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禪真的扶不起的阿斗嗎?諸葛亮第一個就不承認,其實我們錯了

細讀歷史, 我們不但能夠體會到,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還會不時地, 因為古人的趣事, 莞爾一笑。 這其中最讓人忍俊不禁的, 便是西晉的第二任皇帝司馬衷。 他在位期間, 有一年發生了饑荒, 百姓沒有糧食果腹, 只能挖草根, 或食觀音土。 司馬衷得知此事之後, 非常不解, 向大臣詢問道:“百姓無粟米充饑, 何不食肉糜?”司馬衷之癡, 可謂名不虛傳。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 有一個皇帝, 癡傻程度與司馬衷半斤八兩, 同樣辱沒了先代的英明, 他就是蜀漢後主劉禪。

提起劉禪, 大部分人會稱其為“扶不起的阿斗”, 會記起他樂不思蜀的笑談。 西元263年, 曹魏兵分三路, 發動了滅蜀之戰, 劉禪開城投降, 淪為了亡國之君。 當時在曹魏把持朝政的司馬昭, 對他並不放心, 於是在宴會上, 安排了蜀地的歌舞。 蜀漢的舊臣一面觀賞, 一面痛哭流涕, 只有劉禪笑得開心, 司馬昭問道, 你思念故國嗎?他愣了一下,

笑著回答:“此間樂, 不思蜀”。 蜀漢的舊臣郤正看不下去了, 他私下囑咐劉禪說, 如果下次再有人問你這樣的問題, 你要表達對蜀地的懷念。 後來司馬昭果然又問了一次, 他按郤正所言回答, 司馬昭說:“這不像你的語氣, 倒像郤正之言。 ”劉禪立馬收起了悲傷的表情, 一臉驚訝地問:“你怎麼知道, 是郤正教我的?”此事引起了曹魏重臣的哄笑, 也成了無數後人, 茶餘飯後的笑談。

那麼劉禪是真的傻嗎?對於此事, 很多人都持贊成態度, 畢竟他的表現, 與司馬衷半斤八兩。 但是如果我們細究歷史, 就會發現, 劉禪雖然無能, 不比先祖劉邦、劉秀, 也不比其父劉備, 但是他智商正常, 而且除了後來偏信宦官黃皓, 做出一些錯誤決定之外, 他總體 上還算是一個仁君, 接下來, 我們就一起來論證一下。

一、諸葛亮對他評價極高

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寫道:“今朝廷年十八, 天資仁敏, 愛德下士。 ”意思是說, 劉禪繼位的時候, 才剛剛十八歲, 但是天資聰慧, 而且能夠善待賢士, 由此可見, 諸葛亮對劉禪的評價非常高。 然而這並不是諸葛亮第一次誇他, 《諸葛亮集》中記載, 有一次劉備對劉禪說:“中郎將郭援剛剛向我轉達了, 諸葛亮對你的評價, 說你的智慧和器量都增大了不少, 如果你能夠繼續保持下去, 我就能夠無後顧之憂了。 ”這說明, 不但諸葛亮看好劉禪,

一向有識人之明的劉備, 也非常認可這種看法。 能夠得到這兩個人的誇讚, 劉禪會是一個弱智嗎?

二、用人不疑, 放手國政

劉禪雖然身為帝王, 但是他一直懂得放權。 劉備剛去世的時候, 他尊諸葛亮為相父, 不但放任諸葛亮獨攬大權, 還說出了“政由葛氏,祭則寡人”之言。諸葛亮去世之後,他快刀斬亂麻的處理了,斥責諸葛亮危害社稷的李邈,重用蔣琬、董允等人,《三國志》注引《魏略》中提到:“琬卒,禪乃自攝國事。”也就是說,他在此之前,一直放手朝政。由此可見,他充分的信任諸葛亮及其選定的接班人,真正做到了用人不疑。

三、雖寵信宦官,卻能顧全大局

古往今來,無數朝廷毀于宦官之亂,蜀漢也不例外。蜀漢唯一一個惡名昭著的太監,名曰黃皓,此人一直侍奉劉禪,甚得劉禪歡心,後來更是在曹魏伐蜀之時,偷偷說服劉禪,不要聽從薑維的建議增兵,間接導致了蜀漢的滅亡。但是劉禪卻從未因黃皓之言,迫害過賢良,縱使他對一些重臣心懷不滿,也從未因私廢公。《華陽國志》記載:“維惡黃皓恣擅,啟後主欲殺之。後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意思是說,薑維不能忍受黃皓專權,上表請求劉禪將黃皓斬殺,結果劉禪說,黃皓就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小人物,讓姜維不要對此人太過在意。

