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去年9200億元864家次的並購重組,今年要嚴堵炒殼?

2017年, 滬市上市公司全年完成並購重組864家次, 交易總金額9200億元, 較2016年分別增長了45%和8%。

重大重組方面, 127家公司停牌啟動重組, 同比下降28%;披露了99個重組方案, 下降了34%, 設計交易金額4500億元;74家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 約2500億元, 合計增加市值約2300億元, 新增百億市值的公司13家。

去年, 對於並購重組來講得到了很優質的發展, 並且給市場帶來了諸多利好。

監管從嚴的這兩年, 對於炒殼來說, 有一定的衝擊。 但是每年的退市數量增加並不多, 和原先一個樣。 上市公司被ST以後, 各種保殼手段盡出, 賣資產、拉大戶等, 屢見不鮮。

如果不從退市制度、數量上做文章的話, “殼”依然是值錢的。 因為一個公司要想登陸主機板市場, 需要太長的時間了, 各種人情世故、環節、步驟、市場變化、輿論等, 稍有變化就會出現問題。

所以, 時間成本、人員成本促使著“殼”還是值錢的。

最近的IPO通過率很低, 被稱為“史上最嚴發審周”。

週二, 7家過會通過1家;週三, 5家過會1家通過;週五, 6家過會1家通過。 說實在的, 確實比去年嚴了幾百倍。 哥都快被感動哭了, 發新股的速度終於有所下降了。

“IPO常態化”, 雖然還不知道上周是今年的“偶爾發生”還是“時常發生”的事情。 如果這樣的速度去發新股的話, 較去年來講, 中小板應該會好過很多。

還有一些被否的公司, 甚至都不清楚被否的原因在哪。

這也是講到的,

“殼”還是很值錢的, 只要不自己作死, 被ST以後, 想各種辦法去保殼, 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被清退的。

北京二手房房價降13%?廊坊300畝法拍土地遇冷?

2017年房地產還有一怪像, 一手房源靠搶, 可二手房源賣不動。 有可能與中國式思維有所關係, 剛需都是傾向於新房的。

其實這一波房價上漲, 主要的還是針對“存庫量”上做文章。

最近炒的很熱的房地產稅, 個人認為:如果沒有全面開徵, 以及沒有到達一個合理的收稅基點的話, 房地產再下一週期內, 該熱還是熱。

什麼叫沒有全面開徵?就是一般性家庭不需要交房地產稅, 這叫沒有全面開徵。 僅僅只是收“土豪”們的錢, 這樣的模式對於房價來講, 微乎其微, 短期波動下, 炒作一下, 然後會全部轉接到租客身上去。

房地產稅對於城市發展絕對是一大利好, 能夠有固“定的”收入, 城市配套設施才會逐年跟進。

1月29日股市中解禁的資金還是比較多的, 看看, 大家注意下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