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林黛玉居住的瀟湘館有何深意?

有鳳來儀瀟湘館——大觀園裡那些絕美的苑墅題名之一

作者:子凡shine

銜山抱水建來精, 多少工夫築始成。 天上人間諸景備, 芳園應錫大觀名。

元春歸省, 賈府特意請人設計施工, 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建造了省親別院。 賈元春親自題詩一首, 賜名“大觀”。 所謂大觀園, 真正蔚為大觀, 天下美景, 無不具備, 猶如人間仙境。 在《紅樓夢》第十七、十八回, 重點描寫了大觀園的幾處苑墅, 均由賈寶玉題匾額對聯, 經貴妃御覽裁定賜名。

樓臺亭閣, 花柳山水, 有了匾額對聯, 交相輝映, 更顯生色。 讓我們跟隨賈寶玉的腳步, 暢遊美麗絕倫的大觀園,

體會他那獨具情思的文采風流。

有鳳來儀瀟湘館

忽抬頭看見前面一帶粉垣, 裡面數楹修舍, 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眾人都道:“好個所在!”於是大家進入, 只見入門便是曲折遊廊, 階下石子漫成甬路。 上面小小兩三間房舍, 一明兩暗, 裡面都是合著地步打就的床幾椅案。

從里間房內又得一小門, 出去則是後院, 有大株梨花兼著芭蕉。 又有兩間小小退步。 後院牆下忽開一隙, 得泉一派, 開溝僅尺許, 灌入牆內, 繞階緣屋至前院, 盤旋竹下而出。

瀟湘館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那千百竿翠竹, 鬱鬱青青, 亭亭玉立。 因此, 清客們的題匾多從“竹子”入手。 例如“淇水遺風”和“睢園雅跡”。

“淇園”是西周時衛國的竹園, 位於淇奧, 也就是淇水之濱, 是古代著名的三大產竹盛地之一。 《詩經》裡《淇奧》篇歌詠的就是淇園的竹子:瞻彼淇奧, 綠竹猗猗。 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 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 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 綠竹青青。 有匪君子, 充耳秀瑩, 會弁如星。 瑟兮僴兮。 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

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 綠竹如簀。 有匪君子, 如金如錫, 如圭如璧。 寬兮綽兮, 猗重較兮。 善戲謔兮, 不為虐兮。

“睢園”通常稱為梁園, 是梁孝王劉武營造的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 位於西漢梁國都城睢陽城內。 《史記》記載:築東苑, 方三百里, 廣睢陽城七十裡, 大治宮室, 為複道, 自宮連屬平臺三十裡。 ” 園內建築亭臺樓閣, 鑄造猿岩龍觸, 豢養珍禽異獸, 種植松柏桐竹, 形成“宮觀相連, 奇果佳樹, 珍禽異獸, 靡不畢至”的奇觀。 王勃《滕王閣序》曾寫道“睢園綠竹, 氣淩彭澤之博”, 意思是梁園竹多而美。

因此, “淇水遺風”、“睢園雅跡”的側重點在於形容瀟湘館的翠竹猶如淇園、睢園的竹子一樣。

賈寶玉題作有鳳來儀。 “有鳳來儀”獨出機杼的地方在於由景及人, 想到了巡幸而來的貴妃姐姐, 題道“有鳳來儀”。 《尚書·益櫻》有“簫韶九成, 鳳凰來儀”之句, 聖人舜制的音樂能讓鳳凰起舞, 賈元春是身份尊貴的貴妃娘娘, 用“有鳳來儀”之典非常應景應制。

而且我們知道, 瀟湘館最後的真正的主人是林黛玉。 舜有二妃娥皇女英,

舜南巡死於蒼晤, 二女痛哭, 眼淚灑在竹上, 於是, 竹子成了斑竹, 又稱湘妃竹;而林黛玉正是像娥皇女英一樣, 將自己的綿綿情愛化作眼淚償還了神瑛侍者的一世情緣。

