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滿清入關大屠殺之嘉定三屠:大屠殺的元兇是誰,你知道嗎?

縱觀中國文明的發展, 其實是一部戰爭史:從炎黃之戰到秦始皇橫掃六合, 一統中原;從西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大破秦軍主力到蒙古鐵騎踐踏中原, 再到英軍堅船利炮打開舊中國的大門——這一切都離不開戰爭。 這一路跌跌撞撞的走來, 時代變換, 物換星移, 唯獨戰爭的影子常在, 這種促使人類走向文明和毀滅的野蠻手段, 它一直都在。

在這個世上存在的億萬萬種的事物, 不見得就是合理的, 但既然它已經出現, 說明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有著適合它生存的條件。 這億萬萬種不合理的事物當中,

有一種, 叫做“屠殺”。

“嘉定三屠”, 是指一場屠殺, 一場滅絕人性的全副武裝士兵對手無寸鐵平民進行的屠殺。 這件事發生在西元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 清朝順治二年), 時清軍攻破嘉定, 清將李成棟下令屠城, 屠城的命令, 共下達了三次, 屠城進行了三回, 所以稱“三屠”。

要說“嘉定三屠”, 我們還要從清政府頒發的“剃髮令”講起。 “剃髮令”的結果大家應該是成竹在腦的, 這從如今成氾濫之勢的清宮劇當中就可以看出, 不過這“剃髮令”實施起來, 還是頗有難度, 這制度是讓漢人從滿制, 漢人的反抗, 清王朝掌權者也能預見, 所以此制起初施行的時候, 是相當謹慎的。 明朝弘光帝投降于清, 時任清廷豫親王的多鐸曾經在南京發佈過如下公告:

“剃頭一事,

本朝相沿成俗。 今大兵所到, 剃武不剃文, 剃兵不剃民, 爾等毋得不道法度, 自行剃之。 前有無恥官先剃求見, 本國已經唾駡。 特示。 ”

這意思, 用一句話來講, 那就是不提倡。 不過, 此事之後不久, 這項政策即被推翻。 原因有二:清軍基本控制了中原, 江南只剩半壁, 當局覺得之前安撫的政策已經不適合眼下大局的發展, 此為其一;第二, 即是已經順清的漢族官員對此事進行推波助瀾, 他們或自行剃髮, 或上書建議, 謀取賞識。

剃髮易服

滿清也有意推行滿制, 加上時機已經成熟, 便全力推行, 發下命令, 江南人民在十日之內執行剃髮之令, 並威脅“留頭不留發, 留發不留頭”。

但中國人民受了孔孟儒家思想兩千年的影響, “身體髮膚, 受之父母, 不敢毀傷, 孝之始也。 ”不願執行剃髮令, 這如鎮壓一般的命令終引來漢人的大規模反抗。 而這些反抗的人當中, 以書生候峒曾、黃淳耀為代表。

嘉定三屠”起自清軍攻破南京, 南明弘光帝于弘光元年(1645)五月初九南逃, 五月三十日, 時任縣令的錢默棄城出逃。

六月二十四日, 清授縣令張維熙到任。 但被明嘉定總兵吳志葵率眾伏東門外時家墳, 意圖捉拿張維熙, 被張得到消息潛逃。 六月二十七日, 吳志葵率眾出現在縣城, 受到百姓的夾道歡迎。

閏六月初七, 明降清將領李成棟率部經新涇橋, 縱部姦淫婦女,

死者7人。 第二天, 李成棟率兵船百艘, 及其他兵士兩千余人泊東關縣, 又縱兵為惡。 第三天, 李成棟離開, 去了吳淞, 偏裨將梁得勝率三百人留守兵船及所掠財物。

閏六月十二日, 清當局下達“剃髮令”惹來漢人的激烈反抗, 李成棟船隊被激怒之下的百姓圍攻, 三百船隻悉數被焚毀, 財物亦付之一炬, 且清兵此戰死者八十四人。

嘉定三屠遇難的抗清義士——黃淳耀

十五日, 李成棟為各地“鄉兵”威勢所懾, 慌忙往太倉求援, 至羅店又遇鄉兵埋伏, 再次敗逃。 藉此, 李成棟一面怕清廷責備, 一面又怕被鄉兵抓住難逃一死, 數次敗兵, 不由怒極, 縱兵對百姓進行瘋狂的報復。

