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謝無量說書法不難於謹嚴法度而難於爛漫天真,這話說的太牛了!

藝術品牌按:謝先生的書法我20多年前就略有所聞。 第一次接觸時, 覺得這也叫書法啊, 很不以為然。 後來, 隨著審美水準的提高才發現, 原來這書法真的好啊。 懂了以後才知什麼是美, 許多人都要經歷過這樣的一個過程。 今看到謝先生說了這麼一個觀點, 我覺得這話真牛, 說書法不難於謹嚴法度而難於爛漫。 後面的法度與天真是我加的, 其實, 就是這個意思。

一看這話, 就象針紮了我一下一樣, 我覺得這話將中國書法之美的關鍵點說到了, 可以影響後世500年沒問題。 我相信, 未來的中國書法離真美, 大美的作品越來越少,

因為現代人越來越不懂書法了, 像先生那一代人這樣懂書法, 研學書法的人越來越少, 大多數是靠書法來蒙事的人越來越多, 這樣的人越多, 就越不懂先生這句話的大義。

書法是一種審美的追逐, 不是生意。 後世都將書法當成生意了, 就離書法之美越來越遠了。 2018年1月28日

近代以來, 西學東漸, 中國文化遭遇前所未有之衝擊, 中國傳統文化向何處去, 成為當時國人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 同時, 一批學人開始借鑒西方研究方法重新審視中國古代的哲學和文學。 其中, 謝無量獨樹一幟。

謝無量先生在書房

謝無量(1884—1964), 原名蒙, 字大澄, 號希范, 後易名沉, 字無量, 別字仲清, 別署嗇庵。 四川樂至人。 1901年與李叔同、黃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學。 民國初期任孫中山先生秘書長、參議長、黃埔軍校教官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歷任川西博物館館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央文史館副館長。

謝無量學貫中西, 文、史、哲以至西學皆有研究與著述。 他一方面傳承著中國古代文人的文化觀念,

另一方面又具有國際視野和現代思維, 更具有強烈的現實感, 這使得他的研究既不拘泥于古人, 更不偏廢與西方, 而是立於新時代之辯證立場, 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重新審視和評價。 我們從本書收錄的《詩經注釋》書稿(共計八十六頁)可見一斑。

詩經注釋手稿1

詩經注釋手稿1

謝無量學問淹博, 勤於著述, 是傳統意義上的文人, 但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事, 而是站在時代的潮頭, 上下求索。 書法對於謝無量而言, 僅是“餘事”, 其書法結體是聽其自然, 不受拘束, 運筆如行雲流水, 天趣盎然, 是功力和修養達到爐火純青之境以後的自然流露。

舍弟言歸未果

題屈原像

望岳

望岳辛巳除夕次韻答湛翁2

1942年, 謝無量因心臟病加重前往青城山療養, 此後十七年都一直在蓉生活。 成都的安逸、平和, 給謝無量帶來了寬鬆的創作條件, 是其書法創作的一個高峰。 他這一時期的作品數量頗豐,形制豐富,面貌也多種多樣,已逐漸退去前階段刻意追求碑味的方折,氣息更加連貫,筆劃內涵筋骨,樸質厚勁。

劄記1

致京後手劄

致馬一浮劄

對於學書者而言,書法不難於謹嚴而難於爛漫,不難於成熟而難於生拙。謝無量作字不事雕琢,而點畫間洋溢一種沖和淡逸之氣,凡俗之人每以“孩兒體”呼之,略有貶損之意,實乃不識謝書。胸中有元氣,落筆自然成趣,此種境界正是今日書家孜孜以求而不能得者,故“孩兒體”之說,倒可視作莫大的褒揚了。

“長歌小睡”聯

書王羲之《蘭亭詩》條幅

題《岷江勝概卷》條幅

“喚渡”殘聯

謝無量是一代書家。大半生居住湖北的川籍書法家、古典詩詞學家吳丈蜀先生,曾對人言,當代書家他最佩服的有兩個人,一是于右任,一是謝無量。他說:“我的字跟謝無量的字有明顯的不同,我是中鋒多,謝無量多用側鋒,他是帖學,但是都是一個路子,追求意趣,追求神韻,這是最高的追求。”

《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中載有吳丈蜀先生撰寫的謝無量書法賞析一節,對謝氏書法藝術評價甚高:“由於他博古通今,含蘊深厚,兼之具有詩人氣質,襟懷曠達,所以表現在書法上就超逸不凡,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在書壇獨樹一幟。從他的手跡中可以看出他對魏晉六朝的碑帖曾下過相當的工夫。從行筆來看,受鐘繇、二王及《張黑女墓誌》的影響極為明顯。從結體來看,則可窺見《瘞鶴銘》以及其他六朝造像的跡象。儘管他師承這些碑帖,但決不做他們的奴隸,而能融會貫通,博採眾長,創造出自己的書體……”

