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獨家」2017風口啟示錄

從前的日子很慢, 一個行業從誕生到成熟, 再到被市場淘汰, 要用數年時間。

如今, 資本給行業注入催熟劑, 創業公司的發展歷程被按下快進鍵。

譬如最近出現的直播答題, 從首家亮相到風靡全民所用時間不足一周。

回望2017, 我們不難風口期越來越短, 有些豬還沒做好起飛姿勢, 已風過無痕。

最典型的例子是共用充電寶, 用朝生暮死來形容也不為過。 去年3月, “百電大戰”開始上演。 坊間流傳的資料是, 40天內, 發生11筆融資, 近35家機構入局, 融資額約為12億元。 入秋後, 行業降溫, 樂電、PP充電、放電科技等品牌相繼在去年10月停運, 年底時, “共用充電寶死亡名單”更是赫然陳列在各媒體的報導中。

風口交替頻繁, 人們的注意力永遠不愁無處放置, 恍然間, 共用充電寶仿若已經過去很久。

除此之外, 2017年的小風口還有知識付費、線上抓娃娃、迷你KTV、茶飲、95後社交、訂閱式電商、健身倉、對話式閱讀、狼人殺、快閃店、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貨架。

鉛筆道對這些行業進行綜合盤點, 它們的興起多與人群消費特徵的變化相關。 新中產的崛起, 帶來對體驗更多的需求——迷你KTV、茶飲、訂閱式電商、健身倉、快閃店、無人便利店與無人貨架, 都是在傳統業態基礎上進行了升級。

與此同時, 創業者也打起下一波人口紅利的主意——比如針對三四線城市人群的線上抓娃娃、面向更年輕群體的95後、00後社交。

在內容創業中, 知識付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話式閱讀則是在陳舊業態中做出的小創新, 此二者也都與人們碎片化的時間及城市生活中與日俱增的焦慮感緊密聯繫。

狼人殺則被寄予在社交領域中玩出新花樣的期望, 但是除了頭部玩家賺得暴利,

它在社交方面的潛力也受到諸多質疑。

與新零售相比, 小風口火熱的時間更短, 局中的玩家體量和總的融資規模都相對較小。

但並非所有小風口都走向了末路。 要喝喜茶還是得排隊;知識付費產品和使用者數量也都在持續增長;以“衣二三”為代表的訂閱式電商已經融到了C輪, 股東陣容幾乎攢齊了國內的一線資本;對話式閱讀、快閃店等行業還在持續探索。

鉛筆道發現, 其規律在於越是進入門檻低、用戶教育成本低的行業, 越容易出現蜂擁而上的情況, 而後是已上演多次的橋段——巨頭入場, 小玩家在夾縫中艱難求生, 泡沫破滅, 留下一地雞毛。

2017已去, 我們共同回顧風口行業的既往情況, 或許能一窺新年的創投風向。

注:本文內容主要來自記者採訪和網路公開信息, 論據難免偏頗, 不存在刻意誤導。

共用充電寶:百電大戰廝殺慘烈, 沉寂後各尋出路

其實, 早在2015年12月, “街電”便在長沙投放了第一台共用充電寶櫃機, 但是一直鮮有問津, 虧損嚴重。

撐過1年多, 風口突然來了。

去年3月開始, 共用充電寶業內一時湧現數家公司, 資本也在短時間內聚集加碼。 去年4月初, 街電、來電、小電、Hi電等多家公司便獲得融資。 根據鉛筆道統計, 4月一共發生了10起融資, 接下來的5月行業再新增8起融資, 融資額度多以千萬元、億元為單位。

有媒體撰稿稱, 共用充電寶吸金是2015年共用單車剛出現時獲得融資額的近5倍。 甚至有人發出感歎:“維持了1年多的資本寒冬終於結束了。 ”

小電背靠騰訊, 怪獸充電獲得小米青睞, 街電受到陳歐力挺…… 各家都找到了“大腿”, 這也意味著戰略資源已被瓜分將盡。 但仍有創業者被吸引入局, 例如放電科技, 團隊在5月啟動項目, 因落實供應商完善產品等問題, 直到9月產品才開始投放。 彼時,市面的唱衰之音已經響起前奏。

9月下旬,Hi電被爆花樣裁員,將員工降薪發配至邊遠地區,如果不報到就辭退。10月中旬,樂電宣佈停止運營,拉開倒閉潮的序幕。截至11月,有7個共用充電寶項目進入清算階段。