十八日黎明, 李成棟率部攻打羅店, 值早市擊破, 清軍入鎮, 李成棟下令屠殺。 此次屠殺,當地居民死難都達1604人。

此事後,人們反抗熱情不減,候峒曾、黃淳耀等人在嘉定(今上海嘉定)舉事,合當地民眾十余萬人,稱“鄉軍”。這十余萬人,看起來雖然不少,既是民眾,當然就毫無紀律可言,遑論戰力。

二十六日,李成棟引兵欲回吳淞,途中經過新涇橋,縱火焚毀民舍。

七月初一,各路鄉兵集結10萬眾,在磚橋欲與李成棟所率清兵進行決戰。李成棟以不足五千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清兵,擊而潰之。鄉軍只得退回守城,死者不計其數。

嘉定三屠遇難的抗清義士——候峒曾

初三日,李成棟見急切難下,便日夜炮轟,不久即攻破婁塘,並鳴炮屠城。李成棟部入婁塘鎮後屠殺千餘人,縱兵姦淫,慘不忍睹,其慘狀,史料多有記述:“小街僻巷,無不窮搜。每遇一人,大呼獻寶,獻若不多,連砍三刀,物盡則殺。全城刀聲砉然,嚎叫之聲,動地驚天……,浮屍滿河,行舟無處下篙。血污浮于水面,高出數分。婦女若容貌不佳者必殺,有美色者生虜,于街坊當眾姦淫。”

城破後,侯峒曾與其子侯演、侯潔殉節葉池,黃淳耀和其弟黃淵耀自縊于西林庵。黃淳耀殉國前索筆疾書:“嗚呼!進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潔身自隱。讀書寡益,學道無成。耿耿不滅,此心而已!異日寇氛複靖,中華士庶再見天日,論其世者,當知予心。”書罷,見弟淵耀已縊梁間,遂縊其側。

大屠殺持續了一天,直到屍體堵塞了河流,大約有三萬多人遇害。李成棟率軍離開嘉定城。是為嘉定第一屠。

李成棟軍屠城後撤離嘉定。,嘉定人朱瑛聚集民眾再次控制了嘉定。於是李成棟聞訊後派部將徐元吉進行鎮壓,城破後對鄉兵進行了殘酷屠殺,“數十裡內,草木盡毀。時城中無主,積屍成丘……民間炊煙斷絕。”,其中外岡、葛隆二鎮的情況最為嚴重。是為嘉定第二屠。

李成棟大屠殺後的三四天,僥倖逃脫的嘉定的倖存者開始溜回城裡。他們回城後在一個叫做朱瑛的義士領導下,重新集結起來,共兩千多人再次控制了嘉定城。倖存者們在這座殘破的城市展開了一場反屠殺運動,處死了歸降清軍的漢奸和清軍委派的官吏。七月二十四日,李成棟派部將徐元吉進行鎮壓,城破後對鄉兵進行了殘酷屠殺,“數十裡內,草木盡毀。時城中無主,積屍成丘……民間炊煙斷絕。”,其中外岡、葛隆二鎮的情況最為嚴重。清軍殺得興起,嘉定又慘遭“二屠”。

嘉定屠城事件之後,各地百姓雖然震動,但反抗之意更濃,葛隆、外岡、馬陸、楊行等鎮又有鄉兵冒出來,一意抗清,時而襲殺清兵。二十六日外岡鎮民眾遭屠殺,血流成河。二十七日,浦嶠、浦嶂率兵再屠嘉定,見人就殺,男女老幼,無一倖免。

八月二十六日,原南明總兵綠營把總吳之藩反清投明,此人本是吳淞守軍將領馮獻猷部下。吳之藩率餘部反攻嘉定城。城內清兵猝不及防,乃潰。城內民眾紛紛奔至吳軍前,“踴躍聽命”。不久被鎮壓。結果嘉定再遭浩劫,城內外又有兩萬多人被殺,是為嘉定第三屠。

李成棟像

自閏六月初候峒曾、黃淳耀等人起兵反清以來,嘉定人民屢次自發起義,在之後的兩個月裡,凡十余戰,起義直接死者達兩萬餘,而此地百姓等死傷大約在五萬到二十萬之間,史稱“嘉定三屠”。朱子素《嘉定乙酉紀事》裡的記述:“以予目擊冤酷,不忍無記,事非灼見,不敢增飾一語,間涉風聞,亦必尋訪故舊,眾口相符,然後筆之于簡。後有吊古之士,哭冤魂於淒風慘月之下者,庶幾得以考信也夫。”

