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十三諸侯國準備叛亂,大禹在會議上卻這麼說,隨後九鼎分天下!

大禹為了防止諸侯國之間離心離德, 決定召開一次諸侯大會, 會後, 諸侯紛紛聚攏起來暗自表達對大禹的不滿, 大禹在一邊悄悄觀察, 不服諸侯國共有三十三國, 於是, 大禹在陽城東南的塗山再次召開諸侯大會, 以檢討自己的過失。

會上, 大禹大聲向諸侯說道, 我召集大家開這個大會, 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 懇切的責備我規誡我, 勸喻能使我知過, 使我改過, 原本對大禹有意見的諸侯, 看到大禹這個態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 消除了原先的疑慮。

大禹對各諸侯又重加賞賜, 並申明貢法, 要求務必按照規則交納, 同時大禹也表示要竭力保護各諸侯國的權利, 使其不受鄰國的侵犯, 大會結束後, 各方諸侯為表示敬意紛紛來陽城進獻青銅, 貢之銅年年增多, 大禹為了紀念塗山大會, 就準備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金”鑄造成幾個大鼎。

為了避免諸侯責備, 大禹經過深思熟慮, 決定哪一州所貢之金就拿來鑄哪一州的鼎, 將哪一州內的山川形勢都鑄在上面, 並將從前治水時所遇到的各種奇異禽獸, 神怪等一併鑄在鼎上。

幾年後, 九鼎鑄成, 即翼州鼎, 兗州鼎, 青州鼎, 徐州鼎, 揚州鼎, 荊州鼎, 豫州鼎, 梁州鼎, 雍州鼎。

這就是山海經的雛形, 山海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