謝的字結體聽其自然,不受拘束,運筆如行雲流水,天趣盎然,因此也被譽為歸真返璞的“孩兒體”。于右任對他的書法亦有贊異,說他是“乾柴體”,“筆挾元氣,風骨蒼潤,韻余於筆,我自愧弗如”。沈尹默也曾贊曰:“無量書法,上溯魏晉之雅健,下啟一代之雄風,筆力扛鼎,奇麗清新。”

四川的一位文史專家鄧穆卿先生與謝無量有所交。他曾撰文說:“無量寫字,多系條幅、橫披、書卷等大小之行楷,楷書大字極為難見。唯灌縣二王廟大殿右側,懸有其鬥大楷書‘威鎮江源’橫匾一通,一筆不苟,氣魄雄偉,結構至美,實為其書法中少見之品。其匾與殿左側對稱處於右任所寫草書‘是為不朽’大橫匾相配。……現無量書法作品,世不多見。唯草堂尚存其書杜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匾,雖非墨蹟原件,但以精工刻之于楠木,尚不失無量筆墨情趣,尤因此書為無量晚年爐火純青之作,可窺見其卓絕書藝,故常使欣賞者流連矚目。”

他這一時期的作品數量頗豐,形制豐富,面貌也多種多樣,已逐漸退去前階段刻意追求碑味的方折,氣息更加連貫,筆劃內涵筋骨,樸質厚勁。

劄記1

致京後手劄

致馬一浮劄

對於學書者而言,書法不難於謹嚴而難於爛漫,不難於成熟而難於生拙。謝無量作字不事雕琢,而點畫間洋溢一種沖和淡逸之氣,凡俗之人每以“孩兒體”呼之,略有貶損之意,實乃不識謝書。胸中有元氣,落筆自然成趣,此種境界正是今日書家孜孜以求而不能得者,故“孩兒體”之說,倒可視作莫大的褒揚了。

“長歌小睡”聯

書王羲之《蘭亭詩》條幅

題《岷江勝概卷》條幅

“喚渡”殘聯

謝無量是一代書家。大半生居住湖北的川籍書法家、古典詩詞學家吳丈蜀先生,曾對人言,當代書家他最佩服的有兩個人,一是于右任,一是謝無量。他說:“我的字跟謝無量的字有明顯的不同,我是中鋒多,謝無量多用側鋒,他是帖學,但是都是一個路子,追求意趣,追求神韻,這是最高的追求。”

《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中載有吳丈蜀先生撰寫的謝無量書法賞析一節,對謝氏書法藝術評價甚高:“由於他博古通今,含蘊深厚,兼之具有詩人氣質,襟懷曠達,所以表現在書法上就超逸不凡,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在書壇獨樹一幟。從他的手跡中可以看出他對魏晉六朝的碑帖曾下過相當的工夫。從行筆來看,受鐘繇、二王及《張黑女墓誌》的影響極為明顯。從結體來看,則可窺見《瘞鶴銘》以及其他六朝造像的跡象。儘管他師承這些碑帖,但決不做他們的奴隸,而能融會貫通,博採眾長,創造出自己的書體……”

謝的字結體聽其自然,不受拘束,運筆如行雲流水,天趣盎然,因此也被譽為歸真返璞的“孩兒體”。于右任對他的書法亦有贊異,說他是“乾柴體”,“筆挾元氣,風骨蒼潤,韻余於筆,我自愧弗如”。沈尹默也曾贊曰:“無量書法,上溯魏晉之雅健,下啟一代之雄風,筆力扛鼎,奇麗清新。”

四川的一位文史專家鄧穆卿先生與謝無量有所交。他曾撰文說:“無量寫字,多系條幅、橫披、書卷等大小之行楷,楷書大字極為難見。唯灌縣二王廟大殿右側,懸有其鬥大楷書‘威鎮江源’橫匾一通,一筆不苟,氣魄雄偉,結構至美,實為其書法中少見之品。其匾與殿左側對稱處於右任所寫草書‘是為不朽’大橫匾相配。……現無量書法作品,世不多見。唯草堂尚存其書杜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匾,雖非墨蹟原件,但以精工刻之于楠木,尚不失無量筆墨情趣,尤因此書為無量晚年爐火純青之作,可窺見其卓絕書藝,故常使欣賞者流連矚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