回過頭來看,共用充電寶無非桌面型、小機櫃和大機櫃3種業態,打的是線下流量的主意,除了使用費用、押金沉澱,還有廣告、引流等商業落地形式。但是由於行業早期,各家鏖戰,均未形成規模效應,盈利來源也相對單一,產品本身也存在使用率低及體驗差等問題。泡沫很快破滅。

而就在去年11月底,怪獸充電、伏特+分別完成近2億元、3億元的融資;12月,充充旗下“充充動力”獲戰略投資,小電科技也披露新一輪融資,並放言有望在2018年3月盈利。

捲入新零售風口中的人們突然想起,“還有共用充電寶,他們還活著?!”但是,他們的路徑已然發生了變化。

怪獸充電深耕手機共用充電,推出無線充電寶;充充佈局新能源汽車充電業務,並進入通信網路、5G網微基站等基礎建設領域;小充創始人直言共用充電寶是個偽命題,轉型桌面智慧終端機;小電寄望於廣告變現;來電設想適配、再造場景,並計畫過出海方面的合作……

如果真如去年春天,創業者、投資人在共同願景下所畫的餅,全中國7億手機用戶,不下2500萬個餐飲、娛樂等場景,而目前的滲透率只有2%,那麼行業遠未觸達天花板。不論是死磕手機的共用充電業務,還是橫向擴展,抑或是縱向延伸,創業者們面對的不是死胡同,但也需耐著性子去探索。

無人便利店:機會與危機同在,盈利仍是主要問題

時隔14個月,一再推遲的亞馬遜的無人商店Amazon Go終於在近日開業。而在大洋彼岸,國內的無人便利店戰火已經燒了整整一年。

鉛筆道梳理了23家無人便利店品牌。其中18家在去年獲得投資,小麥鋪、繽果盒子和在樓下等品牌獲投金額均在1億元以上。而就在幾天前,繽果盒子又宣佈獲得8000萬美金投資,成為業內目前融資金額最高的無人便利店。

資本看中無人便利店並抱著足夠期待,或許來自三個原因。其一,投放速度更快,傳統便利店從選址簽約到開業需要至少1個月時間,而算上招聘培訓時間更長。而以無人便利店X-空間為例,一家便利店落地,只需要2天的時間。

第二,目前的無人便利店主要投放在社區、醫院和學校等地點。這些地點大多屬於不便開設傳統便利店的區域,無人便利店可以說是介於傳統便利店和無人貨櫃之間的一種產品形態,作為傳統零售無法觸及的業態場景的補充。

第三,無人便利店可以作為收集使用者線下資料的終端,比如,有的無人便利店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將其作為智慧社區的一部分,説明開發商服務于業主。

但是,該領域的問題也顯而易見,最主要的便是盈利難。據鉛筆道的採訪資料,目前市面上的無人便利店單月平均利潤為6000元。無人便利店銷售的商品均為標準品,而標品的毛利率僅為30%,非標品如盒飯、沖飲等鮮食毛利則在60%以上。

在7-11的收入結構中,非標品占比50%以上。而人員工資在傳統便利店的成本結構中只占到不到10%。基於此,已有神奇屋等品牌逐漸放棄完全無人的模式,轉而將智慧和人工相結合,通過人工售賣非標品盈利。據其創始人透露,神奇屋目前所售商品已有70%為非標品。

另外,無人便利店是否真的“無人”?曾有投資人質疑,給每個產品貼上二維碼或者RFID,是否需要更多人工?由於無人便利店拋棄了傳統店“前店後倉”的模式,補貨、理貨是否需要更多後端運營人員?最後,政策對無人便利店投放的影響,也是創業者和投資人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無人貨架:一二梯隊戰略收縮,三四梯隊或止步A輪

鉛筆道對無人貨架領域26個專案的融資情況進行了梳理,發現去年6月~12月共發生了25件投資交易。有公司如果小美、哈米科技、美味生活等半年融資3~5輪。而累計融資金額過億的公司為5家。其中猩便利在3個月內完成近5億元的兩輪融資,表現尤為亮眼。

