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湘潭畫家的老街情懷

王超

江南在小王眼裡, 一直是“世外桃源”的代名詞。 如夢如幻的美景裡, 是穿著旗袍, 撐著油紙傘, 沿著屋簷水走過的的姑娘;是在朦朧煙雨中, 踟躕徘徊留下的背影。

湘潭, 湘江從她的懷抱中蜿蜒而過, 孕育出 “九總十八灣”文化。 近日, 記者有幸走訪了一位對湘潭古街古巷有著特殊情感的人——侯明君。 這位“老湘潭”幾十年如一日地將心中對故鄉的愛與深情傾注筆下, 匯成了一幀幀美麗的故園畫卷。

江南景, 故園情

青磚黛瓦, 小橋流水, 樓閣瓦當。 空濛雨色中, 一幅幅古樸而悠遠的市井生活圖映入眼簾。 走進侯明君位於雨湖區大湖路附近的家中, 小王立刻被牆上掛著的一幅幅水墨民居圖吸引, 其細膩而生動的筆觸, 仿若讓人置身于江南美景中。

今年61歲的侯明君, 自幼愛好書畫。 他告訴記者, 幼年時, 家門前是一條筆直的青石板路, 每天都有不絕如縷的木屐聲在耳邊回蕩。

“那種原始的淳樸與善良, 一直深深影響著我。 ”侯明君說, 仿佛是天意使然, 後來參加工作時, 與他為伴的也是一方古色古香的天地。 青磚漢瓦、高牆老院......這些古老的“湘潭元素”潛移默化中滋潤著他的心靈, 浸潤著他的筆觸。

也就是從那時起, 侯明君一直在思考, 如何用手中的畫筆來尋找關於“老湘潭”的記憶, 進而重現那巷陌深處街坦蕩而兀立的精神氣質, 喚起更多人心底的那份鄉愁。

畫中寄相思, 畫中寄深情

這些年, 侯明君 '沒有閑著, 他將大部分時間“泡”在湘潭的各條古街古巷中, 邊畫邊思考, 有時創作遇到瓶頸, 他又一頭紮進各類書畫典籍中。 在他看來, 心中的這份故園情是神聖的, 必須融入自己百分百的情感。

在侯明君創作的系列作品中, 最為外人稱道的是他為窯灣創作的系列水墨畫。 業內不少專業人士曾給予這樣的評價:“侯明君畫的窯灣老街作品, 精構圖、重層次、懷舊情, 畫面裡那古老的街巷和遠去的歲月, 為人們呈現出一種曠達質樸的情感和思念,

仿佛是對生命的穿越。 ”

談及創作初衷, 侯明君坦言, “對每個湘潭人來說, 窯灣都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這裡曾是‘千年金湘潭’的見證, 蘊藏著湘潭歷史文化的精髓。 我一直執著於記憶裡的這些情愫, 它們也成為了我創作的主要靈感來源。 ”

邂逅老城舊時光

小王採訪侯明君時, 恰好遇到他剛從江南古鎮采風回來。 他頗有感觸地告訴記者, 那裡一橋皆靈動, 一水皆清靜。 有時, 在不知名的巷子裡, 你會看到湛藍的天空, 隨處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 尤其是當陽光溫柔地撫摸著滿城的青磚黛瓦, 或朦朧細雨浸濕灰牆留下的斑駁景象時, 你會油然生起一份對故鄉的深情與眷戀。

幾十年如一日畫家鄉的老街民居, 侯明君的勤奮與執著讓人欽佩。 這份骨子裡的深情, 也為他贏得了業內的廣泛認可, 他的作品也被多位元海內外人士收藏。

青石長廊遊人, 小橋流水人家。 在侯明君的畫裡, 有太多等待發覺的美好。 它們或是拱橋邊女孩手中撐著的油紙傘, 或是水邊姑娘低頭淺吟的惆悵, 或是漁船上水鳥的歡歌。從他的畫卷中,你能感受江南溫潤的氣息,感受一份淺淺淡淡的鄉愁過往。這情感,就好像穿梭在歷史的光陰裡,隨著街道弄巷的百轉千回,去邂逅一段段老城的舊時光,感受“陌上斜陽人散去,塵中明月酒歸來”的意蘊。

或是漁船上水鳥的歡歌。從他的畫卷中,你能感受江南溫潤的氣息,感受一份淺淺淡淡的鄉愁過往。這情感,就好像穿梭在歷史的光陰裡,隨著街道弄巷的百轉千回,去邂逅一段段老城的舊時光,感受“陌上斜陽人散去,塵中明月酒歸來”的意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