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詩詞簡析」居洛初夏作

居洛初夏作

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 唯有葵花向日傾。

注 釋

1、清和:指初夏天氣清明和暖。

2、乍:剛, 才。

3、南山:此處似泛指南面的山。

4、當戶:對著自己的門戶。

5、分明:清晰, 明亮。

6、第三句:此句由東晉才女謝道媼“未若柳絮因風起”化出。 更, 再。

詩詞簡析

四月天氣, 清明和暖, 一場夏雨, 剛剛下過, 天光重又放晴。 正對著我門戶的南山, 也由雨中的模糊、不清晰, 逐漸變得越來越明晰, 越來越明亮。 在這樣的季節裡, 再也沒了柳絮因風繚亂飛舞, 只有葵花, 金燦燦的葵花, 一直向著太陽傾斜著自己的初心和身姿。

粗略的讀一遍, 這首詩確實很像一首純粹的景物詩。 一切都是四月該有的樣子, 花謝盡了, 柳絮飛殘了, 幾株向日葵, 佔據了作者視線的中心。 杜甫說:“葵藿傾太陽”, 這也是葵花的本性啊, 它本來就是要向著太陽傾斜的啊, 又有什麼好懷疑的?又有什麼好深究的?

然而你若真的這樣理解, 那你無疑又大錯特錯了, 要知道司馬光可是《資治通鑒》的總審稿人, 而《資治通鑒》是教那些帝王們如何治國理政的千古不二史書, 司馬光雖不是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權力掮客, 但基本的政治素養和覺悟卻是很高的。 那麼說了這麼久, 這首詩究竟要傳達給讀者一些什麼呢?

它想傳達一種政治忠心, 它也想表明一種政治態度。 傳達對趙宋王朝的忠心, 傳達對最高統治者皇帝的忠心。 葵花不是向太陽傾斜嗎?而我司馬光就是一株葵花, 我也日夜向著皇帝你傾斜。 雖然我蒙受了冤屈, 被迫退居洛陽, 但我這一顆忠心, 始終不曾變得分毫, 此心可對日月, 可鑒天地。

表明一種絕不妥協的態度。

我同王安石之爭, 是一種政見之爭, 絕非小人的權力之爭。 我從根本上認為太祖、太宗之法, 可傳萬世, 絕對正確, 需要變革嗎?根本不需要, 變革只會搞亂這個本來還算正常的國家。 所以我怎麼可能像那些柳絮, 東風來了, 就隨東風狂舞, 南風來了, 又去追逐南風, 我只有自己的老主意, 絕不會隨波逐流, 絕不可能首鼠兩端, 做一個可恥的無根草、騎牆派。

不知道遠在汴梁深宮大院的趙家皇帝聽到司馬光的這番表白沒?即使沒聽到, 又有何關係?他司馬光就是要堅持他自己, 即使全天下的人都不理解, 他也要堅持他自己。

退居洛陽十五年後的司馬光, 後來終於等到重掌朝綱的機會, 他果然也兌付了自己的誓言,

廢新法殆盡。

司馬光(1019—1086), 字君實, 號迂叟, 陝州夏縣(今山西聞喜縣)人, 世稱涑水先生。 他是著名史學家、政治家, 著有通史《資治通鑒》, 政治上保守, 反對王安石變法, 曾因此屏居洛陽十五年, 後主持朝政, 廢新法殆盡。 卒後贈封溫國公。 性格固執, 但為人正直磊落, 所以很得人心。 詩歌平實無華, 語言質樸, 不加雕飾, 不少詩顯得粗拙, 但也有一些詩寫得不錯。

作者簡介

歲月如歌, 網名原上, 古詩詞愛好者,

目前正致力《唐後絕句精選》編選評鑒工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