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整改大限將至 網貸平臺備案需邁三道關

資料圖。

超標資產如何消化、存管銀行是否要嚴格屬地化、存管銀行的系統能否滿足使用者體驗、能否順利拿到國家資訊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

成為當前很多網貸平臺獲得備案必須要闖的三大關

法治週末記者仇飛

“你們最近忙嗎?”

“忙, 忙備案呢。 ”

幾乎所有的網貸平臺都在全力以赴地進行著備案前的整改工作。

按照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發的《關於做好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的工作部署, 各地要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 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然而, 面對2016年8月24日《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劃出的監管紅線, 僅有少數幾家平臺宣稱自己獲得備案, 例如, 於2015年5月上線的融信普惠旗下農金寶互金網路投資平臺, 在其官網資訊披露一欄的“在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的備案登記情況”中就寫明已經獲取正式備案檔。

而對於數量更為龐大的未備案平臺而言, 則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的平臺在為消化超標資產努力, 有的平臺則在為能否通過資訊安全測評擔憂, 還有的平臺曾在銀行存管上花費了大量時間……

超標資產消化

“存量超標資產是當前公司備案遇到的最大挑戰。 ”1月16日, 在互金平臺財富星球舉辦的資產端戰略轉型發佈會上, 財富星球CEO郭新濤開誠佈公, 稱公司必須在2018年4月之前完成清退超標資產的工作, 同時找到優質合規資產, 任務很重。

按照《辦法》, 個人在同一網貸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20萬元, 企業在同一網貸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100萬元。

郭新濤直言, 目前公司存量超標資產規模超過億元, 以企業供應鏈資產為主, 一些企業借款還未到期。

事實上, 對於做供應鏈金融的平臺來說, 大額標的存量清理一直是難以回避的問題。

深圳市錢誠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第一網貸)此前發佈的《2017年11月份全國P2P網貸行業快報》顯示, 截至2017年11月末, 全國P2P網貸的貸款餘額為1.68萬億元, 其中單一借款人借款餘額在100萬元以上的P2P網貸貸款餘額6666.24億元, 環比降低0.03%, 占比下降1.13個百分點。

“《辦法》發佈後, 大部分平臺都在轉型小額借款, 消化超額存量, 但也有一些平臺借著整改緩衝期不顧單個借款人的限額要求反復發標, 這導致整個行業超額貸款量的下降速度變慢。 ”深圳某互金平臺負責人在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時表示。

以大額資產標為代表的紅嶺創投去年7月宣佈用3年時間將現有產品全部清理完成, 但在1月2日, 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表示只是要將大單資產清盤, 網貸合規業務還會繼續做。

對於如何清退超標資產, 上述深圳互金平臺負責人表示, 目前對超額資產多通過“拆分”的方法進行消化:“比如說, 丈夫在平臺借款餘額還有30萬元, 就將債務拆分為丈夫和妻子共同借款30萬元。 ”

郭新濤則表示一方面會和企業溝通提前還款, 另一方面也會為企業尋找一些銀行、信託等機構的資產予以接手。

“我們經過市場調研、市場分析以及政策解讀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考量, 決定進行資產端戰略轉型,

與中再生協會綠色金融服務中心合作, 聚焦再生資源市場, 主要針對綠色金融領域的小微企業、個體戶借款需求和資金周轉需求。 ”郭新濤說, 在踐行合規運營的基礎上, 財富星球也在探索平臺未來的發展模式與特色。

存管銀行調整

除了清理超標資產外, 另一個在業內掀起討論熱潮的話題是有關存管銀行的調整。

上海和深圳此前出臺了《上海市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管理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和《深圳市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均提出存管屬地化的要求, 使得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平臺紛紛選擇更換存管銀行。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 截至2017年12月, 上海、深圳分別有39家、43家平臺上線了在當地未設分支機搆的銀行的存管系統, 分別占上海、深圳上線存管平臺總數的44.32%、38.39%。

“上海最新的整改指引雖然沒有再提存管屬地化,但是大家對整改要求的理解是,用戶的存管帳戶還是應在存管銀行的上海網點開設。”上海某平臺負責人對法治週末記者表示。

拋開上海、深圳“特殊”的屬地化存管要求不論,各存管銀行標準不一、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也成為網貸平臺調整存管銀行的重要原因。

北京某平臺負責人就對記者表示:“因為之前的存管銀行自身的對接系統沒做好,使用者體驗很差,有的用戶還以為我們上線了假存管。”

“不過,更換存管銀行並不是小事,除了花費更多外,還涉及到資金和資料的遷移、更換新系統等問題,使用者還需要開設新的存管帳戶。”上述北京平臺負責人直言,銀行存管是他們平臺在合規整改上最費心思的部分,從上線第一家存管銀行到現在更換存管銀行,已經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目前還在做最後的系統調試。

對於銀行“帶病”存管問題,去年11月底,P2P網路借貸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關於開展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測評工作的通知》,稱擬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測評,而首批測評對象為截止到2017年10月31日已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且已存在上線網貸機構的商業銀行。