但是資本催熟的行業,也在今年開春迎來了當頭一棒。猩便利爆出在三四線城市撤退,七隻考拉開始裁減市場和運營人員,而領蛙則已被便利蜂控股。潮起潮落皆在旦夕之間。果小美創始人兼CEO閻利瑉曾指出,只有在一個城市鋪滿1萬個點位,才有可能切換到下半場。但是還未切換到“下半場”,居高不下的貨損率和供應鏈的壓力就已經拖垮了眾多無人貨架公司。

據此前媒體報導,去年5月叫停無人貨架項目的用點心吧創始人易濤算了一筆帳,每個貨架的月銷售額為1000元,零食毛利41%,貨架成本270元,一周補一次貨的成本占30%,貨損控制在5%的情況下,300個貨架能實現盈虧平衡。但運營幾個月後貨損成本不斷升高,個別點位甚至達到了50%。

上述情況並非個別現象。據業內人士介紹,由於缺乏嚴謹的物流系統,無人貨架的商品丟失幾乎是筆糊塗賬。補貨人員順手牽羊,亦或是競爭對手惡性競爭,再加上“一些無人貨架公司為了鋪市場,選擇臨時拼湊兼職團隊,他們為了拿活動傭金和開新戶獎金,不管後期運營,把關不嚴,人數少的鋪,賓館等半開放場景鋪,人群道德約束低的場所也鋪,商品損耗比較大。”

為了控制貨損,各家無人貨架逐漸改變之前盲目擴張的策略,而轉向深耕100人以上的中大型客戶。另外,七隻考拉、猩便利、果小美等都開始或計畫推出封閉式貨櫃。不過據筆者觀察,目前各家主要無人貨架均投放貨架5000個以上,猩便利公佈已投放3萬餘個。若是將其中50%換成造價在數千甚至上萬元的智慧設備,成本也並非一筆小數目。

另外,巨頭的加入,也讓競爭更加激烈。2017年年底,阿裡聯合美的集團推出“小賣櫃”;獵豹移動旗下推出“豹便利”;順豐的無人貨架項目“豐e足食”也在11月底宣佈正式運營。此外,還有每日優鮮、餓了麼、三全食品等獨角獸們,也都基於各自的相關業務,將觸角伸向了無人貨架。

以每日優鮮為例,每日優鮮旗下便利購去年開始獨立運營,獲得騰訊等2億美金投資。和新興創業公司相比,其最大優勢就是基於生鮮電商平臺的冷鏈物流體系。每日優鮮將商品配置到遍佈北京的近300個前置倉,然後根據不同點位元的捕獲係數和補貨頻次,由自營配送員進行補貨。據官方公佈的資料,每日優鮮能做到每日一補或者每日兩補。

和具有供應鏈、資本優勢的巨頭、獨角獸們競爭,創業公司的勝算幾何仍未可知。今年1月16日,資料研究機構TalkingData發佈的《無人貨架行業白皮書》將行業劃分為幾大梯隊,融資額高達13億元的每日優鮮便利購排在第一梯隊,具有領跑優勢;果小美、猩便利、小e微店等融資額處於1億元到10億元之間的,為第二梯隊;眾多融資額在1億元以下的構成第三梯隊。

可預見接下來的混戰之中,一二梯隊的公司尚且還有周旋的餘地,但對於絕大多數公司而言止步於A輪已是不爭的事實,能找到接盤俠,或許已是最好出路。

狼人殺:同質化嚴重,頭部暴利

去年春節之後,狼人殺App如雨後春筍般林立于各應用商城。加之《lying man》、《panda kill》等狼人殺直播,以及《飯局狼人殺》等綜藝節目的教化感染,狼人殺似乎一時成為全民桌遊。

除了狼人殺App,創業者也進入了主打狼人殺的線下桌遊吧。鉛筆道統計了21家狼人殺相關項目,實際上賽道內的玩家遠不止這些,在APP Annie中,狼人殺的搜索結果曾達到600多條。遊戲規則開源、軟體發展容易,以及頭部玩家漂亮的資料、資本的關注,都是吸引創業者入局的因素。

這些項目以單一遊戲的App居多,此外還有線下空間;或者在電商銷售中加入訂閱制度(如“咖啡星人”),以提高複購率、增強用戶粘性。

在所有的18家公司中,僅有4家未獲得融資;已融資的14家中,有9家公司獲得過不止一輪融資。這在本次盤點的所有小風口當中都是非常不錯的成績。它傳遞出的資訊是,訂閱式電商這一模式被看好,且適用範圍廣。

