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飛地圓桌第一期|聊聊詩人的理想職業

飛地圓桌第一期

聊聊詩人的理想職業

木心先生與學生們, 這張照片攝於1987 年左右的一次聚談中。 兩年後, 世界文學課正式開始。

各位讀者好。 這是飛地圓桌的第一期「關於詩人的理想職業」, 以下是幾位詩人和飛地編輯部的回答, 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 加入這次討論。

Q:你認為一名詩人理想的職業應該是什麼?

並請說說理由。

/里爾克:職業在它自身內廣遠而寬闊

我知道 你的職業是枯燥的, 處處和你相違背, 我早已看出你的苦惱, 我知道, 它將要來了。 現在它來了, 我不能排解你的苦惱, 我只能勸你去想一想, 是不是一切職業都是這樣, 向個人盡是無理的要求, 盡是敵意, 它同樣也飽受了許多低聲忍氣、不滿於那枯燥的職責的人們的憎惡。 你要知道, 你現在必須應付的職業並不見得比旁的職業被什麼習俗呀、偏見呀、謬誤呀連累得更厲害;若是真有些炫耀著一種更大的自由的職業,

那就不會有職業在它自身內廣遠而寬闊, 和那些從中組成真實生活的偉大事物相通了。 只有寂寞的個人, 他跟一個“物”一樣被放置在深邃的自然規律下, 當他走向剛破曉的早晨, 或是向外望那充滿非常事件的夜晚, 當他感覺到那裡發生什麼事, 一切地位便會脫離了他, 像是脫離一個死者, 縱使他正處在真正的生活的中途。

——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馮至譯本)

以下詩人回答內容節選自飛地叢刊 第十八輯《逸樂之詩》

電影《永恆和一日》中的中世紀詩人

/劉澤球:最理想的職業就是不停地變換職業

最理想的職業就是不停地變換職業。 詩人是有命運感的, 他需要在大地的不同場景裡尋找自己的命運。

/緞輕輕:沒有“最理想”一說

詩是人類天賦之其一, 而職業是人於物質世界中得以謀生的手段, 二者相對獨立地存在, 因此沒有“最理想”的一說。 若生而具有詩之天賦, 無論他/ 她是誰, 存在於地域/膚色/貧富/男女/年齡/性格/職業, 他/她出自內心的需要寫詩了,

就是詩人。

一個乞丐, 也可以是詩人謀職的一種。 乞丐于冬夜, 看盡人世間過往的臉與浮現於其上的神情, 你怎知乞丐心中不已成詩了?

然而現實中的確有些職業影響寫作, 比如過於繁忙的, 我曾經歷五年, 日夜繁忙於工作。 但我認為詩作為天賦, 只是被暫時隱藏。

另外, 有些人以“詩”為職業, 有兩種人, 第一種以詩為名得生存之需, 第二種已成大家, 承擔著向大眾傳播詩之美學的責任。

/游太平:我更願意認為, 我的職業就是詩人

職業, 通常指性質相近的工作的總稱, 但在詩人這裡, 職業, 又理當指涉對待詩歌的態度。 我當然明白人們為什麼普遍把詩人排除在職業的種類之外——寫詩的確很難成為個人服務社會並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

但我對此沒有興趣, 我更願意認為, 我的職業就是詩人, 而技藝是終生的工作, 幻想也是。 至少, 寫詩不是我的業餘愛好, 上班、掙錢、談戀愛、養育一個齊腰深的孩子之類成人事務才是。 總之, 寫詩本來就是一種職業化行為, 儘管我還沒有很好地做到, 但我有權(不一定要有充分的現實條件)保持這一不與萬事比類的朝向和我此刻相當逼真的姿勢。

韓國電影《詩》,六十六歲的美子開始學習寫詩

/李德武:詩歌寫作就是一種人生歷險

這一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就我個人而言,我做過大學老師、政府職員、自由撰稿人和保險公司高管。比較來看,較理想的工作還是在大學教書,雖然也在體制內,但工作和我熱愛的文學不相抵觸,也有足夠的時間和自由讓我閱讀寫作。

