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梁啟超|你對責任的態度,就是你生命的境遇

文 | 梁啟超

負責任最苦, 盡責任最樂

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 失意嗎?不是。 老嗎?死嗎?

都不是。 我說人生最苦的事, 莫苦於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

人若能知足, 雖貧不苦;若能安分, 雖失意不苦;

老、死乃人生難免的事, 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 也不算什麼苦。

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 便有一天應該的事。

該做的事沒有做完, 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 再苦是沒有的了。

為什麼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 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 我對於他便有了責任。

凡屬我應該做的事, 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 我對於這件事便有了責任。

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 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

便是自己對於自己加一層責任。

有了這責任, 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督在後頭, 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 到夜裡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

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 便死也帶著苦痛往墳墓裡去。

這種苦痛卻比不得普通的貧困老死, 可以達觀排解得來。

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 若有苦痛, 當然沒有比這個加重的了。

翻過來看, 什麼事最快樂呢?

自然責任完了, 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

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

俗語亦說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

人到這個時候, 那種輕鬆愉快, 直是不可以言語形容。

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

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 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

這種苦樂迴圈, 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

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

一翻過去,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

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

快樂之權,操之在己。

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然則為什麼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因為越是聖賢豪傑,他負的責任越是重大;

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聖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

但是他日日在那裡盡責任,便日日在那裡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

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並不是卸了就沒有。

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

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的肩頭上,如何能躲?

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

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

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

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

編輯: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

看精彩文章,回復題目前面的數字:

十裡桃花,不如”你“

♬最深情的歌,唱給懂你的人聽!

中國人的十二時辰之美,美到一分一秒都有詩意

四大名著最動人的60句,句句珠璣

我們為什麼要讀詩,這是最好的回答

四大愛情戲曲,美到心碎

♬當鄧麗君遇上古詩詞,令人陶醉

最有趣的看圖猜成語,只有三成的人能猜到最後

↓↓↓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詩詞君精選文章

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

一翻過去,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

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

快樂之權,操之在己。

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然則為什麼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因為越是聖賢豪傑,他負的責任越是重大;

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聖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

但是他日日在那裡盡責任,便日日在那裡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

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並不是卸了就沒有。

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

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的肩頭上,如何能躲?

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

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

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

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

編輯: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

看精彩文章,回復題目前面的數字:

十裡桃花,不如”你“

♬最深情的歌,唱給懂你的人聽!

中國人的十二時辰之美,美到一分一秒都有詩意

四大名著最動人的60句,句句珠璣

我們為什麼要讀詩,這是最好的回答

四大愛情戲曲,美到心碎

♬當鄧麗君遇上古詩詞,令人陶醉

最有趣的看圖猜成語,只有三成的人能猜到最後

↓↓↓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詩詞君精選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