當初董允在世的時候,也一直對黃皓進行打壓,而且還限制了劉禪的後宮數量,這兩件事都讓劉禪心生不滿,但是任黃皓在他身邊,無時無刻的討好,董允生前都沒有受到任何迫害,去世之後也沒有被清算。一個從不迫害忠良的人,怎麼能擔得起昏君這一稱呼呢?

四、數次大赦

諸葛亮在世的時候,比較重視法度,很少大赦,但是劉禪親政之後,大赦卻比較頻繁。這等做法被批判為“茲制漸虧,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惡”,意思是說,這樣會滋生奸邪。但是如果我們瞭解當時蜀漢的境況,或許就不會這樣認為了,因為諸葛亮和姜維的連年北伐,蜀漢人口數量驟減,不但大將之中,有年逾七十之人,士兵之中也有不少白髮老翁,大赦可以起到補充兵源的作用,這一招,備受後人稱讚的秦皇漢武,都曾採用過。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雖然劉禪為後人留下了“樂不思蜀”的笑談,但是他並非無能昏君,更非弱智癡兒。只不過自古以來成王敗寇罷了。如果他早去世幾年,避開了滅蜀之戰,不再以一個亡國之君的身份,受世人點評,估計其名聲會好很多吧?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如今已經被嚴重誤解的他,未來又能得到幾個人的理解呢?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華陽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還說出了“政由葛氏,祭則寡人”之言。諸葛亮去世之後,他快刀斬亂麻的處理了,斥責諸葛亮危害社稷的李邈,重用蔣琬、董允等人,《三國志》注引《魏略》中提到:“琬卒,禪乃自攝國事。”也就是說,他在此之前,一直放手朝政。由此可見,他充分的信任諸葛亮及其選定的接班人,真正做到了用人不疑。

三、雖寵信宦官,卻能顧全大局

古往今來,無數朝廷毀于宦官之亂,蜀漢也不例外。蜀漢唯一一個惡名昭著的太監,名曰黃皓,此人一直侍奉劉禪,甚得劉禪歡心,後來更是在曹魏伐蜀之時,偷偷說服劉禪,不要聽從薑維的建議增兵,間接導致了蜀漢的滅亡。但是劉禪卻從未因黃皓之言,迫害過賢良,縱使他對一些重臣心懷不滿,也從未因私廢公。《華陽國志》記載:“維惡黃皓恣擅,啟後主欲殺之。後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意思是說,薑維不能忍受黃皓專權,上表請求劉禪將黃皓斬殺,結果劉禪說,黃皓就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小人物,讓姜維不要對此人太過在意。

當初董允在世的時候,也一直對黃皓進行打壓,而且還限制了劉禪的後宮數量,這兩件事都讓劉禪心生不滿,但是任黃皓在他身邊,無時無刻的討好,董允生前都沒有受到任何迫害,去世之後也沒有被清算。一個從不迫害忠良的人,怎麼能擔得起昏君這一稱呼呢?

四、數次大赦

諸葛亮在世的時候,比較重視法度,很少大赦,但是劉禪親政之後,大赦卻比較頻繁。這等做法被批判為“茲制漸虧,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惡”,意思是說,這樣會滋生奸邪。但是如果我們瞭解當時蜀漢的境況,或許就不會這樣認為了,因為諸葛亮和姜維的連年北伐,蜀漢人口數量驟減,不但大將之中,有年逾七十之人,士兵之中也有不少白髮老翁,大赦可以起到補充兵源的作用,這一招,備受後人稱讚的秦皇漢武,都曾採用過。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雖然劉禪為後人留下了“樂不思蜀”的笑談,但是他並非無能昏君,更非弱智癡兒。只不過自古以來成王敗寇罷了。如果他早去世幾年,避開了滅蜀之戰,不再以一個亡國之君的身份,受世人點評,估計其名聲會好很多吧?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如今已經被嚴重誤解的他,未來又能得到幾個人的理解呢?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華陽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