本來做自由撰稿人是我一直夢想的工作。2002年10月,我如願離開了一切體制。我只和文字保留著相依為命的契約關係,終於可以自由地旅遊、閱讀、觀察、冥想和創作。但自由撰稿人的收入極其微薄,也不固定。我的輕鬆卻讓家人承受了無法想像的壓力。顧及到我對家庭的責任,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進了保險公司。

詩人身上有兩種東西最為珍貴,一個是人格的獨立性,一個是精神的自由性。這兩種東西決定了詩人是一切體制和機制的反對者。歌德曾總結說:“才能是在合群中培養的,而天才是在離群索居中培養的。”職業這個詞是機制的產物,它指向庸常和俗利,指向對團體的參與和自我個性的毀損。就此而言,詩人選擇什麼樣的職業都不會感到理想。但事實上,詩人境遇和遭際的不同構成詩人自己的宿命。我們看到殘酷的生活帶給詩人的並非只是天性和才華的毀滅,也有創造力和超凡精神的激發。我是說,詩歌寫作就是一種人生歷險,選擇做詩人就要擔負起來自現實生活的種種考驗。

當然,在用生命寫作的詩人面前,我們談論這些未免顯得“世故”。我更願意在寫作的層面來看待詩人的生存方式。比如波德賴爾、蘭波選擇做“浪蕩子”,以此成就他們的詩歌寫作;比如弗羅斯特離開城市,選擇經營農場,來培育他的鄉土語言和賢哲精神。在這些詩人中,生活方式並不游離在寫作之外,而是前寫作,是寫作的有機組成部分。生存方式營造了屬於詩人風格的語境,是元語言的產生土壤。這樣看,職業就不單單是一個謀生的手段,而是創作的手段。它可以是前景與背景式的結構,也可以是去除修辭後的詞根。我們在閱讀詩人的作品時,不可回避地要閱讀他的生存方式,我們把生存方式提升到藝術審美的高度來審視。對此,我們會看到一個詩人的作品和他生存方式之間的關係是一致性的,還是游離的;是互相印證的,還是對抗互否的;是整體性的,還是碎片式的。正如米沃什把弗羅斯特看做是一個“戴面具寫作的詩人”,我們不僅透過生存方式,可以擴大對文本細讀,也可以窺伺一個詩人內在的寫作秘密和純粹性。

/李商雨:也許,一種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生活可能更適合詩人

現在,要說詩人最理想的職業是什麼,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按照奧登在《<牛津輕體詩選>導言》一文中的說法,詩人最好有一個安全的位置,這個位置使“詩人在社會上擁有穩定和受重視的地位”,它的好處是可以“用放鬆的方式和說話的口氣來表達自己”。當然,這種位置必須有一個前提,即他寫的詩,可以和他的讀者之間形成一種較為親密的關係。

其中的困難在於,要想與自己的讀者有一種親密關係,就意味著,它要求這個社會應該有一個能夠讓詩人如魚得水的社群。但我覺得我們的社會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為這個社會並非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它變動不居,難以使詩人的身心相對放鬆,它沒有這樣一個社群。因此,他也難以定位他的讀者,這會使他置身緊張之中,甚至會變得乖戾。既有的案例已經很清楚了,譬如海子。同樣,也正因此,現在的詩人往往會“變得內省,晦澀並自視甚高”。

退而求其次,也許,一種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生活可能更適合詩人,前提是他應該有豐厚、可以任其揮霍的財產。這讓我想到白居易,他曾寫過“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做閒人”,他寫下的詩很放鬆。不過他那個時代有一個適合詩人的社群,但現在沒有。

飛地APP編輯部討論

/ 穎川:

我想我願意摘引張棗在某次訪談中的說法作為回答:“我這輩子只願有份好工作,輕鬆,時間多,薪水高——但心中卻包含詩歌寫作的喜悅。混在人群中,內心隨意而警醒。”

/南巫:

