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他倆把熱氣騰騰的小日子“包進”大菜餃子

1.等待顧客上門

2.夫妻在店內忙活

3.送貨上門

4.淩晨包菜餃子

6.陪兒子是最快樂時光

7.淩晨兩點從家裡出發

幾乎每天清晨六七點鐘, 瀋陽市青城山路與怒江街交會路口西側一個小市場內, 一個檔口前總是排起長隊。 冒著熱氣的大菜餃子、風味兒純正的苞米面大餅剛剛出鍋——無論是附近居民、上班族, 還是趕著要上學的學生, 都願意為了一頓好吃又實惠的早餐在這裡等上幾分鐘。

“平均起來, 這樣的餃子一天能賣一千六七百個, 另外做大餅子得準備150斤面。 ”老闆梁福一邊麻利地揪起一小團面, 攤成餅放在鍋上, 一邊招呼著客人, 這是他每天工作的常態。 梁福和愛人一起經營著這個小檔口, 少說也有五六年時間了。 由於用料實在、食材乾淨衛生, 他們家的大菜餃子和大餅子吸引了不少回頭客。

每天, 梁福和愛人大約淩晨兩三點鐘就開始準備食材。 每到飯口, 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候。 忙不過來時, 梁福的丈母娘也要來“搭把手”。 雖然辛苦, 但家人在一起邊幹活兒, 邊嘮嘮家常, 又或者研究怎麼做出更好吃的餃子, 三個人常常是有說有笑。

“我小時候在農村, 沒有大米白麵, 就吃粗糧。 現在人都講究健康, 我們就按照老家的做法, 做出來大夥兒都喜歡。”梁福說,做大餅的苞米面泡好後要用磨細細地磨,再用老面攪勻,經過一夜發酵,做出的大餅味道、口感才最地道。

憑著看似簡單的手藝,梁福和愛人這些年好的時候收入都能達到二三十萬,眼下他們又有了新計畫,“我們家社區的微信群裡,總有街坊鄰居找我們送餐,但是現在實在忙不過來,不過今年下半年我們準備開個小店,到時候爭取讓更多人都能飽口福。”梁福笑著說,他們的餃子和大餅,還差點成了“網紅”食品。

和收入相對應的是他們的付出,每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回到家,兩個人的疲憊可想而知。但一起做飯,聽正在上小學的兒子說說學校裡的趣事,則成了他們最開心的時光。

做出來大夥兒都喜歡。”梁福說,做大餅的苞米面泡好後要用磨細細地磨,再用老面攪勻,經過一夜發酵,做出的大餅味道、口感才最地道。

憑著看似簡單的手藝,梁福和愛人這些年好的時候收入都能達到二三十萬,眼下他們又有了新計畫,“我們家社區的微信群裡,總有街坊鄰居找我們送餐,但是現在實在忙不過來,不過今年下半年我們準備開個小店,到時候爭取讓更多人都能飽口福。”梁福笑著說,他們的餃子和大餅,還差點成了“網紅”食品。

和收入相對應的是他們的付出,每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回到家,兩個人的疲憊可想而知。但一起做飯,聽正在上小學的兒子說說學校裡的趣事,則成了他們最開心的時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