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溫州武術博物館

溫州武術博物館在蓮花埭楊宅, 楊宅原位於市區浦橋河畔西門蓮花埭3號, 為清末我市一名航運商人所建, 占地面積約457平方米, 建築面積737平方米。

2005年, 該建築被認定為溫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 因廣化路建設需要, 我市決定對其實施平移保護。

隨後, 相關部門耗資800萬元, 對楊宅做了整體遷移保護。 該工程是我省首個建築平移工程, 因平移難度大、歷時時間長而被稱為“浙江古建第一移”。

遷移後的楊宅, 地理位置及內部空間均具備良好的辦館條件。

12家單位申請在此開辦具有溫州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間博物館,

多位專家通過綜合評審投票, 最終確定在此開辦“溫州武術史館”。

2016年1月2日, 溫州武術博物館開館。

蓮花埭楊宅系典型的中西合璧風格的民宅。 坐西朝東, 磚木混合結構單進宅院, 兩層七間, 通面闊24.4米, 進深18.2米。

溫州武術博物館是全國首家地市級武術博物館,展區面積700多平方米,古樸的磚木建築與源遠流長的武術文化相得益彰。

武術博物館展廳分上下兩層,一樓重點展示了溫州武術發展的歷史脈絡、主要拳種的發展流變、傳承地、名師宗匠、武協沿革、競技武術以及武術產業等內容。二樓臨展區展出的內容為溫州著名老拳師生平事蹟。

溫州自古武風興盛、千年不衰,是著名的“武狀元之鄉”、南傳內家拳的發祥地和“中國南拳之鄉”。

溫州武術的全面興盛,大約是從南宋開始,在發展技擊術之外,更開始注重個人心志的修為,逐步形成“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武道精神追求。

溫州南拳是浙南地區的漢族傳統拳術之一。在全國的南拳種類中,以其獨特之處,被列為全國128種優秀拳種之一,更在2010年入選了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溫州南拳”是溫州武術之“母拳”,主要特點是赤膊對練,以聲助力,以力發聲,內外兼修,器械種類齊全。作為廣大民眾歷來喜愛的健身項目,千百年來盛傳不衰。

溫州長拳

長拳名家

溫州歷代武狀元

溫州歷代武科鼎甲

溫州武學名著

古兵器

國學大師南懷瑾武術造詣亦深厚

武壇宗匠

作者 在路上,遇見

溫州武術博物館是全國首家地市級武術博物館,展區面積700多平方米,古樸的磚木建築與源遠流長的武術文化相得益彰。

武術博物館展廳分上下兩層,一樓重點展示了溫州武術發展的歷史脈絡、主要拳種的發展流變、傳承地、名師宗匠、武協沿革、競技武術以及武術產業等內容。二樓臨展區展出的內容為溫州著名老拳師生平事蹟。

溫州自古武風興盛、千年不衰,是著名的“武狀元之鄉”、南傳內家拳的發祥地和“中國南拳之鄉”。

溫州武術的全面興盛,大約是從南宋開始,在發展技擊術之外,更開始注重個人心志的修為,逐步形成“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武道精神追求。

溫州南拳是浙南地區的漢族傳統拳術之一。在全國的南拳種類中,以其獨特之處,被列為全國128種優秀拳種之一,更在2010年入選了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溫州南拳”是溫州武術之“母拳”,主要特點是赤膊對練,以聲助力,以力發聲,內外兼修,器械種類齊全。作為廣大民眾歷來喜愛的健身項目,千百年來盛傳不衰。

溫州長拳

長拳名家

溫州歷代武狀元

溫州歷代武科鼎甲

溫州武學名著

古兵器

國學大師南懷瑾武術造詣亦深厚

武壇宗匠

作者 在路上,遇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