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展望資料化設計:2018,設計驅動創新如何超越科技?

本文主要說明了設計驅動創新含義、實現方法以及相關總結。

設計驅動創新說明

當我們想起創新時, 大多數人的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技術。

網路上鋪天蓋地的科技文章都在談論著區塊鏈、機器學習、人工智慧。 毫無疑問, 這類有意思的技術發展會在很長時間內是產品設計界的熱門話題。

但是作為設計師, 展望2018, 我更想分享在創新管理領域的最新進展, 那就是:設計驅動創新的新增長趨勢, 其不僅體現在技術上的推新反覆運算, 還寓意於新的設計內涵。

我發現技術驅動創新的迷人之處在于它不僅建立在除了技術完善外的產品價值與願景方面的觀察, 同時也建立在該創新賦予人類生活的新價值。

使用者需求不僅需要產品形式和功能上的滿足, 也同樣需要在體驗上滿足。

成功的設計驅動創新者是有潛力去創造、變革、主導市場的,

絕非簡單的適應市場。 原因在於他們更擅長去觀察、吸引並與目標客戶互動。 絕大多數伴隨著設計驅動創新的技術變革總是讓人驚豔。

設計驅動的含義是什麼呢?

我們怎麼看待設計驅動的這個詞呢?設計驅動聽起來很酷炫, 但是它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呢?

設計驅動創造者時刻將目標使用者牢記在心。

他們不僅謹記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理念, 還將設計融入在使用者如何定義祁產品、服務、內心與在他們的內心深處。 他們的設計超越了形式與功能, 同時釋放了設計意義上的潛能。

為了舉例說明什麼是“為意義而設計”, 我們可回顧最近的MP3和蘋果iPod技術.追溯到1997年, MP3被認為是隨身聽和CD的替代品。 在2001年時, 蘋果公司提供了一個集搜索、存儲、組合和聽歌的一體化流程的產品iPod,

iTunes應用, iTunes商店。 通過這樣的行為, 蘋果改變了音樂銷售市場的商業模式。

正如邏輯告訴你從 A到B, 而想像力帶你去到任何地方。 — 愛因斯坦

考慮到技術驅動和設計驅動創新密不可分, 設計驅動對於創造者而言至關重要。 對於黑科技的調查研究應該與激進創新理念研究緊密結合。

如何為意義而設計?

並不是所有的組織都是頂級創新者, 當然, 現實中也沒有必要。 正如大家所知, 公司的專業程度取決於價值設計能力和用戶體驗設計能力。

成為設計驅動的創新者最具挑戰的原因之一, 是它需要無縫連接人員、流程、技術、資金。 這不僅需要組織徹底的改變其組織與架構, 還需要內心深處去全面思考組織的變化。

這就是今日商業潮流中廣泛討論的“資料變革”。 基於此, 如何為意義而設計, 本文提出3點建議:

構建領導力

當設計運用在產品的戰略層面時, 團隊中得到或者活動公司高管的支持必不可少。 越來越多的團隊逐漸意識到, 向公司高管清晰的強調設計時就已經奠定了設計領導者的角色。 假如在設計討論的 過程中首席設計官, 資料的管理層, 首席用戶體驗執行官(或者其它相關的領導角色), 其實不太可能進行設計驅動。 我們應該有方案來保證想做產品規劃方向以及決策的正確性。

因此有一個設計領導制定和完善策略, 審時度勢, 制定出全面的方案, 制定出設計流程, 在開始時在組織內部整合了不同的專案和資源。

為了方案的實現, 需要團隊產品設計者在正確的位置上, 設計者意味著能用專業素養解決問題的 人, 而不是讓產品或者方案”看起來很美”。

構建團隊的向心力

正如大家所想或者從實際經驗中體會的那樣, 創建一個合適且分工均衡的團隊, 讓團隊中的每個人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 需要花費時間與精力, 並源源不斷的努力, 當然還有金錢。 讓一個團隊運行良好, 需要彼此花費時間構建信任。 信任的構建來源於共同的體驗, 讓團隊成員可以相互依賴的體驗。

一旦你有了一個設計團隊, 這個“特別的團隊”將作為用戶的宣導者起作用, 他們將客戶的觀點帶到商業決策中, 主動將業務目標傾向于項客戶有利的方向發展, 同時讓雇主意識到在公司內部培養其決策與行為更好服務客戶的文化。

這個階段的公司首先關注目標客戶,並以客戶為中心開始規劃工作。通過公司的導向,設計者成為所有產品或服務開發的核心,並圍繞客戶體驗做設計驅動流程。通過這樣做,組織在客戶體驗成熟度方面將會呈指數增長。

我們知道,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思維方式之間的良性協作,對於創造一種理解和解決新類型多維問題的整體思維是至關重要的。當設計人員在團隊中出現時,他們能夠與其他學科的同事分享他們的觀點和知識,以便提高團隊的設計意識與用戶體驗方面的理念。