這場慘無人道的屠戮,雖然有著戰爭的影子在裡面,但幾乎完全出於統軍者的報復心理,發起者李成棟心性之殘忍,可謂駭人聽聞。

“揚州十日”的指揮者是滿酋豫親王多鐸,與那場的大屠殺不同的是,嘉定三屠的首惡元兇是漢人李成棟。

史載李成棟為山西(或陝西)人,他是明末清初一個極為複雜的人物;一生反復,比吳三桂有過之而無不及。李成棟早年參加闖賊李自成軍,後隨闖軍的一個重要將領高傑降明,累官至總兵,守徐州。順治二年(1645年),率部降清,曾參加過揚州十日大屠殺,指揮過嘉定三屠;從清軍攻江南、福建、廣東,射死南明隆武帝朱聿鍵,又生擒紹武帝朱聿鐭。以此赫赫滅明之功,清廷僅授以提督之職,使李成棟大為失望。順治五年(永曆二年,1648年)四月,李成棟在廣州發動兵變反正,歸附南明永曆政權。李成棟反正後,頗能尊重南明朝廷,出兵攻豐、南安、贛州。1649年,清軍進圍信豐,戰敗溺死。李成棟死前曾曰:“吾千里效忠迎主,天子且築壇欲以大將拜我,今出師無功,且朒縮返,何面目見天子耶!”

明末清初社稷鼎革之際,既有史可法、張煌言、陳子壯、何騰蛟、李定國等等這些明王朝的忠臣赤子,也有阮大鋮、馬吉翔、孫可望、劉承胤等等奸臣佞賊,更有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這樣一直食明朝俸祿最終而又因個人私利反復多端的“貳臣”。而李成棟的一生卻難以用“好、壞、忠、奸”來簡單概括和形容,他反復無常,背叛李闖而降明,再叛明而降清,甘為鷹犬效力于滿酋馬前。揚州十日有他為滿清賣力殺戮的身影,嘉定三屠更是他一手製造的人間慘劇,殺我漢人同胞無數。射死隆武帝,又生擒紹武帝,以此赫赫滅明之功而邀功與滿清。而然,到了他人生最後一程的時候,他又成了南明永曆帝的不貳忠臣。

無論如何,李成棟做為嘉定三屠的首惡元兇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人們總是對史可法、黃淳耀這樣的民族英雄心懷敬意,唾棄吳三桂、李成棟這樣的佞賊、屠夫。這就是歷史給我們的啟示。(高會民原創文章)

此次屠殺,當地居民死難都達1604人。

此事後,人們反抗熱情不減,候峒曾、黃淳耀等人在嘉定(今上海嘉定)舉事,合當地民眾十余萬人,稱“鄉軍”。這十余萬人,看起來雖然不少,既是民眾,當然就毫無紀律可言,遑論戰力。

二十六日,李成棟引兵欲回吳淞,途中經過新涇橋,縱火焚毀民舍。

七月初一,各路鄉兵集結10萬眾,在磚橋欲與李成棟所率清兵進行決戰。李成棟以不足五千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清兵,擊而潰之。鄉軍只得退回守城,死者不計其數。

嘉定三屠遇難的抗清義士——候峒曾

初三日,李成棟見急切難下,便日夜炮轟,不久即攻破婁塘,並鳴炮屠城。李成棟部入婁塘鎮後屠殺千餘人,縱兵姦淫,慘不忍睹,其慘狀,史料多有記述:“小街僻巷,無不窮搜。每遇一人,大呼獻寶,獻若不多,連砍三刀,物盡則殺。全城刀聲砉然,嚎叫之聲,動地驚天……,浮屍滿河,行舟無處下篙。血污浮于水面,高出數分。婦女若容貌不佳者必殺,有美色者生虜,于街坊當眾姦淫。”

城破後,侯峒曾與其子侯演、侯潔殉節葉池,黃淳耀和其弟黃淵耀自縊于西林庵。黃淳耀殉國前索筆疾書:“嗚呼!進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潔身自隱。讀書寡益,學道無成。耿耿不滅,此心而已!異日寇氛複靖,中華士庶再見天日,論其世者,當知予心。”書罷,見弟淵耀已縊梁間,遂縊其側。

大屠殺持續了一天,直到屍體堵塞了河流,大約有三萬多人遇害。李成棟率軍離開嘉定城。是為嘉定第一屠。

李成棟軍屠城後撤離嘉定。,嘉定人朱瑛聚集民眾再次控制了嘉定。於是李成棟聞訊後派部將徐元吉進行鎮壓,城破後對鄉兵進行了殘酷屠殺,“數十裡內,草木盡毀。時城中無主,積屍成丘……民間炊煙斷絕。”,其中外岡、葛隆二鎮的情況最為嚴重。是為嘉定第二屠。

