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省“最美家庭”甯治春劉秀芳家庭:家中藏書萬卷書墨飄香

寧治春、劉秀芳夫妻及長女甯然、小女寧斯

近日, 山東省“最美家庭”評選結果出爐, 我市10個家庭被評選為山東省“最美家庭”。 記者走進鄒平縣臨池鎮古城甯治春劉秀芳家庭發現,

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家庭, 但與多數農村家庭不同的是, 這裡藏書萬卷、書墨飄香, 是個名副其實的書香之家、文化之家。

甯治春劉秀芳家庭組建於1984年。 當時由於蓋房、結婚, 欠下了數千元“饑荒”。 戶主甯治春卻自幼喜愛文學, 所有心思都用在讀書、寫作上。 為了支持丈夫的愛好, 妻子劉秀芳承擔起了所有家務, 即便是懷孕、有了孩子之後, 仍然是任勞任怨。

寧治春、劉秀芳夫婦在書房寫字讀書

寧治春喜歡讀書, 但在鄉下無處借書, 他就開始買書。 30多年來, 買書一直是這個家庭的最大開支, 現擁有圖書1.2萬餘冊, 品類包括文、史、哲等各個方面。 在這個家庭, 讀書已經成為一個習慣, 不僅寧治春本人讀書不輟, 妻子及兩個女兒也樂在其中。

“讀書既能學到知識, 又陶冶情操。 ”甯治春告訴記者, 他先後有70余萬字的小說、散文、詩歌和紀實文學作品在各報刊發表, 並有個人文學作品集《所謂小說》《所謂詩歌》《所謂散文》《所謂紀實》、詩集《如詩如畫》《椿香居雜詩》《鄒平三字歌》出版,

其中《鄒平三字歌》獲濱州市社科三等獎, 《所謂紀實》獲鄒平縣範公文化獎。

寧治春家庭2014年榮獲全國“書香之家”榮譽稱號

“謝謝妻子和女兒的支持, 我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文學創作和文化研究中去。 ”甯治春告訴記者, 他的妻子劉秀芳通過讀書學到了很多關於養殖、種植方面的專業知識,

並獲得一定經濟效益, 填補了家用。 當然, 更重要的是讀書讓她更加善良, 十幾年如一日, 憑一己之力照顧啞、盲雙殘的婆母, 無私盡孝, 受到鄰里稱讚。 兩個女兒也從書中汲取營養, 並經常説明他進行資料整理、文字錄入。

數千冊藏書借與他人閱讀, 為周邊百姓解決想讀書卻沒有圖書館的難題

在鄉下, 很多人想讀書卻沒有圖書館, 寧治春為周邊百姓解決了這個難題。 幾十年來, 他帶動周邊群眾讀書學習, 每年向群眾提供各種優秀讀物數千餘種, 吸引讀者千余人次。 同時, 甯治春還聯合他人成立讀書會, 免費輔導少年兒童讀書, 並吸引了鄒平、淄博等地區的眾多文學愛好者和文化工作者,

一起探討文學, 交流讀書心得。

寧治春家庭書房一角

近十幾年來, 寧治春一直從事地方歷史文化搜集、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 自1985年參與編撰《臨池鄉志》、2008年主編《古城志》開始, 積極挖掘、搜集、整理了大量當地優秀的歷史文化資料, 先後搜集整理了《高大姑的傳說》、《八仙橋》、《張貨郎峪》、《於陵城的傳說》等民間傳說。重新發掘整理了具有200多年歷史的長白山地區著名雜耍“古城竹馬”,使這一湮沒達半個世紀的傳統民間藝術重新登上舞臺,並被評為濱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其主編並執筆完成的《古城志》出版問世,並於2012年獲得濱州市社科優秀獎。

2010年,寧治春應聘至鄒平縣文體旅遊局,擔任《鄒平歷史文化叢書》的策劃及編審工作。參與主編的《鄒平民間歌謠》獲得濱州市人文社科二等獎,《鄒平歷史人物》獲濱州市社科三等獎;策劃並擔任副主編的《陳仲子研究資料集》、《鄒平名門望族》、《鄒平風景名勝》等書彌補了地方歷史文化研究的空白,受到廣泛稱讚。

