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毛主席讚揚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朱自清, 字佩弦, 原籍浙江紹興, 出生於江蘇東海。 因祖父、父親定居揚州, 故自稱是揚州人, 現代散文家、詩人。 1898年11月22日, 朱自清誕生在1898年11月22日, 朱自清誕生在江蘇北部的一座小城――東海。 父親朱鴻鈞根據蘇軾的詩“腹有詩書氣自華”為他取名朱自華, 希望兒子長大後能詩書傳家, 學有所成。

6歲時, 朱自清隨家人搬到揚州。 揚州自古以來人才薈萃, 文化發達, 歷代:詩人如李白、杜甫、杜牧、蘇軾、歐陽修等均流連於此, 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 揚州也是一個有著抵禦外族侵略光輝歷史的城市, 史可法曾率眾抗擊清軍, 戰敗後葬於揚州城北的梅嶺。 古城崇尚文化的風氣和注重氣節的傳統無形中陶冶著少年朱自清的性情。

朱自清從江蘇省兩淮中學(即今江蘇省揚州中學)畢業後, 於1916年夏天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在這裡, 他貪婪地吮吸著新文化知識的甘泉, 整天泡在圖書館裡, 學習新文學。 也就是在這裡, 他改名“自清”又因為覺得自己性情遲緩, 就借《韓非子》中“董安於之性緩, 故佩弦以自急”的“佩弦”為字以自警策。

朱自清在北大畢業後返回家鄉, 先後在江浙—帶多所中學擔任教師。 他教學認真, 態度嚴肅, 在課堂上注意向學生傳授新知識、講解新文學。

他講求教學教法, 注重教學效果, 頗受學生的歡迎。

朱自清膾炙人口的名篇《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就是在這個時期創作的。 一次暑假, 他與好友俞平伯來到南京, 在一個晚上同去秦淮河划船, 在那月色與燈光交相輝映的美景中, 朱自清與俞平伯同時寫了各自的《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 又同時發表在《東方雜誌》上, 一時成為當時文壇上的一段佳話。 相同的題材, 寫出了不同的所思所感, 寫出了不―樣的風格特點, 成為同時流流傳的散文名篇。

1925年, 朱自清應清華大學之邀任教于清華, 這樣, 他在離北京五年後重返北京。

這一時期, 朱自清多年創作的成果――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背影》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了。 《背影》這個集子分甲乙兩輯, 共收散文15篇。

《背影》的出版, 在當時的文壇上猶如吹過一股清新的風, 引了強烈的反響。 朱自清的散文創作強調對客觀事物進行仔細觀察, 深入體味, 由情人景, 以景寫情。 他的散文語言洗練、文筆秀麗, 是實實在在的美文,

《背影》的出版奠定了朱自清作為現代文學史上散文大家的地位。

抗戰爆發後, 朱自清任職於西南聯大。 在血雨腥風的日子裡, 他不畏強權, 從不向反動勢力低頭。

1946年, 社會教育家李公朴、詩人聞一多相繼被反動派暗殺, 朱自清從這―血腥事件中看清了反動派的殘酷。 為了以實際行動抗議黑暗現實, 朱自清經過兩年多的收集、整理編輯, 將聞一多的部遺著整理出來, 出版了《聞一多全集》。

長期超負荷工作,朱自清的身體已受到嚴重損傷。這時,國民黨政府為了欺騙收買知識份子,發了一種配購證,可以低價購到“美援麵粉”。朱自清毅然不顧自己重病纏身、生活窮困,而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領取美援麵粉宣言》上簽字,表現了中國知識份子的氣節。

1949年,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表彰了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的氣節,說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這正是對這位著名學者的最好褒獎。

長期超負荷工作,朱自清的身體已受到嚴重損傷。這時,國民黨政府為了欺騙收買知識份子,發了一種配購證,可以低價購到“美援麵粉”。朱自清毅然不顧自己重病纏身、生活窮困,而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領取美援麵粉宣言》上簽字,表現了中國知識份子的氣節。

1949年,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表彰了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的氣節,說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這正是對這位著名學者的最好褒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