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魯迅出殯,名家齊出動

魯迅出殯實拍, 數十公里路不靠車馬, 扶靈之人來頭一個比一個大

原創 鴻儒知天下 2018-01-17 22:14:24

魯迅是中國著名的大文豪, 相信每個人對魯迅都非常的熟悉,

因為在初中課文中, 曾多次選編魯迅先生的文章, 對於當時的同學們來說, 魯迅簡直是大家的一個噩夢, 文章寫的枯澀難懂, 偏偏還最容易考, 這或許是大家當年最普遍的感覺, 但是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 我們卻發現魯迅的文章折射出了很多人性的醜惡, 讓人越看越贊同魯迅先生的觀點。

雖然大家對魯迅先生已經非常熟悉了, 但是還是給大家先介紹一下魯迅先生的生平吧, 光緒七年, 也就是西元的1881年, 魯迅出生於浙江紹興, 11歲入三味書屋讀書, 十二歲時家中出現變故, 祖父下獄, 父親身患重病, 家道中落, 為避難全家只能遷居鄉下, 魯迅自稱每天都是學堂、家、藥房三點一線, 頻頻遭人白眼, 這也養成了魯迅嫉惡如仇的性格。

魯迅十五歲時, 父親去世, 家裡更加困難, 次年家族開始分家, 魯迅由於父親去世, 被分到的房子又差又小, 魯迅拒絕簽字, 被親戚們呵斥, 倍感世態炎涼。 希望通過努力學習改變命運。 後來考進南京水師學堂, 又轉到了江南陸師學堂, 後來觀看“日俄戰爭教育片”, 魯迅深受刺激, 決定棄醫從文, 寫出了很多經典的評論文章, 被譽為“插在敵人心臟的一把匕首”。

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時25分, 魯迅先生在上海的家中與世長辭。 早在逝世前的一個月, 魯迅先生就給妻子許廣平寫下了遺囑:(1)不得因為喪事, 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 但老朋友的, 不在此例。 (2)趕快收殮, 埋掉, 拉倒。 (3)不要作任何關於紀念的事情。 (4)忘記我, 管自己的生活。 倘不, 那就真是糊塗蟲。 (5)孩子長大, 倘無才能, 可尋點小事情過活, 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6)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

不可當真。 (7)損著別人的牙眼, 卻反對報復, 主張寬容的人, 萬勿和他接近。

魯迅先生在當時雖然名氣很大, 但是卻是一路坎坷, 少年時便識盡人間冷暖, 中年時又和弟弟鬧矛盾, 晚年還好有許廣平陪在他的身邊, 侯耀文曾經對郭德綱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一路坎坷走來, 勢必嫉惡如仇, 這句話在魯迅身上非常適用, 魯迅在臨死前還留下了一句遺言:讓他們怨恨去, 我一個也不寬恕。 從魯迅的人生經歷來看, 我們是可以理解的。

魯迅去世後,驚動了很多文化界的名流,在10月22日下午1時50分送喪的過程中,很多文化界的名流紛紛趕來為魯迅悼念,甚至很多人為魯迅抬棺,數十公里路幾乎都是由當時的文化名流一步步抬過去的,可見魯迅在當時文化界的地位之高,抬棺的人包括著名作家巴金、葉聖陶、張天翼、聶紺弩、胡風、蕭軍。這些人物後來都成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文壇大家,上海各界人士自發前來為先生送行,隊伍綿延十幾公里。辛虧當時攝影師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影像,否則當時這一盛大的場面或許後人就難以見到了。

雖然魯迅先生的一生充滿了傳奇,但是作為一個人來說也有很多缺點和瑕疵,但瑕不掩瑜,魯迅先生仍然當的起民族魂的稱號,是當之無愧的文化界第一硬漢!

魯迅去世後,驚動了很多文化界的名流,在10月22日下午1時50分送喪的過程中,很多文化界的名流紛紛趕來為魯迅悼念,甚至很多人為魯迅抬棺,數十公里路幾乎都是由當時的文化名流一步步抬過去的,可見魯迅在當時文化界的地位之高,抬棺的人包括著名作家巴金、葉聖陶、張天翼、聶紺弩、胡風、蕭軍。這些人物後來都成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文壇大家,上海各界人士自發前來為先生送行,隊伍綿延十幾公里。辛虧當時攝影師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影像,否則當時這一盛大的場面或許後人就難以見到了。

雖然魯迅先生的一生充滿了傳奇,但是作為一個人來說也有很多缺點和瑕疵,但瑕不掩瑜,魯迅先生仍然當的起民族魂的稱號,是當之無愧的文化界第一硬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