客棧的店小二。《東邪西毒》沙漠小鎮那種。如王家衛所言:“裡面每一個人物都是傳奇,有酒神,有歌神,每個人帶著自己的故事在這裡相遇。”居客來來往往,帶著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基因編碼。客棧將店小二的生活釘在不起眼的桌布上,遠離江湖的喧囂和世俗紛爭;又可以提供一個最隱蔽又最真切的角落窺探塵世生活,觸摸它的肌理。對於詩人而言,一所客棧已足夠搭建起整個世界的微縮景觀。

電影《東邪西毒》劇照

/劉奕奕:

詩來源於創造。所以詩人最好也做和創作、藝術、文學相關的工作,機械、千篇一律、沒有自由的不適合,但是詩人大多數對現實生活感到不適和矛盾,所以掙扎。世界上也有不同處境和心境的詩人,有的詩人生活在優渥、平靜的環境裡,自然會寫出和流放異鄉、為生活所迫的詩人不一樣的作品。世界上的詩多元化得令人心馳神往,詩人之間可以用詩人的語言遙相呼應,就好像Tom Odell的Long Way Down裡唱的:“Two lines and a poet,You know, like a kind old rye,You know we could talk in that language,Only we understand”。但詩人都應該是對內心和世界有著敏感觸覺的人,上天大概也不願意讓這古老如琥珀、精靈的藝術漸漸地從世上流失吧,所以我相信詩人心裡的聲音會帶他們去到歸屬的地方。詩人如果是歌者、旅者、攝影師和藝術家的話,大概是很好的。詩人很難不痛苦,“一首詩就是一個赤裸的人”(布蘭克執導的電影“A Poem is a Naked Person”),詩人為了讓內心的聲音變成語言是需要很大勇氣、恒心和超越界限的靈活性的。詩人之所以是詩人,是因為他們都在大膽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詩人都是先成為詩人,才一步步地尋找自己的路,走向自由的。

/翠羽:

理想狀態是希望自己長在戲班子裡,像希臘導演安哲鏡頭下的流浪藝人,四處采風,向所至之處的當地人討教歌謠和語言,生活、生命按自己的節奏生長,結出什麼果子就是什麼果子。Vocation這個單詞在通常意義中被翻譯,也被理解為“職業”。但我去年無意中查到這個詞的詞源,是“天賦感召”。我猜想創造這個單詞的古人,可能是希望人能夠去挖掘並順從(甚至是承擔)自己的天賦,再以此作為社會的身份在這個世界上有所作為。我更願意這樣去理解被現代社會“過度功能化”的“職業”,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模式,而是一種存在狀態。

電影《流浪藝人》劇照

/李亞(實習編輯):

詩人應該擁有任何職業的可能,實際上也是這樣,他們隱藏在形形色色的職業後面,觀察每個時代的愛與恨,歷史與變遷,將個體化的視野融入到人類共同體的命運之中。如果某個職業從來沒有過詩人,我們或許會失去一個觀察世界的角度。

/Tosi(實習編輯):

理想的職業,至少不應是一種奴役。詩人常常更加敏銳,一種讓人疲憊和厭煩的職業會淡化人的存在感。詩人,理想工作不一定要與詩有關,也許會與詩意有關。沒有什麼工作是浪漫的,工作佔據了生活的大部分,無論是機械性的工作還是創造性的工作,詩人都可以想辦法,從中挖掘只屬於自己的內在樂趣。詩與職業不會衝突,可以做自己擅長的其他類型的工作而堅持寫詩,也可以做一名文藝工作者,生活是否詩意,是否能夠堅持寫作,更多在於詩人本身。

在評論區寫下你的觀點,編輯將會從中挑選優質評論發佈在飛地APP上。

飛地圓桌的每期話題向所有讀者開放,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包括對話題的建議、討論的形式等)

# 飛地策劃整理,轉載請提前告知 #

投稿郵箱:yingchuan@enclavelit.com

編輯: 翠羽

韓國電影《詩》,六十六歲的美子開始學習寫詩

/李德武:詩歌寫作就是一種人生歷險

這一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就我個人而言,我做過大學老師、政府職員、自由撰稿人和保險公司高管。比較來看,較理想的工作還是在大學教書,雖然也在體制內,但工作和我熱愛的文學不相抵觸,也有足夠的時間和自由讓我閱讀寫作。

