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學家們找到了使傷口癒合,卻不留疤的方法

無論是外科手術、刮鬍子時的笨拙、還是幼年發生的創傷性騎車事故, 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一個他們希望能夠消失的傷疤。

雖然對於已經存在的傷疤束手無策, 但研究人員發現了使新鮮的傷口癒合成為正常的、再生的皮膚組織的方法, 而不是平時常見的疤痕組織。 而此前, 將這種方法應用在哺乳動物身上一直都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本質上來說, 我們可以操縱傷口的癒合, 讓皮膚再生, 而不是形成疤痕, ”研究人員之一,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皮膚科主任George Cotsarelis說道。

這個方法的秘訣就是先再生毛囊。 在這之後, 身體為了對這些毛囊發出的信號做出回應, 就會再生出脂肪。

為什麼疤痕組織看起來和周圍普通的皮膚很不一樣?那是因為疤痕組織中不含有任何脂肪細胞或毛囊。

這種在微小、淺層的傷口上再生的皮膚充滿了脂肪細胞, 就和你天生長出來的皮膚一模一樣。

這就意味著一旦傷口癒合, 兩者最終將會融合在一起。

但是疤痕組織幾乎是完全由肌成纖維細胞組成, 根本不含有任何脂肪細胞。 因此, 當傷口完全癒合後, 它並不會與周圍的皮膚融合, 而是形成永久的傷疤。

皮膚老化也是一樣的道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 我們的身體逐漸失去了脂肪細胞, 導致皮膚長出了色斑和深深的不可逆皺紋。

但科學家們發現, 現有的肌成纖維細胞實際上是可以轉化為脂肪細胞的, 這就意味著, 當傷口癒合時, 疤痕組織就可以轉化為再生的皮膚。 以前, 科學家們認為這只有在魚類和兩棲動物身上才可能實現。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 我們面前有一扇機會之窗, 我們將能使組織再生,

而不是形成傷疤。 ”研究人員之一, 來自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Maksim Plikus表示。

此前該研究小組的研究表明, 脂肪細胞和毛囊在再生皮膚中是分開發育、但又非相互獨立的。 而且兩者之中, 毛囊總是最先發育的。

研究人員懷疑, 毛囊的生長實際上有助於脂肪細胞在再生皮膚中的生長。 他們想知道, 如果他們在實驗鼠和實驗室中培育的人類皮膚樣本上產生的新疤痕組織上, 誘導毛囊生長, 那又會發生什麼情況。

這在自然界中是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 因為疤痕組織裡沒有毛囊。

研究人員發現, 毛囊一開始形成, 就會釋放出一種叫做骨形態生成蛋白(BMP)的信號蛋白, 而這實際上就是將疤痕的肌成纖維細胞轉化為脂肪細胞的過程。

如果毛囊被誘導生長在傷口癒合的地方, 最後長出來的新皮膚就會與先前天然的皮膚難以區分。

圖片:Maksim V. Plikus et. al./Science

“通常情況下, 我們認為肌成纖維細胞是不可能變成一種不同類型的細胞的, ”Cotsarelis說道。

“但我們的研究表明, 我們有方法可以影響這些細胞, 並能有效、穩定地將其轉化為脂肪細胞。

但有一點很重要, 這個實驗目前只是該項目階段的一個概念證明, 雖然它已經被證明在老鼠和人類皮膚樣本中能發揮作用, 但是這和在一個活人身上的傷口上實現毛囊生長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不過這仍然是一件壯舉, 因為在該研究之前, 科學家們還認為在哺乳動物中, 將肌成纖維細胞轉化為脂肪細胞是不可能的。

如果團隊能夠在人類試驗中複製這項實驗的結果, 例如通過弄清楚如何在疤痕組織中操縱骨形態生成蛋白, 那麼就有可能會形成一種全新的創面癒合方式, 而用這種方式生成的皮膚與自然再生的皮膚是難以區分的。

儘管我們每24小時就會脫落大約5億個細胞, 而我們才剛剛弄明白人類皮膚對內外部環境的隔絕作用,接下來關於人體這個最大的器官,我們需要瞭解的還有很多。

希望這些知識能在將來帶來新的治療方法,幫助人們的傷口癒合卻不會留下疤痕。畢竟受傷時的疼痛感已經足夠嚴重了。

這項研究發表在了《科學》雜誌上。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如需轉載請訪問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獲得合法授權。

而我們才剛剛弄明白人類皮膚對內外部環境的隔絕作用,接下來關於人體這個最大的器官,我們需要瞭解的還有很多。

希望這些知識能在將來帶來新的治療方法,幫助人們的傷口癒合卻不會留下疤痕。畢竟受傷時的疼痛感已經足夠嚴重了。

這項研究發表在了《科學》雜誌上。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如需轉載請訪問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獲得合法授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