有鳳來儀對聯:寶鼎茶閑煙尚綠, 幽窗棋罷指猶涼。

意思是寶鼎煮完香茶, 屋裡還飄散著綠色的煙氣;幽窗棋罷, 手指覺得微有涼意。顯然,這煙尚綠、指猶涼,均是翠竹掩映,濃蔭生涼之故。此聯,由景及人,由人及情,將貴族小姐優雅、閒適的生活情態描畫入微。

有鳳來儀題詩: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迸砌防階水,穿簾礙鼎香。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

“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 ,從句子表面的意思符合應制詩,將貴妃比做鳳凰,等待貴妃駕省。實際上來自《莊子·秋水》,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意思是莊子自比作鵷雛,表明自己的高潔志向,鄙棄世俗的功名利祿的心跡。這和林黛玉、賈寶玉的人生志趣是非常一致的。

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生動描摹了竹子的樣貌,每一竿翠竹都青翠欲滴,每一片竹葉都蔽陰生涼。

迸砌防階水,穿簾礙鼎香。此句處庚辰本有條脂批:“妙句!古雲:‘竹密何妨水過?’,今偏翻案。”據《景德傳燈錄》卷二十有“竹密豈妨流水過,山高哪礙野雲飛”之句,意思是竹子再繁密也不能阻礙溪水的流過,天再高也不能妨礙白雲的高飛。這是唐朝天複年間禪師善靜與中南樂普禪師的對白,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不管前面有多麼的險阻,也不能改變自己的意志。賈寶玉此處是反其義而用之,是說密密的竹林,擋住了濺落臺階的泉水;密密的竹葉阻礙了鼎內香氣的飄散。

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意思是說竹子不要搖碎那斑斑點點的竹影,打擾主人甜蜜漫長的好夢。

瀟湘館的翠竹和林黛玉的品格互相映襯。劉姥姥誤認為這裡是位哥兒的書房,賈政說“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都照應了林黛玉生於書香門第的身份,以及林黛玉的才華橫溢和飽讀詩書的氣質。

然而,這遮天蔽日的翠竹為林妹妹打造了一處世外桃源一樣清幽雅致的居住環境,同時也讓人感覺到無比的淒清和寂寞,那無盡的寒意正隨著翠竹慢慢漫上心頭。試想風雨晨夕,寂寞空庭,斑斑淚竹窸窣作響,林妹妹淚染桃腮,徹夜難眠,那一種淒涼怎不令人不寒而慄。難怪賈母都覺得這裡過分清幽,讓拿出珍藏多年的銀紅“軟煙羅”來調劑一下這無邊的翠綠。

“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林妹妹在一年年的風刀霜劍之下又能有幾夕安眠?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而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伴隨著林妹妹每天的都是那難以言說的孤獨感。竹子的高潔象徵著林妹妹的超凡脫俗的氣質和風韻;而“迸砌防階水,穿簾礙鼎香”,竿竿翠竹營造的清涼環境象徵著林妹妹于花團錦繡的大觀園中寂寞的生存處境;“煙尚綠”、“指猶涼”、“綠生涼”,“清碎影”所透露出的無盡的寒意,也預示著林妹妹最終悲涼的結局。

讀林妹妹,總能讓我想起席慕蓉那淒美的詩篇:

我可以鎖住我的筆

為什麼

卻鎖不住愛和憂傷

在長長的一生裡

為什麼

歡樂總是乍現就凋落

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

風雅精緻的瀟湘館,詩情畫意的“有鳳來儀”,無限美好又蘊含著無限寒意的青青翠竹,伴隨著林妹妹生如夏花的短暫人生!

無限惆悵,無限惋惜,盡在不言之中……

愛讀書,更愛生活,子凡小築與你同行!歡迎關注訂閱號子凡小築(zifanxiaozhushenghuo)發現不一樣的精彩,尤其是喜歡《紅樓夢》,熱愛傳統文化,關注歷史百科的朋友,這裡不會讓你失望喲!