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培養更加開放、協作和探索求知的文化與思維模式,這將邏輯和想像力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全新的創造性解決方案。

專案進展可測量化

鞏固設計者的設計方法需要關注客戶方面的測量指標。客戶滿意度和留存度是常規的測量指標,除了關鍵績效指標外,測量指標還應包括:客戶生命週期資料、即時客戶滿意度,“漏桶”演算法,客戶最關注的問題比例。這個是貫穿著客戶與品牌之間不斷加深的關係。

事實是,我發現一旦組織中運用設計,人們開始體驗它,大家不會再問ROI是什麼,因為大家開始看到所有測量指標的變化。我也不相信財務上的資料分析能說服高管。我從來沒有成功地說服過任何一個高管。願景為王,樹立了正確的企業文化和願景之後,資料在很大程度上會其證明其可行性。

文末總結

回顧全文,簡而言之,總結如下:

為使用者體驗設計分配預算。團隊中有設計負責人主導工作。組建設計團隊並組織常規的活動專案。在使用者使用產品路徑中融入設計驅動流程。在團隊中培養解決問題的專業設計者。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貫穿於團隊中的所有組織。關注客戶相關的指標,如客戶滿意度、留存率、參與度、客戶生命週期值、錯撿率等。

總之,讓每個人都為使用者服務和成為使用者體驗的主人。設計驅動的創新已經越來越多地得到更多的國家的認可和支持,同時受到歐洲委員會的認可,並作為國際商業成功的典範和強有力的競爭優勢。畢竟,最終是客戶決定創新的價值,而不是管理者。下次思考某個項目是否值得資助,設計驅動創新或許會可以成為你評估的要素之一。

#專欄作家#

喵小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天翼帳號登錄認證商務狗,微信公眾號:喵小五(longmaoyan1225)。

本文由@喵小五 翻譯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原文作者:Eva Nudea Horner,UX Lead + Co-founder @ REBBLS. Evangelist of user-centered design & design-driven innovation.

原文地址:https://uxdesign.cc/looking-ahead-digital-design-in-2018-14c7c08b45f2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同時讓雇主意識到在公司內部培養其決策與行為更好服務客戶的文化。

這個階段的公司首先關注目標客戶,並以客戶為中心開始規劃工作。通過公司的導向,設計者成為所有產品或服務開發的核心,並圍繞客戶體驗做設計驅動流程。通過這樣做,組織在客戶體驗成熟度方面將會呈指數增長。

我們知道,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思維方式之間的良性協作,對於創造一種理解和解決新類型多維問題的整體思維是至關重要的。當設計人員在團隊中出現時,他們能夠與其他學科的同事分享他們的觀點和知識,以便提高團隊的設計意識與用戶體驗方面的理念。

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培養更加開放、協作和探索求知的文化與思維模式,這將邏輯和想像力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全新的創造性解決方案。

專案進展可測量化

鞏固設計者的設計方法需要關注客戶方面的測量指標。客戶滿意度和留存度是常規的測量指標,除了關鍵績效指標外,測量指標還應包括:客戶生命週期資料、即時客戶滿意度,“漏桶”演算法,客戶最關注的問題比例。這個是貫穿著客戶與品牌之間不斷加深的關係。

事實是,我發現一旦組織中運用設計,人們開始體驗它,大家不會再問ROI是什麼,因為大家開始看到所有測量指標的變化。我也不相信財務上的資料分析能說服高管。我從來沒有成功地說服過任何一個高管。願景為王,樹立了正確的企業文化和願景之後,資料在很大程度上會其證明其可行性。

文末總結

回顧全文,簡而言之,總結如下:

為使用者體驗設計分配預算。團隊中有設計負責人主導工作。組建設計團隊並組織常規的活動專案。在使用者使用產品路徑中融入設計驅動流程。在團隊中培養解決問題的專業設計者。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貫穿於團隊中的所有組織。關注客戶相關的指標,如客戶滿意度、留存率、參與度、客戶生命週期值、錯撿率等。

總之,讓每個人都為使用者服務和成為使用者體驗的主人。設計驅動的創新已經越來越多地得到更多的國家的認可和支持,同時受到歐洲委員會的認可,並作為國際商業成功的典範和強有力的競爭優勢。畢竟,最終是客戶決定創新的價值,而不是管理者。下次思考某個項目是否值得資助,設計驅動創新或許會可以成為你評估的要素之一。

#專欄作家#

喵小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天翼帳號登錄認證商務狗,微信公眾號:喵小五(longmaoyan1225)。

本文由@喵小五 翻譯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原文作者:Eva Nudea Horner,UX Lead + Co-founder @ REBBLS. Evangelist of user-centered design & design-driven innovation.

原文地址:https://uxdesign.cc/looking-ahead-digital-design-in-2018-14c7c08b45f2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