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消費金融,買出來的投資機會

微微

消費金融推薦個股盈利預測

什麼是消費金融呢?大多數投資者應該都有過貸款買房的經歷, 而貸款買房就是消費金融的一種。

大家有沒有想過, 消費金融行業其實也是一個很有投資價值和潛力的領域呢?今天就分析下消費金融行業應該如何投資。

中國的消費金融市場的規模那是相當大。 中國消費金融市場自2008年至今一直處於高速增長之中, 2016年剔除房貸後的消費金融規模體量約6萬億元。

市場規模雖然很大, 但同時滲透率卻還比較低。 2016年個人消費信貸約22.6萬億元, 占GDP比重30%, 占信貸總額14%, 而歐美發達國家消費信貸占GDP比重可達70%, 占信貸總額比重可達50%。 滲透率差距明顯(如下圖所示), 就反過來說明市場潛力很大, 具有比較高的投資價值。

消費金融公司大致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商業銀行;第二類是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第三類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 例如電商平臺上的京東白條;第四類是協力廠商支付機構, 例如支付寶白條。 那麼哪類消費金融公司投資價值比較大呢?這就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比較。

金融消費跟普通消費一樣, 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是對上下游的控制能力。 消費鏈條上做商貿的核心實力, 就是對上游商品資源和下游客戶資源的控制力。 金融鏈條上做消費信貸的核心實力是負債端的融資能力和資產端的風險控制及定價能力。

簡單來說, 消費金融公司其實做的就是資金交易, 一方面從上游買來錢, 然後再把錢賣給下游的消費者。

消費金融公司向上游買錢的成本就是借款利息, 融資能力就是指金融公司從資金上游借款的能力。 顯然融資能力越強, 借款成本就越低, 不僅收益空間會變大, 而且風險控制也會比較容易。 一般而言背靠銀行或產業大股東的企業和擁有金融牌照能夠參與機構間拆借交易的企業在融資上比較有優勢。

從產業鏈另一頭來看, 資產端的風險控制和定價能力, 其實就是發現優質客戶和識別風險的能力。 長期以來, 我國的個人征信市場缺乏市場化, 消費金融公司想要獲得客戶征信記錄比較困難。 因此, 依靠央行征信系統的銀行和有龐大使用者群能自行提取資料搭建征信體系的電商在這方面比較有優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