法治週末記者注意到,目前尚未有達到合規評級的商業銀行的結果公示。

資訊安全測評

“限額、銀行存管、資訊披露這些對我們平臺來說都已經合規,現在遇到的麻煩是還沒拿到國家資訊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以下簡稱‘三級等保測評’)”。上述上海平臺負責人坦言,測評工作在一個月前已經開展,目前還沒完成。

按照《辦法》,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應當按照國家網路安全相關規定和國家資訊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開展資訊系統定級備案和等級測試,具有完善的防火牆、入侵偵測、資料加密以及災難恢復等網路安全設施和管理制度,建立資訊科技管理、科技風險管理和科技審計有關制度,配置充足的資源,採取完善的管理控制措施和技術手段保障資訊系統安全穩健運行,保護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訊安全。

《通知》則指出,對於缺乏合規的網路安全設施的網貸機構,應提升安全防護和開發能力,確保系統能夠滿足保護客戶資金資訊安全、防止駭客攻擊和系統中斷等資訊科技安全要求。

據此前媒體報導,《資訊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將資訊安全保護等級分為五級,等級越高,安全保護能力就越強。相關部門要求P2P網貸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達到三級,並需要按照國家標準測評通過300多項測試,測評分不低於90分,其中使用者資金和資訊安全的測評為重要項。

然而,真正通過三級等保測評的P2P網貸平臺並不多。據網貸行業諮詢機構盈燦諮詢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僅有99家P2P網貸平臺完成了三級等保測評。

“上海要求平臺在備案前,先要通過一項關於資訊安全的測評,平臺需在3月底前拿到上海市公安局網路安全保衛大隊的回執。”該上海平臺負責人對法治週末記者介紹道,1月初,上海市監管部門向各轄區下發了《上海市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合規審核與整改驗收工作指引表》,指出未聘請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對本機構進行資訊安全等級保護測評或者未申請並通過公安機關網路安全部門的資訊系統安全審核的平臺需要在備案前及時整改,“目前我們已經和聘請的評測機構一起編寫了定級報告,還在等待專家評審”。

責任編輯:高恒濤

分別占上海、深圳上線存管平臺總數的44.32%、38.39%。

“上海最新的整改指引雖然沒有再提存管屬地化,但是大家對整改要求的理解是,用戶的存管帳戶還是應在存管銀行的上海網點開設。”上海某平臺負責人對法治週末記者表示。

拋開上海、深圳“特殊”的屬地化存管要求不論,各存管銀行標準不一、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也成為網貸平臺調整存管銀行的重要原因。

北京某平臺負責人就對記者表示:“因為之前的存管銀行自身的對接系統沒做好,使用者體驗很差,有的用戶還以為我們上線了假存管。”

“不過,更換存管銀行並不是小事,除了花費更多外,還涉及到資金和資料的遷移、更換新系統等問題,使用者還需要開設新的存管帳戶。”上述北京平臺負責人直言,銀行存管是他們平臺在合規整改上最費心思的部分,從上線第一家存管銀行到現在更換存管銀行,已經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目前還在做最後的系統調試。

對於銀行“帶病”存管問題,去年11月底,P2P網路借貸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關於開展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測評工作的通知》,稱擬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測評,而首批測評對象為截止到2017年10月31日已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且已存在上線網貸機構的商業銀行。

法治週末記者注意到,目前尚未有達到合規評級的商業銀行的結果公示。

資訊安全測評

“限額、銀行存管、資訊披露這些對我們平臺來說都已經合規,現在遇到的麻煩是還沒拿到國家資訊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以下簡稱‘三級等保測評’)”。上述上海平臺負責人坦言,測評工作在一個月前已經開展,目前還沒完成。

按照《辦法》,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應當按照國家網路安全相關規定和國家資訊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開展資訊系統定級備案和等級測試,具有完善的防火牆、入侵偵測、資料加密以及災難恢復等網路安全設施和管理制度,建立資訊科技管理、科技風險管理和科技審計有關制度,配置充足的資源,採取完善的管理控制措施和技術手段保障資訊系統安全穩健運行,保護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訊安全。

《通知》則指出,對於缺乏合規的網路安全設施的網貸機構,應提升安全防護和開發能力,確保系統能夠滿足保護客戶資金資訊安全、防止駭客攻擊和系統中斷等資訊科技安全要求。

據此前媒體報導,《資訊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將資訊安全保護等級分為五級,等級越高,安全保護能力就越強。相關部門要求P2P網貸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達到三級,並需要按照國家標準測評通過300多項測試,測評分不低於90分,其中使用者資金和資訊安全的測評為重要項。

然而,真正通過三級等保測評的P2P網貸平臺並不多。據網貸行業諮詢機構盈燦諮詢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僅有99家P2P網貸平臺完成了三級等保測評。

“上海要求平臺在備案前,先要通過一項關於資訊安全的測評,平臺需在3月底前拿到上海市公安局網路安全保衛大隊的回執。”該上海平臺負責人對法治週末記者介紹道,1月初,上海市監管部門向各轄區下發了《上海市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合規審核與整改驗收工作指引表》,指出未聘請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對本機構進行資訊安全等級保護測評或者未申請並通過公安機關網路安全部門的資訊系統安全審核的平臺需要在備案前及時整改,“目前我們已經和聘請的評測機構一起編寫了定級報告,還在等待專家評審”。

責任編輯:高恒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