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你打一顆,我補一顆”就是這麼快!中國新型火箭讓敵“無語”!

“快舟”火箭

海灣戰爭以來的幾次戰爭已經證明, 衛星是打贏資訊化戰爭不可或缺的關鍵裝備, 太空是未來戰爭的主戰場。 隨著反衛星技術的發展,

各國太空軌道上的偵察、導航、通訊等衛星都面臨著被反衛星武器摧毀殺傷的現實威脅。 而傳統的航太發射研製、發射和準備週期長、費用高昂, 無法及時回應衛星補發需求。 正因如此, 在己方衛星被摧毀時, 利用預先組裝和快速發射技術, 在極短時間內裝配完成衛星, 再利用配套的快速運載火箭實現應急發射, 準確、快速、經濟地將備份衛星送入太空, 為己方提供即時戰場支援。 這種技術成為大國實力的體現!

近日, 在央視九套節目播放的紀錄片《創新中國》中, 曝光了中國“快舟”火箭及其發射車, 作為與東風系列導彈有著密切血統關係的中國新型火箭, “快舟”火箭採用機動快速發射, 成本較傳統火箭大幅降低。 2014年11月21日14時37分,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小型運載火箭成功將“快舟二號”衛星發射升空, 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在去年的9月25日, 同樣是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用“快舟”小型運載火箭將“快舟一號”衛星發射升空, 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雖然對於“快舟”系列衛星, 我國官方口徑突發災害的預警, 但早在去年“快舟”的發射時, 外媒的普遍評價這是我國在太空快速回應作戰能力建設上的大動作。

誠然, 從“快舟”系列這種星箭一體化的設計, 快速集成、快速入軌的創新特點, 從目前的各類災害的應急監測和資訊支援民用角度延展來看,

是有著極強的軍事用途潛力。 關於“快舟”系列的軍事用途, 首先要從“太空快速回應作戰系統”說起。 這一概念首先由美國軍方率先提出, 旨在用於太空衛星軍事應急。 當爆發戰爭己方的在軌運行衛星遭到敵方攻擊發生損毀時, 己方能在很短時間內能夠快速裝配出一枚衛星, 並迅速發射使用。

對於“太空快速回應作戰”系統的落實突進, 美國在2007年5月21日宣佈成立了“太空快速回應聯合辦公室”, 負責協調陸、海、空軍對於太空軍事服務的需要, 並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太空領域的快速軍事部署。 並在隨後提出了項目龐大的“百星計畫”, 主要目的就是“應對美國對手日益強大的太空反擊能力”, 一旦美國的衛星系統遭到攻擊破壞, 美國及盟國可以通過這一計畫迅速恢復衛星能力。

這個計畫囊括了美國與北約組織的26個盟國, 每個北約盟國出資建造5枚“太空快速反應”衛星, 與美國共用分享相關的情報資訊, 提升聯合作戰能力。

除了提高太空戰略應急能力,具備衛星系統的重建能力;具有戰場監視、情報偵察、衛星通信,氣象監測,定位導航等各種資訊支援能力外,也使得我國的空間衛星系統具備了更強的生存能力,明顯加大戰時敵國妄圖獵殺摧毀我國衛星系統的技術難度和成本,是太空防禦的又一手段;

最後就是這種快速發射能力背後所展現的衛星平臺、發射平臺的標準化、通用化,加之模組化的載荷、快速組裝和測試技術等便形成太空系統的快速研製和部署能力。“快舟”發射成功後,“你打一顆,我補一顆”就是這麼快!讓敵人“無奈,無語”!

除了提高太空戰略應急能力,具備衛星系統的重建能力;具有戰場監視、情報偵察、衛星通信,氣象監測,定位導航等各種資訊支援能力外,也使得我國的空間衛星系統具備了更強的生存能力,明顯加大戰時敵國妄圖獵殺摧毀我國衛星系統的技術難度和成本,是太空防禦的又一手段;

最後就是這種快速發射能力背後所展現的衛星平臺、發射平臺的標準化、通用化,加之模組化的載荷、快速組裝和測試技術等便形成太空系統的快速研製和部署能力。“快舟”發射成功後,“你打一顆,我補一顆”就是這麼快!讓敵人“無奈,無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