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國立青島大學的“酒中八仙”

1930年代初, 國立青島大學成立。 校長楊振聲、趙太侔(教務長)、聞一多(文學院院長)、梁實秋(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長)、劉本釗(會計主任)、黃際遇(理學院院長)、陳季超(青大秘書長)、方令孺(女, 教授)等八人, 三日一小飲, 五日一大宴, 有時還呼朋引伴結夥遠征, 自謂“酒壓膠濟一帶, 拳打南北二京”, 在當時知名度極高, 人們稱作“酒中八仙”。

青島雖風光秀麗, 但終究是個海陬小邑, 附近的名勝也只有嶗山, 沒有南京的夫子廟, 更沒有北平的琉璃廠, 用聞一多的話就是“沒有文化”, 不能發思古之幽情。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當時校長楊振聲好飲, 每週六校務會議後便組織眾人聚餐, 諸位教授開懷暢飲, 一醉方休, 久之聚餐便成慣例。
經常參加宴飲的幾位酒風迥異:楊振聲老家山東蓬萊, 是幾位“酒仙”的帶頭人, 在校內, 楊校長學養深厚性格溫和, 是有名的君子, 但在酒桌上卻“尤長姆戰(劃拳),
挽袖揮拳, 音容並茂”;趙太侔也是山東人, 他寡言語, “有相當的酒量, 也能一口一大盅, 但是從不參加拇戰”;聞一多“生活比較苦悶, 於是就愛上了酒。 他酒量不大, 而興致高。 常對人吟歎‘名士不必須奇才, 但使常得無事, 痛飲酒, 熟讀離騷, 便可稱名士’”;劉本釗喝酒“小心謹慎, 恂恂君子。 患嚴重耳聾, 但亦嗜杯中物, 因為耳聾關係, 不易控制聲音大小, 拇戰之時呼聲特高, 而對方呼聲, 他不甚了了, 只消示意令飲, 他即聽命傾杯”;黃際遇是數學家, 也是“酒仙”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他是“每日必飲, 宴會時拇戰興致最豪, 嗓音尖銳而常出怪聲, 狂態可掬”;陳季超喝酒“豁起拳來, 出手奇快, 而且嗓音響亮, 往往先聲奪人, 常自詡為山東老拳”。
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是方令孺,
她是安徽“桐城派”方氏後人, 3歲即遵父母命許配與人, 16歲完婚。 後來方在新文化運動影響下走出國門, 先後在華盛頓州立大學、威士康新大學學習, 1929年回國後夫妻矛盾激化, 婚姻名存實亡。 來青大教書時方令孺已經33歲, 與丈夫分居, 獨自帶著女兒生活, 除了極少數談得來的朋友之外, 極少與外人往來。 梁實秋在《方令孺其人》中寫道:“由於楊振聲的提倡, 週末至少一次聚飲于順興樓或厚德福, 好飲者七人, 聞一多提議邀請方令孺加入, 湊成酒中八仙之數。 於是猜拳行令觥籌交錯, 樂此而不疲者凡兩年。 其實方令孺不善飲, 微醺輒面紅耳赤, 知不勝酒, 我們亦不勉強她。 ”
八仙最愛喝花雕 , 每次聚會都喝光一壇,
整整30斤。 飲前兩個堂倌抬一壇花雕上來, 當面啟封試嘗, 微酸尚無大礙, 最忌的是帶有甜意, 有時要換兩三壇才得中意。 酒罈自行舀取, 八仙喝酒喜用一種淺淺的碗, 一口一大碗, 痛快淋漓, 頗有梁山遺風。
八仙經常聚會的館子, 一個是順興樓, 一個是厚德福。 順興樓是青島本地老飯館, 屬於山東菜系, 當家菜除燕窩、海參外, 拿手好戲還有爆雙脆、鍋燒雞、汆西施舌、醬汁魚、燴雞皮、拌鴨掌、黃魚水餃等, 都很別致、精美。 多年以後, 梁實秋對順興樓美味仍念念不忘, 曾在《雅舍談吃》中多次提及, 他在《餃子》中這樣寫道:“在青島順興樓宴會, 最後上了一缽水餃, 餃子奇小, 長僅寸許, 餡子卻是黃魚韭黃, 湯是清澈而濃的雞湯, 表面上還飄著少許雞油。
大家已經酒足飯飽, 禁不住誘惑, 給吃得精光, 連連叫好。 ”
厚德福是家河南館子, 總號在北京, 以烹製豫菜聞名。 梁實秋祖父梁芝山是厚德福的股東, 厚德福到青島發展, 就是出自梁實秋的建議。 梁氏在《酒中八仙:憶青島舊遊》中回憶說:“厚德福是新開的, 只因北平厚德福飯莊老掌櫃陳蓮堂先生聽我說起青島市面不錯, 才派了他的長子陳景裕和他的高徒梁西臣到青島來開分號。 ……厚德福自有一套拿手, 例如清炒或黃燜鱔魚、瓦塊魚、魷魚卷, 琵琶燕菜、鐵鍋蛋、核桃腰、紅燒猴頭, 都是獨門手藝, 而新學的燜爐烤鴨也是別有風味的。 ”
九·一八事變後, 平津學生南下請願, 波及青大。 楊振聲、聞一多相繼離校, 方令孺也於此時離開了青島, 後來梁實秋也應胡適之邀去了北大。隨著這幾位主角的離去,名噪一時的“酒中八仙”自然也就煙消雲散了。

在這一段時間,文一多與方令孺暗生情愫,但二人皆強以自仰,令人敬佩。

後來梁實秋也應胡適之邀去了北大。隨著這幾位主角的離去,名噪一時的“酒中八仙”自然也就煙消雲散了。

在這一段時間,文一多與方令孺暗生情愫,但二人皆強以自仰,令人敬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