本次盤點中,單筆融資金額最高為5000萬美元,是“衣二三”於去年9月完成的C輪融資。該輪融資中,“衣二三”吸引了阿裡巴巴、軟銀中國、紅杉資本中國等國內一線機構入股。這意味著,至少在女裝行業中,頭部公司正在崛起。

除了服裝,鮮花領域的“花加”和“花點時間”也值得關注,媒體報導中盡顯兩家的明爭暗鬥。去年6月,“花加”宣佈億元級別的A+輪融資,7月,“花點時間”緊跟著披露了數億元B融資。去年9月,“花加”爆出毒花風波並被指數據造假靠燒錢擴大規模,後來“花點時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鮮花電商燒錢行不通。而就在去年12月下旬,雙方又相繼在媒體報導中表示對於物流、供應鏈的重視。

訂閱式電商在女裝、鮮花兩個細分領域中已初具成熟業態的模樣,這一模式贏得創業者和投資人青睞的原因也不難發現。

使用者為一段時間內的產品或服務提前買單,商家的收入在一段時間保持穩定,墊資壓力更小,也將增強對上游的議價能力。同時,只要保證用戶體驗,商家很容易建立起忠實的客戶群。

但行業內也存在毀譽參半的現象。知乎網友提問“女神派是真的嗎?用戶體驗如何?”有用戶叫好,也有用戶針對客服回復緩慢、無法解決問題,衣服實物與圖片不符,預定的衣服無法準時送達等情況表達強烈不滿。

去年11月,共用租衣平臺“多啦衣夢”被爆運營異常,用戶申請退還押金和會員費遭到拒絕。其創始人梁亮回應稱App異常是因為“正在轉型升級中”,根據工商資訊,“多啦衣夢”關聯公司推出了女裝盲盒訂閱品牌“遞衣”,疑似業務轉型。但“多啦衣夢”官方未對外透露具體情況。

女裝的經驗也可以借鑒到整個訂閱式電商行業,在幫助用戶省事的同時,如何製造驚喜,如何維持使用者的期待,如何平衡收益與物流倉儲、管理運營的成本。行業成長空間還很大,但要想提供撓到使用者心頭之癢的服務,也並非易事。

快閃店:toB or toC,各家玩法不同

美國作家Emili Vesilind曾做過一個比喻,“快閃店就像是實體的網頁彈窗。”品牌以此考查選址的科學性、新品的市場回饋、吸引人氣…… 自去年第二季度起,快閃店運營商的熱度持續攀升,7月左右,閃殿、側目等專案頻繁通過媒體出現在大眾視野,11月,閃殿、Major大調相繼披露新一輪融資情況。

鉛筆道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了9家快閃店運營商,此為不完全統計,未考慮品牌商自主策劃經營的快閃店。截至目前,行業共披露11起融資事件,金額總計約1.84億元。融資時間則在去年下半年居多,參與資方包括清晗基金、高和資本、真格基金等。

可以看到,早在2014~2015年,國內便有創業公司試水快閃店,直到去年,在新零售的浪潮中,他們才得以乘勢而上受到資本矚目。這種僅在短時間記憶體在、強調感官體驗的實體店,似乎能給尋求有效流量的品牌商和同質化嚴重的實體商圈帶去新的期待。

這一賽道內雖然玩家不多,但是各團隊都保持著一定的曝光度。去年年底,“鋪天地”還牽頭舉辦了“2017中國首屆快閃商業高峰論壇”,其關注重點在於重構“人、貨、場”的關係。“鋪天地”是行業中融資總額最高的,它走的路是在提供場地租賃的基礎上,逐步完善選址資料、快閃活動資料、快閃行銷SaaS工具等服務內容。“閃殿”的發展路徑也類似,團隊不僅對空間打造及運營負責,還自主研發SaaS系統為品牌商打通線上線下的運營數據。

但並非所有玩家都畫著雷同的藍圖,“Major大調”通過入住商業地產或改造大型空間並自主選品面,通過自有的媒體遇到向C端推廣快閃活動;“側目”的平臺屬性更強,為場所、品牌、媒體、藝術家提供連接機會,並對C端用戶提供快閃活動諮詢。

