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騫二次出使西域(四)

圖片來源於網路

漢武帝元鼎二年(丙寅, 西元前115年)

【原文】

天子得宛汗血馬, 愛之, 名曰“天馬”。 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 諸使外國, 一輩大者數百,

少者百餘人, 人所齎操大放博望侯時, 其後益習而衰少焉。 漢率一歲中使多者十餘, 少者五六輩;遠者八九歲, 近者數歲而反。

【譯文】

漢武帝得到大宛出的汗血馬, 非常喜愛, 命名為“天馬”, 去大宛搜求的使者在路上接連不斷。 漢朝出使外國的各個使團, 大的一行數百人, 小的一百多人, 所帶禮品等物與張騫出使時大致相當, 以後隨著對西域情況的日益熟悉, 使團人員及攜帶之物也逐漸減少。 大約在一年之中, 漢朝派往西域各國的使者, 多時十餘批, 少時五六批;其中路遠的要八九年, 較近的也要幾年才能回來。

選自《資治通鑒》

編輯: 王瑜琪

張騫二次出使西域(一)

張騫二次出使西域(二)

張騫二次出使西域(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