本來做自由撰稿人是我一直夢想的工作。2002年10月,我如願離開了一切體制。我只和文字保留著相依為命的契約關係,終於可以自由地旅遊、閱讀、觀察、冥想和創作。但自由撰稿人的收入極其微薄,也不固定。我的輕鬆卻讓家人承受了無法想像的壓力。顧及到我對家庭的責任,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進了保險公司。

詩人身上有兩種東西最為珍貴,一個是人格的獨立性,一個是精神的自由性。這兩種東西決定了詩人是一切體制和機制的反對者。歌德曾總結說:“才能是在合群中培養的,而天才是在離群索居中培養的。”職業這個詞是機制的產物,它指向庸常和俗利,指向對團體的參與和自我個性的毀損。就此而言,詩人選擇什麼樣的職業都不會感到理想。但事實上,詩人境遇和遭際的不同構成詩人自己的宿命。我們看到殘酷的生活帶給詩人的並非只是天性和才華的毀滅,也有創造力和超凡精神的激發。我是說,詩歌寫作就是一種人生歷險,選擇做詩人就要擔負起來自現實生活的種種考驗。

當然,在用生命寫作的詩人面前,我們談論這些未免顯得“世故”。我更願意在寫作的層面來看待詩人的生存方式。比如波德賴爾、蘭波選擇做“浪蕩子”,以此成就他們的詩歌寫作;比如弗羅斯特離開城市,選擇經營農場,來培育他的鄉土語言和賢哲精神。在這些詩人中,生活方式並不游離在寫作之外,而是前寫作,是寫作的有機組成部分。生存方式營造了屬於詩人風格的語境,是元語言的產生土壤。這樣看,職業就不單單是一個謀生的手段,而是創作的手段。它可以是前景與背景式的結構,也可以是去除修辭後的詞根。我們在閱讀詩人的作品時,不可回避地要閱讀他的生存方式,我們把生存方式提升到藝術審美的高度來審視。對此,我們會看到一個詩人的作品和他生存方式之間的關係是一致性的,還是游離的;是互相印證的,還是對抗互否的;是整體性的,還是碎片式的。正如米沃什把弗羅斯特看做是一個“戴面具寫作的詩人”,我們不僅透過生存方式,可以擴大對文本細讀,也可以窺伺一個詩人內在的寫作秘密和純粹性。

/李商雨:也許,一種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生活可能更適合詩人

現在,要說詩人最理想的職業是什麼,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按照奧登在《<牛津輕體詩選>導言》一文中的說法,詩人最好有一個安全的位置,這個位置使“詩人在社會上擁有穩定和受重視的地位”,它的好處是可以“用放鬆的方式和說話的口氣來表達自己”。當然,這種位置必須有一個前提,即他寫的詩,可以和他的讀者之間形成一種較為親密的關係。

其中的困難在於,要想與自己的讀者有一種親密關係,就意味著,它要求這個社會應該有一個能夠讓詩人如魚得水的社群。但我覺得我們的社會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為這個社會並非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它變動不居,難以使詩人的身心相對放鬆,它沒有這樣一個社群。因此,他也難以定位他的讀者,這會使他置身緊張之中,甚至會變得乖戾。既有的案例已經很清楚了,譬如海子。同樣,也正因此,現在的詩人往往會“變得內省,晦澀並自視甚高”。

退而求其次,也許,一種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生活可能更適合詩人,前提是他應該有豐厚、可以任其揮霍的財產。這讓我想到白居易,他曾寫過“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做閒人”,他寫下的詩很放鬆。不過他那個時代有一個適合詩人的社群,但現在沒有。

飛地APP編輯部討論

/ 穎川:

我想我願意摘引張棗在某次訪談中的說法作為回答:“我這輩子只願有份好工作,輕鬆,時間多,薪水高——但心中卻包含詩歌寫作的喜悅。混在人群中,內心隨意而警醒。”