手指覺得微有涼意。顯然,這煙尚綠、指猶涼,均是翠竹掩映,濃蔭生涼之故。此聯,由景及人,由人及情,將貴族小姐優雅、閒適的生活情態描畫入微。

有鳳來儀題詩: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迸砌防階水,穿簾礙鼎香。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

“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 ,從句子表面的意思符合應制詩,將貴妃比做鳳凰,等待貴妃駕省。實際上來自《莊子·秋水》,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意思是莊子自比作鵷雛,表明自己的高潔志向,鄙棄世俗的功名利祿的心跡。這和林黛玉、賈寶玉的人生志趣是非常一致的。

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生動描摹了竹子的樣貌,每一竿翠竹都青翠欲滴,每一片竹葉都蔽陰生涼。

迸砌防階水,穿簾礙鼎香。此句處庚辰本有條脂批:“妙句!古雲:‘竹密何妨水過?’,今偏翻案。”據《景德傳燈錄》卷二十有“竹密豈妨流水過,山高哪礙野雲飛”之句,意思是竹子再繁密也不能阻礙溪水的流過,天再高也不能妨礙白雲的高飛。這是唐朝天複年間禪師善靜與中南樂普禪師的對白,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不管前面有多麼的險阻,也不能改變自己的意志。賈寶玉此處是反其義而用之,是說密密的竹林,擋住了濺落臺階的泉水;密密的竹葉阻礙了鼎內香氣的飄散。

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意思是說竹子不要搖碎那斑斑點點的竹影,打擾主人甜蜜漫長的好夢。

瀟湘館的翠竹和林黛玉的品格互相映襯。劉姥姥誤認為這裡是位哥兒的書房,賈政說“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都照應了林黛玉生於書香門第的身份,以及林黛玉的才華橫溢和飽讀詩書的氣質。

然而,這遮天蔽日的翠竹為林妹妹打造了一處世外桃源一樣清幽雅致的居住環境,同時也讓人感覺到無比的淒清和寂寞,那無盡的寒意正隨著翠竹慢慢漫上心頭。試想風雨晨夕,寂寞空庭,斑斑淚竹窸窣作響,林妹妹淚染桃腮,徹夜難眠,那一種淒涼怎不令人不寒而慄。難怪賈母都覺得這裡過分清幽,讓拿出珍藏多年的銀紅“軟煙羅”來調劑一下這無邊的翠綠。

“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林妹妹在一年年的風刀霜劍之下又能有幾夕安眠?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而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伴隨著林妹妹每天的都是那難以言說的孤獨感。竹子的高潔象徵著林妹妹的超凡脫俗的氣質和風韻;而“迸砌防階水,穿簾礙鼎香”,竿竿翠竹營造的清涼環境象徵著林妹妹于花團錦繡的大觀園中寂寞的生存處境;“煙尚綠”、“指猶涼”、“綠生涼”,“清碎影”所透露出的無盡的寒意,也預示著林妹妹最終悲涼的結局。

讀林妹妹,總能讓我想起席慕蓉那淒美的詩篇:

我可以鎖住我的筆

為什麼

卻鎖不住愛和憂傷

在長長的一生裡

為什麼

歡樂總是乍現就凋落

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

風雅精緻的瀟湘館,詩情畫意的“有鳳來儀”,無限美好又蘊含著無限寒意的青青翠竹,伴隨著林妹妹生如夏花的短暫人生!

無限惆悵,無限惋惜,盡在不言之中……

愛讀書,更愛生活,子凡小築與你同行!歡迎關注訂閱號子凡小築(zifanxiaozhushenghuo)發現不一樣的精彩,尤其是喜歡《紅樓夢》,熱愛傳統文化,關注歷史百科的朋友,這裡不會讓你失望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