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也是“物理”?明末大才子九死一生著書作解!

“學好數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句中數理化即中學理科中的數學、物理、化學。 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 物理主要研究物質運動一般規律和物質的基本結構, 已有上千年歷史。

鮮為人知的是, 四百年前, 明末一位大才子在九死一生寫成的百科全書中, 對物理有另一番解釋。 此著作對歷史、哲學、天文、地理、生物等都有深入的論述……

名門公子 醉心研究“物理”

明朝崇禎年間, 安徽桐城方家出了一位奇才, 名喚方以智。 方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 與東林黨一直有聯繫。 由於家學淵源, 方以智少年時即博覽群書,

並養成關心時世的習慣。

稍年長, 方以智拜博學多才的老儒王宣為師, 一面攻讀經、史, 一面鑽研“物理”。 方以智所鑽研的物理, 即萬物的原理, 萬物包括歷史、哲學、天文、地理、生物等, 與現代所講“物理”自是不同。 王宣本是江西人, 七十歲時偶遇方以智, 歎其天資聰慧, 不但主動留在桐城教學, 還將生平得意之作《物理學》書稿傳給方以智。

方以智二十多歲時, 在父親的支持下, 攜書泛游南京、杭州等地。 每到一處, 或拜訪藏書家, 以書換書, 或結交朋友, 吟詩作對。 機緣巧合, 他認識了西洋傳教士湯若望, 並得以借閱西洋圖書。 由此, 方以智從書中對西方迅速發展的自然科學得以瞭解。

德國傳教士湯若望, 傳播西方科學文化成績不可磨滅。 (源于網路)

方以智遊學回家後, 在桐城城郊的澤園裡, 與一幫文朋詩友組成澤社(類似現在的文學社)。 澤社社員主要有周歧、方文、孫臨等。 這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常聚園中, 或煮酒酣歌, 或激昂文字, 或指點江山。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 方以智每每慷慨發言後,

便出示《物理學》一書, 高談“物理”之重要, 諸如“今天下脊脊多事, 海內之內不可不識, 四方之勢不可不識, 山川謠俗, 紛亂變故, 亦不可不詳也”之語。

曲終人散後, 方以智則撫書夜讀。 “老師之書內容有些單一, 且與西方的科學理論結合較少, ”他且讀且歎, “假以時日, 我必寫一部熔古今知識於一爐的物理巨著, 以為當世之鑒, 後世之考。 ”

輕衣肥馬、年少輕狂的公子哥, 哪知世事艱難?很快, 在父親的安排下, 方以智開始準備科舉考試。 讀書之餘, 他著手收集資料, 準備編撰“物理”著作。

亂世流離 苦撰“物理”名著

西元1640年, 30歲的方以智高中進士。 崇禎帝在紫禁城德政殿召對。 因回答甚合皇帝心意, 方以智當場被任命為工部觀政, 由此踏上仕途。

大明一朝,

新科進士及第, 先派至六部九卿等衙門實習, 時間1-3年, 官名工部觀政。 儘管當時農民起義鬧得不可開交, 關外清軍屢次進犯, 但這一切似乎離方以智很遠。 當時朝中諸臣明哲保身, 能不多事就不多事, 對好出頭者則群起攻擊或排擠。 如此環境下, 新人方以智乾脆埋頭搜集資料, 並著手撰寫“物理”著作。 經過三年潛心寫作, 他於西元1643年完成了一部“物理”著作的初稿。 他把這部10多萬字的百科全書取名為《物理小識》。

世事難料。 正當方以智準備全面豐富《物理小識》的內容時, 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佔北京, 崇禎帝在景山上吊自殺。 深受皇恩的方以智在紫禁城崇禎帝的靈前痛哭, 終被義軍首領郭營抓住。 雖被嚴刑拷打,

連腳踝的骨頭都露了出來, 但方以智堅決不投降。 郭營見此, 便把方以智放回家中, 軟禁起來。 不久, 李自成兵敗退出北京。 方以智背著《物理小識》等書稿, 混在逃難的人群中, 一瘸一拐地流浪到南京, 投奔南明的弘光政府。