/南巫:

客棧的店小二。《東邪西毒》沙漠小鎮那種。如王家衛所言:“裡面每一個人物都是傳奇,有酒神,有歌神,每個人帶著自己的故事在這裡相遇。”居客來來往往,帶著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基因編碼。客棧將店小二的生活釘在不起眼的桌布上,遠離江湖的喧囂和世俗紛爭;又可以提供一個最隱蔽又最真切的角落窺探塵世生活,觸摸它的肌理。對於詩人而言,一所客棧已足夠搭建起整個世界的微縮景觀。

電影《東邪西毒》劇照

/劉奕奕:

詩來源於創造。所以詩人最好也做和創作、藝術、文學相關的工作,機械、千篇一律、沒有自由的不適合,但是詩人大多數對現實生活感到不適和矛盾,所以掙扎。世界上也有不同處境和心境的詩人,有的詩人生活在優渥、平靜的環境裡,自然會寫出和流放異鄉、為生活所迫的詩人不一樣的作品。世界上的詩多元化得令人心馳神往,詩人之間可以用詩人的語言遙相呼應,就好像Tom Odell的Long Way Down裡唱的:“Two lines and a poet,You know, like a kind old rye,You know we could talk in that language,Only we understand”。但詩人都應該是對內心和世界有著敏感觸覺的人,上天大概也不願意讓這古老如琥珀、精靈的藝術漸漸地從世上流失吧,所以我相信詩人心裡的聲音會帶他們去到歸屬的地方。詩人如果是歌者、旅者、攝影師和藝術家的話,大概是很好的。詩人很難不痛苦,“一首詩就是一個赤裸的人”(布蘭克執導的電影“A Poem is a Naked Person”),詩人為了讓內心的聲音變成語言是需要很大勇氣、恒心和超越界限的靈活性的。詩人之所以是詩人,是因為他們都在大膽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詩人都是先成為詩人,才一步步地尋找自己的路,走向自由的。

/翠羽:

理想狀態是希望自己長在戲班子裡,像希臘導演安哲鏡頭下的流浪藝人,四處采風,向所至之處的當地人討教歌謠和語言,生活、生命按自己的節奏生長,結出什麼果子就是什麼果子。Vocation這個單詞在通常意義中被翻譯,也被理解為“職業”。但我去年無意中查到這個詞的詞源,是“天賦感召”。我猜想創造這個單詞的古人,可能是希望人能夠去挖掘並順從(甚至是承擔)自己的天賦,再以此作為社會的身份在這個世界上有所作為。我更願意這樣去理解被現代社會“過度功能化”的“職業”,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模式,而是一種存在狀態。

電影《流浪藝人》劇照

/李亞(實習編輯):

詩人應該擁有任何職業的可能,實際上也是這樣,他們隱藏在形形色色的職業後面,觀察每個時代的愛與恨,歷史與變遷,將個體化的視野融入到人類共同體的命運之中。如果某個職業從來沒有過詩人,我們或許會失去一個觀察世界的角度。

/Tosi(實習編輯):

理想的職業,至少不應是一種奴役。詩人常常更加敏銳,一種讓人疲憊和厭煩的職業會淡化人的存在感。詩人,理想工作不一定要與詩有關,也許會與詩意有關。沒有什麼工作是浪漫的,工作佔據了生活的大部分,無論是機械性的工作還是創造性的工作,詩人都可以想辦法,從中挖掘只屬於自己的內在樂趣。詩與職業不會衝突,可以做自己擅長的其他類型的工作而堅持寫詩,也可以做一名文藝工作者,生活是否詩意,是否能夠堅持寫作,更多在於詩人本身。

在評論區寫下你的觀點,編輯將會從中挑選優質評論發佈在飛地APP上。

飛地圓桌的每期話題向所有讀者開放,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包括對話題的建議、討論的形式等)

# 飛地策劃整理,轉載請提前告知 #

投稿郵箱:yingchuan@enclavelit.com

編輯: 翠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