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個人征信別被人查了,小心“被貸款”發生在你身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消費觀念也在不斷變化, 提前消費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近年來貸款人數明顯增多, 有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的信貸總額度達到了12萬億元左右,

可以看出貸款消費正成為一種趨勢, 而這些信貸額度中房貸占了很大比重, 雖然房價經過調控漲勢放緩, 但對大部分人來說還是相當昂貴, 想買房貸款是必不可少的。

想要貸款就不得不提個人征信, 個人征信是能夠成功拿到貸款的前提條件, 銀行在審核借款人資質時首先要看的就是個人征信報告是否良好, 有常識的人一般都會小心維護。 不過征信報告上的資料並不是萬無一失的有時也會出錯, 這時就需要我們對個人征信進行自查, 雖說頻繁查詢征信報告會有負面影響, 但也不能不查, 因為它真的很重要, 可以說是一張個人“經濟身份證”, 一旦征信出現錯誤銀行可能不會給你發放貸款,

或者向你徵收較高的利率。

自查征信還要查看的一點是報告上是否有“未經本人授權”的查詢記錄, 查詢你征信的可能是一些經過授權的銀行、保險或小貸公司等金融機構, 也有可能是未經過你授權的, 這時要注意如有未經本人授權的查詢那可能意味著你的資訊已被洩露或者“被貸款”了。

“被貸款”就是指別人假冒你的名義在銀行處辦理聊貸款, 這不但涉及到個人資訊的安全還極易造成個人經濟損失, 如遇到假冒自己身份的人貸款後逾期不還, 可能還會遭遇銀行或小貸機構的催款資訊以及電話, 嚴重者還會遭到起訴, 會給自己日常生活帶來很壞的影響, 因此大家不得不在此方面多做防範。

如何防止“被貸款”事件發生?

想要避免“被貸款”等類似事件發生, 最主要的就是確保自己個人征信裡的資訊不被洩露、不要被查詢, 大家可以定期對個人征信記錄進行查詢, 雖說過多查詢自己的征信會讓銀行誤以為你很缺錢, 很迫切的想要貸款從而影響你的征信, 但根據央行規定, 每個人每年都有3次免費查詢個人征信的機會, 正常次數的查詢是不會對日後貸款造成影響的, 相反還可以避免一些麻煩的出現。

查詢征信時記錄上一般會記載什麼人、什麼時間、出於什麼原因查詢了你的征信, 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就需要警惕並及時向銀行說出自己的疑問, 以免日後影響你的經濟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