深為賞識方以智的崇禎帝在景山上吊自殺。 (源于網路)

方以智在北京痛哭帝靈、誓死不降義軍的消息傳到江南,文人們不但稱他是“文天祥第二”,還把他與冒辟疆、陳貞慧、侯方域合稱“金陵四公子”(後人又稱“明末四公子”)。但弘光政府阮大鋮等權臣心生嫉妒,居然以方以智沒有為崇禎帝殉節為名,把其列為“逆賊”,要秋後算帳。

報國無門,方以智只好背著那包書稿,改名吳石公,從江蘇輾轉浙江、福建,到廣州、桂林一帶賣藥為生,過著“曲肱茅屋雞同宿,舉火荒村鬼作鄰”的生活。幾次差點命喪黃泉的方以智不但沒有灰心,反而利用一切條件修改《物理小識》書稿。

屋漏偏遭連夜雨。西元1650年,清軍攻入桂林,南明永曆帝逃跑。方以智削髮為僧,帶著少子方中履躲進深山,靠吃野菜野果為生。後來方氏父子被清兵搜山截獲,清將馬蛟驎反復勸降方以智無果,便用死來威脅。見方以智始終不屈,馬蛟驎暗生佩服,將方氏父子釋放。方以智入山找到書稿後,改法名弘智,號藥地,倉皇逃往梧州一帶,兩年後才經廬山回桐城老家。

出家後的方以智像。(來源於網路)

從輕衣肥馬的公子哥到朝廷命官再到流浪苦行僧,方以智嘗遍人間苦楚,而這一切讓他留言後世的決心更加堅定。儘管很難找到資料,也無餘財,但他或化緣求書,或廟中借宿,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花10年時間完成了《物理小識》的修訂校對。

《物理小識》完成後,方以智想起崇禎帝對自己的賞識,因而產生反清複明之心,並暗與澤社老友方文等聯絡。西元1671年冬,清朝廷追查南明餘黨,方以智再次被捕。押至江西萬安惶恐灘頭時,他想起文天祥那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的詩句,悲憤不已,乃自沉惶恐灘外的贑江而死,享年60歲。

影印本《物理小識》封面及內文。(源於網路)

留言後世 “物理”閃爍光芒

方以智雖死,但其曆九死一生寫成的《物理小識》一書,因其內容詳盡、考據有力等原因,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閃著不滅的光芒。識通“志”,記的意思。顧名思義,《物理小識》就是對一切事物道理進行詳細記錄。此書共12卷近16萬字,所記事物分為天、曆、地、醫藥、草木、鳥獸等類,內容涉及哲學、音樂等社會科學知識和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知識。其中,書中關於光學實驗的記載,比西方早100多年。而書中記錄大量關於動物生態學和植物栽培的知識,為後來日本等國學者撰寫生物學典籍提供了參考。

《物理小識》不但總結了中國明朝及以前的科學成就,還辯證地引用了作者年輕時從湯若望處得來的科學知識。比如在地類章節中,首先記錄了西方人所提的地圓說,再從理論上分析地圓說的觀測依據。再如,針對傳教士所說“地球距太陽有1600多萬里”論斷,書中通過多種方法進行論證,並得出不合理的結論。

太陽距地球本是1.5億公里,《物理小識》指出傳教士的錯誤論斷。(源於網路)

《物理小識》的問世並非一帆風順。方以智將其附于另一生平巨著《通雅》後面,再將書稿交給次子方中通。作為明清之際的數學家,方中通深知《物理小識》的價值。於是,他與揭暄(方以智的學生)花多年時間,對《物理小識》進行注解修訂後才單獨成書發行。此書在清朝有多種版本問世,學者著書多引用其中內容,在社會上產生極大影響。清朝廷編撰《四庫全書》時,也將《物理小識》收錄其中。

【參考資料】

1、 《明史稿·方以智傳》;

2、 書籍《方以智晚節考》(余英時著);

3、 論文《桐城派奠基人方以智的傳奇一生》,作者左虎平。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如需轉載請訪問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獲得合法授權。

