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貂蟬明明是文學作品虛構的人物,為什麼多地爭奪她的出生地

在《三國演義》中, 司徒王允抓住董卓、呂布好色的人性弱點, 利用府中歌伎貂蟬的美貌, 巧施連環計, 離間了董卓、呂布之間的關係, 終使奸賊董卓授首。 但遍閱史籍文獻, 均不見“貂蟬”其人, “連環計”更是子虛烏有之事。

《三國志》描述呂布與董卓之間產生齟齬, 所涉及的女性只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侍婢”。 所謂“侍婢”, 其實就是董卓的貼身丫鬟。 而且, 董卓、呂布失和, 並不是因為這個丫鬟, 而是因為“卓性剛而褊”, 只是因為一點小事, 就生氣“拔手戟擲布。 ”

如果不是呂布身手敏捷, 估計會血濺當場了。 與神經兮兮的董卓為伍, 呂布擔心哪天一不留神就失了小命, 正活得提心吊膽之際, 王允前來遊說, 於是做了內應, 合謀誅殺了董卓。

當然, 跟董卓侍婢的曖昧關係是呂布的心病, 或者也是成為殺董卓的一個誘因。 《後漢書》寫道:“卓又使布守中閣, 而私與傅婢(侍婢)情通, 益不自安。

因往見司徒王允……”, 顯然, 這是範曄的推測, 作不得准。

董卓侍婢是不知何許人的小人物, 貂蟬則被演繹成了羞花閉月、沉魚落雁的四大美人之一。 直到今天, “貂蟬”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名字, 還為人津津樂道。 但直到宋代之前, 文學作品中的呂布身邊並不見有貂蟬出現。 直到明代流行的《三國志傳》有如此記載:“宋邵康節先生有詩歎曰:董卓無端擅漢權……力斬亂臣憑呂布, 舌誅逆賊是貂蟬”。

邵康節, 是北宋著名理學家邵雍。 不過, 所謂邵康節先生有詩云云, 應為小說家偽託。 舌誅逆賊意思是說貂蟬在董卓、呂布之間鼓辱弄舌、搬弄是非了。

正因為貂蟬的故事出自於虛構, 所以流傳至今的文學作品的內容不盡相同。 元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中的貂蟬“本忻州木耳村人氏, 任昂之女, 小字紅昌。 因漢靈帝選入宮中, 掌貂蟬官來, 故名貂蟬。 ”再如, 元刻本《三國志平話》甚至認為, 貂蟬本來就是呂布的髮妻, 不幸在戰亂中失散, 流落到了王允府。

至於貂蟬的下落, 在清刻本《三國演義》中, 白門樓呂布被曹操擒斬後, 貂蟬就不知所終, 給人留下無限廣闊的想像空間。 但早期的三國戲中也有過這樣一出:呂布屍骨未寒, 貂蟬便向關羽獻媚, 關羽為斷絕紅顏禍水, 眯著眼睛一刀結果她的性命。

綜上所述可知, 貂蟬原本就是個文學作品中的人物,

只是許多人不作此想。 一直以來, “米脂婆姨綏德漢”的說法深入人心, 陝北人民對貂蟬故里在米脂深信不疑。 但隨著旅遊經濟的持續升溫, “貂蟬故里”成了西北各地區聚訟不己的事情。

明明是文學作品虛構出來的人物, 偏偏就有許多歷史學家煞有介事的對外宣稱, 貂蟬故里在某某處。為爭奪貂蟬故里,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不顧顏面,爭的急赤白臉。所以如此,不過是旅遊經濟作祟而已,至於貂蟬有無其人,其實並不打緊。

參考書目:《三國志》《三國演義》《後漢書》《資治通鑒》

貂蟬故里在某某處。為爭奪貂蟬故里,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不顧顏面,爭的急赤白臉。所以如此,不過是旅遊經濟作祟而已,至於貂蟬有無其人,其實並不打緊。

參考書目:《三國志》《三國演義》《後漢書》《資治通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