是行情迅速上揚的發行費用也是擬IPO企業需要考慮的機會成本問題,花這麼多錢,排這麼久隊,才能上會到底值不值?

漂!漂!漂!退市沒有常態化,堰塞湖沒有化解只是轉移?

IPO入口的擁堵解決了,但是把擁堵轉移進了市場內,是件好事嗎?顯然不是!深交所相關高層人士在兩天前的發言中表示,未來要推動市場內優勝劣汰,一方面對已上市公司推動做優做強,另外一方面,堅決推動退市常態化。

鐵馬統計了一個有趣的資料,美國的三家證券交易所:紐交所、納斯達克和美國證券交易所成立了多或百年少或幾十年,其中股票數量有進也有出,始終穩定在納斯達克與紐交所分別有2000多家公司,美交所有1000多家公司的狀況。

而我國的A股市場成立至今18年,僅有60餘家家公司退市。

我們可以做一個有趣的比喻,假設交易所是一個飯店,曾經門外排隊的人很多造成了擁擠,飯店沒辦法只得把門打開,審核一下進入者,又放了一批人進來,而吃完飯的人們一直占著座位不願離去,其餘進來的人沒辦法落座。由此,飯店僅僅是解決了門外的問題,內部的擁堵並沒有解決。

其實,不僅是A股市場,新三板市場也存在著市場內公司“過飽和”的問題,在IPO常態化的態勢下,下一步發審委將配合著交易所可以順利實行“退市常態化”,讓有價值的、符合IPO規定的企業都應該平等地享有在股票市場融資的權利。畢竟,為實體經濟注入資本才是股票市場最基本的功能。

萬福生科虛造利潤及財務造假震驚了整個金融圈的事件還歷歷在目,對證券市場造成了極為不好的影響。所以對於財務真實性審查的嚴格化,才能真正的從源頭上掐斷“帶病上會”。

第三變:更注重關聯交易及利益輸送,保護“小股東和小散戶”的權益。

鐵馬注意到,被否的企業中,幾乎所有企業都被要求解釋關聯交易的問題,這在以往的IPO中是不常見的。

毋庸置疑,利益輸送和違規的關聯方交易,違背了證券市場的公平性,最後受傷的還是市場中的小股東和廣大散戶們。2018年,第十七屆發審委對於利益輸送和關聯方交易審核趨嚴,十分有助於淨化市場環境,最終有利於整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IPO常態化,退市沒有常態化

從嚴過審還帶來了什麼?

逃!逃!逃!IPO這麼嚴,不如先避避風頭?

大發審委一上任就對拖延上會或中止狀態超過三個月的企業採取監管措施,隨之提高發行人申請中止審查的門檻,一些原本想賴在IPO通道上的企業不得不把位置讓出來。

以上的措施導致了一開年便出現了特別的現象,兩家公司先後“取消審核”。金太陽紡織向證監會申請撤回申報材料;中孚泰建築建設則稱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

如此“語焉不詳”的表態似乎印證了鐵馬的分析,中止審查拖延上會既然無效,那麼“取消審核”可能會是IPO企業拖延後審核週期等到“嚴審”風頭過去大搖大擺上會的新方式。

曾有業內人士指出,一些擬IPO企業的確會在臨近上會時因監管層接到相關問題的舉報而造成其取消審核,但是舉報很有可能是自導自演的一出鬧劇。

目前審查趨嚴也正向常態化發展,鐵馬認為,內心有“鬼”的企業與其想方設法躲避發審委,不如自查整改、力求合規輕裝上市。

漲!漲!漲!是否已經支付不起IPO了?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IPO過審門檻的提高,IPO“轎夫”們——券商、審計、律所機構的收費也在提高。

曾經的IPO費用(2016-2017中期統計資料)構成如下:

雖然企業IPO因募集資金規模不同導致發行費用差異很大,但是自新發審委上任後,無論什麼規模的募資,支付給“轎夫”們的工錢都在漲。

經機構資料統計,2017年,新上市企業IPO過程中平均支付給券商的費用是3590萬元,平均支付給審計機構的費用是521萬元,平均支付給律所的費用是269萬元。平均額都不同程度的上漲了幾十至幾百萬。

2017年全年的上市企業IPO發行費用在平均了十月後的花費後,與募集資金規模相比、發行費率占到了差不多12%。

雖然從嚴審核後要求更多了,券商、審計、律所的工作量更大了,但是行情迅速上揚的發行費用也是擬IPO企業需要考慮的機會成本問題,花這麼多錢,排這麼久隊,才能上會到底值不值?

漂!漂!漂!退市沒有常態化,堰塞湖沒有化解只是轉移?

IPO入口的擁堵解決了,但是把擁堵轉移進了市場內,是件好事嗎?顯然不是!深交所相關高層人士在兩天前的發言中表示,未來要推動市場內優勝劣汰,一方面對已上市公司推動做優做強,另外一方面,堅決推動退市常態化。

鐵馬統計了一個有趣的資料,美國的三家證券交易所:紐交所、納斯達克和美國證券交易所成立了多或百年少或幾十年,其中股票數量有進也有出,始終穩定在納斯達克與紐交所分別有2000多家公司,美交所有1000多家公司的狀況。

而我國的A股市場成立至今18年,僅有60餘家家公司退市。

我們可以做一個有趣的比喻,假設交易所是一個飯店,曾經門外排隊的人很多造成了擁擠,飯店沒辦法只得把門打開,審核一下進入者,又放了一批人進來,而吃完飯的人們一直占著座位不願離去,其餘進來的人沒辦法落座。由此,飯店僅僅是解決了門外的問題,內部的擁堵並沒有解決。

其實,不僅是A股市場,新三板市場也存在著市場內公司“過飽和”的問題,在IPO常態化的態勢下,下一步發審委將配合著交易所可以順利實行“退市常態化”,讓有價值的、符合IPO規定的企業都應該平等地享有在股票市場融資的權利。畢竟,為實體經濟注入資本才是股票市場最基本的功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