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蘇軾最深情名篇,十年生死兩茫茫,縱使相逢應不識

↑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 動人心坎的名句 → 記得點贊 ←

這是一首蘊含著深摯感情的悼亡詞。 蘇軾這時四十歲, 他的妻子王弗, 死於十年前。 經過多年漂泊不定的宦遊生活, 更加深了蘇軾對亡妻的思念之情, 於是首創用詞寫悼亡。 下面進行賞析, 記得點個贊!

【原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 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 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 正梳妝。 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 短松岡。

【賞析】

詞的上闋直抒死別的哀痛, 兼訴十年仕途坎坷、勞碌衰老的境況, 傾訴了無限的身世之感。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開篇即定下了傷悼的感情基調, 起筆寫妻子死後十載, 生死隔絕, 兩無消息。 繼以貌似平淡的六個字“不思量, 自難忘”, 寫生者想念死者, 蘊含著篤厚的夫妻情誼。

“千里孤墳, 無處話淒涼”。 前面從時間角度突出生死相隔之久, 這裡轉入到空間角度強調生者與死者相距之遙。 亡妻王氏的墳在四川眉州彭山縣安鎮鄉, 作者在山東密州, 所以說“千里孤墳, 無處話淒涼”, 妻子的墳遠在千里之外, 連到墳上訴說自己淒涼的境況也不可能。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 鬢如霜”這三句緊扣淒涼境況, 轉以假設之筆來說, 即使夫妻有重逢之日, 怕也不認識自己了, 因為仕途奔波, 風塵僕僕, 生活潦倒, 容顏變老了。 由此表明自己境遇不佳。

下闋直接記夢, 再現了青年時代的情景, 寫出夢中相逢時的悲痛。

“夜來幽夢忽還鄉”, 寫出隱隱約約、迷離恍忽的夢境。 繼寫在夢中與妻相見的情景:“小軒窗,

正梳妝, 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 見到妻子正在小屋窗下梳妝, 一旦相見卻無語流淚。

最後三句“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 短松岡”, 寫夢醒後想, 妻子為什麼傷心落淚呢, 料想必定是在那故鄉的短松崗上, 孤墳一座, 月明之夜, 那就是她年年柔腸寸斷的地方, 那就是她悲傷至深地思念著自己的地方。

整篇結構嚴謹, 上闋八句寫夢前, 下闋首句寫入夢, 前四句是夢中, 末三句是夢後。 全詞夢境和現實交相描寫, 虛實相間, 格調悽楚, 顯得格外哀婉動人。

蘇軾充分發揮了詞的優點, 以長短不同的句式, 抑揚頓挫的音節, 表達悼亡之作悲痛深婉的複雜感情。 這首詞用白描手法, 樸素自然的語言, 創造出悱惻纏綿、蘊含深摯的意境。

你喜歡蘇軾的哪些詩詞?留言說一說。

關注【文學名句】遇見動人語言是美妙的緣, 總有貼心文字溫暖著你我↓↓ 記得點贊, 喜歡就分享和收藏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