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眼鏡店的錢都去哪了?

眼鏡行業傳說中的“暴利”, 被一份招股說明書曝光了出來。 近日, 來自深圳市福田區的博士眼鏡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士眼鏡”),

公佈的招股意向書提及: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一直維持在七成以上水準;其銷售的鏡架平均單價在四五百元而進價不足百元;鏡片銷售單價在兩三百元, 進價則不足30元。

雖然主營業務看上去很“暴利”, 但眼鏡行業的錢並不好賺。 由於租金成本、人力成本的上漲以及激烈競爭的影響, 博士眼鏡15家全資子公司當中, 有重慶、安徽等9家子公司存在虧損情況。 而從公司財報數據來看, 公司營業成本正繼續增加, 主要商品銷售價格近年來逐漸下滑的趨勢。

因為盈利未能“達標”, 博士眼鏡甚至還被部分投資方起訴。 招股意向書提及, 5年前就已經“潛伏”在博士眼鏡的九鼎系旗下四家PE, 還曾因博士眼鏡未完成業績要求, 將其告上法庭。

如今, 博士眼鏡已經進行到網下配售階段, 距離上市敲鐘僅剩下臨門一腳。

初看之下, 博士眼鏡的毛利率極高。 2014年、2015年和2016年, 博士眼鏡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3.08%、75.82%、75.65%。 這主要緣於鏡架和鏡片的進價較低。

博士眼鏡的主營業務主要包括鏡架、鏡片、太陽鏡、老花鏡、隱形眼鏡、隱形護理液等產品, 如果分產品看, 鏡片的毛利率是所有產品中最高的。

招股意向書顯示, 2014、2015、2016年, 博士眼鏡鏡片的毛利率水準分別是84.88%、85.06%、86.21%。 鏡架以及老花鏡的毛利率水準約在75%左右, 緊隨其後的太陽鏡的毛利率則在六成附近, 即使是毛利率水準最低的隱形護理液也有高達五六成的毛利。

以2016年的數據看, 博士眼鏡鏡架的採購單價僅89.06元, 而同期的銷售價格則高達506.88元,

銷售價格是其採購成本的5倍有餘。 鏡片的採購單價僅僅是28.82元, 而同期售價則是281.75元, 售價是成本近10倍。 此外, 太陽鏡採購單價是141.75元一副, 老花鏡採購單價是28.82元一副, 而銷售單價則分別是597.74元和141.64元。

從上述資料不難看出, 一副眼鏡的成本與售價之間的價差。 雖然有著讓人羡慕的毛利率, 不過, 博士眼鏡總共分佈在江西、北京、重慶、成都全國各省市的15家全資子公司當中, 有9家仍處於虧損狀態。

“眼鏡零售企業多以租賃物業來擴張經營網點, 租金和工資支出構成了企業的主要成本。 ”博士眼鏡在招股意向書中表示, 租金和人員工資是主要的成本支出, 隨著黃金地段租金水準的不斷上漲, 以及大量銷售人員的工資上調, 此兩項支出成為公司主要成本支出。

以2016年為例, 博士眼鏡租金、物業、水電費支出金額為1.1億元, 佔據整個銷售費用的50.67%, 工資社保支出9006.29萬元, 佔據總銷售費用的40.19%, 兩項費用在整個銷售費用的占比高達90%。 文/李繼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