李成棟大屠殺後的三四天,僥倖逃脫的嘉定的倖存者開始溜回城裡。他們回城後在一個叫做朱瑛的義士領導下,重新集結起來,共兩千多人再次控制了嘉定城。倖存者們在這座殘破的城市展開了一場反屠殺運動,處死了歸降清軍的漢奸和清軍委派的官吏。七月二十四日,李成棟派部將徐元吉進行鎮壓,城破後對鄉兵進行了殘酷屠殺,“數十裡內,草木盡毀。時城中無主,積屍成丘……民間炊煙斷絕。”,其中外岡、葛隆二鎮的情況最為嚴重。清軍殺得興起,嘉定又慘遭“二屠”。

嘉定屠城事件之後,各地百姓雖然震動,但反抗之意更濃,葛隆、外岡、馬陸、楊行等鎮又有鄉兵冒出來,一意抗清,時而襲殺清兵。二十六日外岡鎮民眾遭屠殺,血流成河。二十七日,浦嶠、浦嶂率兵再屠嘉定,見人就殺,男女老幼,無一倖免。

八月二十六日,原南明總兵綠營把總吳之藩反清投明,此人本是吳淞守軍將領馮獻猷部下。吳之藩率餘部反攻嘉定城。城內清兵猝不及防,乃潰。城內民眾紛紛奔至吳軍前,“踴躍聽命”。不久被鎮壓。結果嘉定再遭浩劫,城內外又有兩萬多人被殺,是為嘉定第三屠。

李成棟像

自閏六月初候峒曾、黃淳耀等人起兵反清以來,嘉定人民屢次自發起義,在之後的兩個月裡,凡十余戰,起義直接死者達兩萬餘,而此地百姓等死傷大約在五萬到二十萬之間,史稱“嘉定三屠”。朱子素《嘉定乙酉紀事》裡的記述:“以予目擊冤酷,不忍無記,事非灼見,不敢增飾一語,間涉風聞,亦必尋訪故舊,眾口相符,然後筆之于簡。後有吊古之士,哭冤魂於淒風慘月之下者,庶幾得以考信也夫。”

這場慘無人道的屠戮,雖然有著戰爭的影子在裡面,但幾乎完全出於統軍者的報復心理,發起者李成棟心性之殘忍,可謂駭人聽聞。

“揚州十日”的指揮者是滿酋豫親王多鐸,與那場的大屠殺不同的是,嘉定三屠的首惡元兇是漢人李成棟。

史載李成棟為山西(或陝西)人,他是明末清初一個極為複雜的人物;一生反復,比吳三桂有過之而無不及。李成棟早年參加闖賊李自成軍,後隨闖軍的一個重要將領高傑降明,累官至總兵,守徐州。順治二年(1645年),率部降清,曾參加過揚州十日大屠殺,指揮過嘉定三屠;從清軍攻江南、福建、廣東,射死南明隆武帝朱聿鍵,又生擒紹武帝朱聿鐭。以此赫赫滅明之功,清廷僅授以提督之職,使李成棟大為失望。順治五年(永曆二年,1648年)四月,李成棟在廣州發動兵變反正,歸附南明永曆政權。李成棟反正後,頗能尊重南明朝廷,出兵攻豐、南安、贛州。1649年,清軍進圍信豐,戰敗溺死。李成棟死前曾曰:“吾千里效忠迎主,天子且築壇欲以大將拜我,今出師無功,且朒縮返,何面目見天子耶!”

明末清初社稷鼎革之際,既有史可法、張煌言、陳子壯、何騰蛟、李定國等等這些明王朝的忠臣赤子,也有阮大鋮、馬吉翔、孫可望、劉承胤等等奸臣佞賊,更有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這樣一直食明朝俸祿最終而又因個人私利反復多端的“貳臣”。而李成棟的一生卻難以用“好、壞、忠、奸”來簡單概括和形容,他反復無常,背叛李闖而降明,再叛明而降清,甘為鷹犬效力于滿酋馬前。揚州十日有他為滿清賣力殺戮的身影,嘉定三屠更是他一手製造的人間慘劇,殺我漢人同胞無數。射死隆武帝,又生擒紹武帝,以此赫赫滅明之功而邀功與滿清。而然,到了他人生最後一程的時候,他又成了南明永曆帝的不貳忠臣。

無論如何,李成棟做為嘉定三屠的首惡元兇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人們總是對史可法、黃淳耀這樣的民族英雄心懷敬意,唾棄吳三桂、李成棟這樣的佞賊、屠夫。這就是歷史給我們的啟示。(高會民原創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