寧治春家庭書房一角

積極參與地方文化活動,義務的幫助他人出版書籍、宣傳作品

2017年春節期間,甯治春策劃並主持了由鄒平縣委、縣府主辦的“中國夢——閱讀鄒平主題圖書展”布展活動;4月份,又參與策劃了由縣委宣傳部、縣文化體育和旅遊事業發展局主辦的“傳承文明創新文化——鄒平家訓家風家譜展”,為展覽搜集各類家譜130多種。

除積極參與地方文化活動外,寧治春還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幫助周邊村莊進行文化建設。在鄰村紅廟、興安、高旺等村孝德文化建設中,他不記報酬撰寫文稿、提供資料。在古城小學“文化進校園”活動中,他親自擔任“於陵文化展室”的策劃、設計、文字編寫、沙盤製作等工作,並利用自己的文化人脈,聘請南開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魯中職業學院、淄博職業學院的教授及地方文化研究人員,為學校師生舉辦地方歷史文化講座。

寧治春家庭書房一角

此外,寧治春還自費開辦“梁鄒書畫網”,為廣大書畫家及書畫愛好者提供宣傳和服務。先後義務為八旬老人孫丙南編輯整理詩集《孫丙南詩集》、回憶錄《往事與隨想》,為王聰編輯出版散文集《致我生命中所有的美麗》等數種。

因在鄉村文化研究和文學創作方面的成就,2013年寧治春被評為濱州市“鄉村之星”。他的家庭也先後獲得眾多榮譽,如:全國首屆“書香之家”、山東省首屆“齊魯書香人家”、山東省“書香農家”、山東省“最美家庭”、濱州市“十大最美家庭”等等。

寧治春家庭近幾年獲獎部分證書

先後搜集整理了《高大姑的傳說》、《八仙橋》、《張貨郎峪》、《於陵城的傳說》等民間傳說。重新發掘整理了具有200多年歷史的長白山地區著名雜耍“古城竹馬”,使這一湮沒達半個世紀的傳統民間藝術重新登上舞臺,並被評為濱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其主編並執筆完成的《古城志》出版問世,並於2012年獲得濱州市社科優秀獎。

2010年,寧治春應聘至鄒平縣文體旅遊局,擔任《鄒平歷史文化叢書》的策劃及編審工作。參與主編的《鄒平民間歌謠》獲得濱州市人文社科二等獎,《鄒平歷史人物》獲濱州市社科三等獎;策劃並擔任副主編的《陳仲子研究資料集》、《鄒平名門望族》、《鄒平風景名勝》等書彌補了地方歷史文化研究的空白,受到廣泛稱讚。

寧治春家庭書房一角

積極參與地方文化活動,義務的幫助他人出版書籍、宣傳作品

2017年春節期間,甯治春策劃並主持了由鄒平縣委、縣府主辦的“中國夢——閱讀鄒平主題圖書展”布展活動;4月份,又參與策劃了由縣委宣傳部、縣文化體育和旅遊事業發展局主辦的“傳承文明創新文化——鄒平家訓家風家譜展”,為展覽搜集各類家譜130多種。

除積極參與地方文化活動外,寧治春還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幫助周邊村莊進行文化建設。在鄰村紅廟、興安、高旺等村孝德文化建設中,他不記報酬撰寫文稿、提供資料。在古城小學“文化進校園”活動中,他親自擔任“於陵文化展室”的策劃、設計、文字編寫、沙盤製作等工作,並利用自己的文化人脈,聘請南開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魯中職業學院、淄博職業學院的教授及地方文化研究人員,為學校師生舉辦地方歷史文化講座。

寧治春家庭書房一角

此外,寧治春還自費開辦“梁鄒書畫網”,為廣大書畫家及書畫愛好者提供宣傳和服務。先後義務為八旬老人孫丙南編輯整理詩集《孫丙南詩集》、回憶錄《往事與隨想》,為王聰編輯出版散文集《致我生命中所有的美麗》等數種。

因在鄉村文化研究和文學創作方面的成就,2013年寧治春被評為濱州市“鄉村之星”。他的家庭也先後獲得眾多榮譽,如:全國首屆“書香之家”、山東省首屆“齊魯書香人家”、山東省“書香農家”、山東省“最美家庭”、濱州市“十大最美家庭”等等。

寧治春家庭近幾年獲獎部分證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