(源于網路)

方以智在北京痛哭帝靈、誓死不降義軍的消息傳到江南,文人們不但稱他是“文天祥第二”,還把他與冒辟疆、陳貞慧、侯方域合稱“金陵四公子”(後人又稱“明末四公子”)。但弘光政府阮大鋮等權臣心生嫉妒,居然以方以智沒有為崇禎帝殉節為名,把其列為“逆賊”,要秋後算帳。

報國無門,方以智只好背著那包書稿,改名吳石公,從江蘇輾轉浙江、福建,到廣州、桂林一帶賣藥為生,過著“曲肱茅屋雞同宿,舉火荒村鬼作鄰”的生活。幾次差點命喪黃泉的方以智不但沒有灰心,反而利用一切條件修改《物理小識》書稿。

屋漏偏遭連夜雨。西元1650年,清軍攻入桂林,南明永曆帝逃跑。方以智削髮為僧,帶著少子方中履躲進深山,靠吃野菜野果為生。後來方氏父子被清兵搜山截獲,清將馬蛟驎反復勸降方以智無果,便用死來威脅。見方以智始終不屈,馬蛟驎暗生佩服,將方氏父子釋放。方以智入山找到書稿後,改法名弘智,號藥地,倉皇逃往梧州一帶,兩年後才經廬山回桐城老家。

出家後的方以智像。(來源於網路)

從輕衣肥馬的公子哥到朝廷命官再到流浪苦行僧,方以智嘗遍人間苦楚,而這一切讓他留言後世的決心更加堅定。儘管很難找到資料,也無餘財,但他或化緣求書,或廟中借宿,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花10年時間完成了《物理小識》的修訂校對。

《物理小識》完成後,方以智想起崇禎帝對自己的賞識,因而產生反清複明之心,並暗與澤社老友方文等聯絡。西元1671年冬,清朝廷追查南明餘黨,方以智再次被捕。押至江西萬安惶恐灘頭時,他想起文天祥那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的詩句,悲憤不已,乃自沉惶恐灘外的贑江而死,享年60歲。

影印本《物理小識》封面及內文。(源於網路)

留言後世 “物理”閃爍光芒

方以智雖死,但其曆九死一生寫成的《物理小識》一書,因其內容詳盡、考據有力等原因,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閃著不滅的光芒。識通“志”,記的意思。顧名思義,《物理小識》就是對一切事物道理進行詳細記錄。此書共12卷近16萬字,所記事物分為天、曆、地、醫藥、草木、鳥獸等類,內容涉及哲學、音樂等社會科學知識和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知識。其中,書中關於光學實驗的記載,比西方早100多年。而書中記錄大量關於動物生態學和植物栽培的知識,為後來日本等國學者撰寫生物學典籍提供了參考。

《物理小識》不但總結了中國明朝及以前的科學成就,還辯證地引用了作者年輕時從湯若望處得來的科學知識。比如在地類章節中,首先記錄了西方人所提的地圓說,再從理論上分析地圓說的觀測依據。再如,針對傳教士所說“地球距太陽有1600多萬里”論斷,書中通過多種方法進行論證,並得出不合理的結論。

太陽距地球本是1.5億公里,《物理小識》指出傳教士的錯誤論斷。(源於網路)

《物理小識》的問世並非一帆風順。方以智將其附于另一生平巨著《通雅》後面,再將書稿交給次子方中通。作為明清之際的數學家,方中通深知《物理小識》的價值。於是,他與揭暄(方以智的學生)花多年時間,對《物理小識》進行注解修訂後才單獨成書發行。此書在清朝有多種版本問世,學者著書多引用其中內容,在社會上產生極大影響。清朝廷編撰《四庫全書》時,也將《物理小識》收錄其中。

【參考資料】

1、 《明史稿·方以智傳》;

2、 書籍《方以智晚節考》(余英時著);

3、 論文《桐城派奠基人方以智的傳奇一生》,作者左虎平。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如需轉載請訪問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獲得合法授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