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繪鵬城春曉 顯翰墨風采 範鳳清作品巡展開幕

1月27日, 由深圳市美術家協會主辦, 深圳市金一百藝術品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鵬城春曉 – 範鳳清作品巡展”在深圳藏樂閣博物館開幕。 該展覽共展出青年畫家范鳳清十餘年來創作的80餘幅作品, 包括花鳥、人物, 佛教觀音等題材, 以及一批寫生作品, 作品神妙清絕, 盡顯翰墨風采。 展覽將持續至2月中旬。

▲範鳳清。 (主辦方供圖)

用筆墨找尋精神家園

範鳳清, 筆名林佳,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劃協會會員。 近年來, 她深入生活, 走進大自然, 進行大量寫生創作, 有十餘幅新作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並頻頻獲獎。 其中2016年作品《祈福》獲“同心築夢/第二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優秀獎, 作品《紮西德勒》獲”逐夢威海衛-2016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作品《金色年華》獲“吉祥草原丹青鹿城-2016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作品《金色記憶》入選“翰墨青州-2016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等。

此外, 她的許多作品被國內外美術館收藏, 並被多家雜誌評為最具潛力的青年實力畫家。

記者現場看到, 範鳳清作品《祈福》《紮西德勒》也在此次展覽中展出, 這兩幅均為她創作高峰時期的作品。 作品《祈福》中, 有五位藏族女子, 最前一位女子雙手合十舉在前額, 神態虔誠。 范鳳清告訴記者, 這幅作品創作歷時三個月, 是她寫生時期的重要作品。 這些寫生作品為她後來的藝術創作之路積累了重要的創作經驗和藝術養分。

作家、書畫藝術評論人老杉曾評價, 範鳳清傾心於工筆花鳥, 而於工筆與寫意之間, 既“師古、師自然、師心”, 又在傳承上所突破, 在繼承中所發展, 注重“外師造化, 中得心源”的創作理念, 用心傾情於筆墨來抒發自己對生活的感悟,

找尋自己的精神家園。

記者看到, 范鳳清《秋風荷珠》、《春韻》等國畫花鳥作品, 用墨講究, 以濃淡相宜的墨色表現了香清溢遠的秋荷和春光燦爛的紫藤。 此外, 畫家對紫藤花瓣的描繪極富特點, 花瓣層層疊疊, 靈動淡彩的點染, 畫面工整細膩, 設色淡雅, 且以獨到的審美理念和對物象的深刻感悟, 運用精湛的筆墨技法, 工而寫意, 以形傳神, 營造出一幅幅典雅絕倫的畫面。

猶精佛教觀音題材

除了花鳥、人物, 範鳳清猶精佛教觀音題材, 作品整體體現出“美、雅、清”的特點。

記者現場看到, 範鳳清《菩薩系列》作品, 她的觀世音菩薩仙像畫多以曼妙莊嚴的少女、少婦的形象出現, 這正符合人類心目中慈愛、悲憫、陰柔之美的審美。 她的作品又佐以仕女畫法和工筆、山水、人物等多種技法, 構圖上時坐時站;其背景或巨浪或岩石, 或祥雲或騰龍;上方松竹柳枝, 下麵荷葉蓮花。

而在設色上, 人物面部、衣紋、腳下的祥雲等都施以淡淡的彩色, 而在衣袖的滾邊與觀音手中的拂塵等處卻施以深色,

給人以淡雅舒適、曠古高原之感。 她所繪佛像線條流暢優美, 纖而不弱, 栩栩如生;色彩豔而不俗, 淡而不薄;不僅端莊肅穆, 令人一見即心生敬意, 而又彰顯出她的個人藝術特色。

作為畫家, 范鳳清對畫佛教觀音題材有著自己的理解。 她告訴記者:“繪製觀音與繪製一般人物畫的不同之處, 在於畫者的心境——一顆虔誠的心。 以自己的清淨世界契合法界的華藏世界。 心在畫中, 畫在心中, 心中有佛, 佛中有心。 ”只有心心相印, 方可心畫如一。

據悉, 此次巡展的前一站, 在安徽舉行, 受到業內好評。 對於本次展覽的意義, 範鳳清接受記者採訪表示, 深圳是一座經濟文化發展很好的城市, 希望在更大的平臺上和藝術家進行交流。 而作為一名繪畫愛好者,本次展覽是過去創作的梳理和回顧總結。未來將在此基礎上,探索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和個性語言,實現新的突破。

【範鳳清花鳥作品欣賞】

《微風清露》

《清韻》

《清影》

《無暇》

《花語》

《清風》

《金秋》

《喚回春色秋光裡》

《一壺千金》

《秋聲》

《一卷書香蔬入畫》

《水鄉春早》

《清音》

《春曉》

《春暉玉羽》

《你的世界我來過》

《走過四季》

《孔雀玉蘭》

而作為一名繪畫愛好者,本次展覽是過去創作的梳理和回顧總結。未來將在此基礎上,探索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和個性語言,實現新的突破。

【範鳳清花鳥作品欣賞】

《微風清露》

《清韻》

《清影》

《無暇》

《花語》

《清風》

《金秋》

《喚回春色秋光裡》

《一壺千金》

《秋聲》

《一卷書香蔬入畫》

《水鄉春早》

《清音》

《春曉》

《春暉玉羽》

《你的世界我來過》

《走過四季》

《孔雀玉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