重B端服務還是重C端運營?當華麗裝修與潮流風格變得不再稀缺,還有多少消費者會為快閃店買帳?品牌們或許需要帶著這些問題到實踐中去檢驗。

知識付費:頭部公司受資本青睞,新生力量垂直化明顯

2018年跨年夜,多家媒體打造“知識跨年”,把知識付費又一次推上風口浪尖,同時百度也在元旦第二天便宣佈推出“百度小課”,正式進入知識付費領域。

鉛筆道於近期梳理了29家知識付費公司(市面上開展知識付費業務的公司遠不止29家),其中去年獲得投資的超過半數,有16家。蜻蜓FM、喜馬拉雅FM和得到三家頭部公司都在去年9月完成億元以上融資,而知乎也在去年年初獲得1億美金投資。同時,得到還於近期傳出即將A股上市。由此可見,資本對知識付費行業仍然看好。

在頭部公司的運營資料方面,喜馬拉雅2017年“123知識狂歡節活動”累計銷售額1.96億元,是2016年首屆123知識狂歡節消費總額的近4倍(2016年狂歡節活動總銷售額5000萬,活動時間24個小時)。“得到”截至今年11月的滲透率為0.49%,對應用戶安裝數量為492萬。從歷史資料可知,“得到”應用端在去年12月的安裝量為184萬,這意味著其安裝量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167%。而2017年蜻蜓FM廣告端與內容付費的收入占比已接近1:1。

除了頭部公司,新公司則呈現出“小而美”的趨勢。在領域上更垂直更細分,在形態以自媒體為主。如獲得璀璨資本投資的“連在一起”專注於早教領域,獲成為資本和口袋資本2000萬元投資的“趁早”服務於都市女性,獲梅花天使和豐厚資本投資的“真叫盧俊”專注於房地產領域……這些平臺都是基於微信公眾號的垂直領域知識付費平臺。

從頭部公司的經營資料和新入局平臺的融資情況可見,知識付費仍處於上升期。這也不難理解為何今日頭條、百度等大公司也紛紛佈局知識付費。

另外,線上版權缺乏保護仍然是知識付費面臨的首要法律問題,特別是文字、音訊類作品的盜版現象屢禁不止。據此前媒體報導,僅知乎平臺2016年就聯合淘寶等查處200多次知識侵權行為。第三,知識付費領域已形成以時間管理、投資理財等熱門領域,平臺不同但內容同質化趨勢明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下搶奪用戶,仍然是各平臺需要思考的問題。

95後社交:2017年僅3家公司融資資訊披露

鉛筆道統計了目前市面上23款95後社交產品。初步可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興趣社交,主要基於95後感興趣的二次元、星座等,代表為超能部,於2015年6月獲得清流資本800萬美金投資。該項目從社團社交切入,通過邀請頂尖二次元社團,吸引其他中小社團加入。

第二類為戀愛社交,主打男女約會交友,比如一周CP,兩個陌生人通過平臺認識,並共度一周的“情侶時間”。第三類是圖文和視頻社交,如wecut已於2016年獲得美圖和創新穀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此可見,相比於“老氣嚴肅的”微信而言,針對95後和00後的社交產品娛樂性更強。

其中融資輪次最高者為“最右”B輪,其餘皆止步於A輪、天使輪。另外,2017年獲得投資的社交產品更是寥寥可數,僅有3款融資資訊披露:大眼bigeye、密碼聯盟和臉趴,且融資金額均不超過千萬。

此前,據企鵝智酷在一項95後網路社交調查報告中指出,16000餘名95後受訪者中使用微信者20.42%,QQ使用者為44.36%,QQ空間使用者40.82%。而其他產品僅為5.39%。可見在騰訊等社交巨頭面前,留給創業公司的機會並不多。

另據此前媒體報導,獲得最高融資的“最右”,19歲以下用戶比例為21.6%,20~24歲使用者比例為38.2%,25~29歲使用者為25.6%。可見大多數標榜95後甚至00後社交產品,使用者主體仍為在校大學生和年輕白領。

這也不難理解,95後用戶大部分仍為高中生,受學校管理和升學壓力影響。一方面,95後很難接觸到到這些社交產品,而所使用的社交產品都是基於同學和親友的使用偏好進行選擇。另一方面,使用時長受限,95後使用者使用社交產品主要集中在下晚自習後和週末。以BigEye為例,創始人鐘甄曾向鉛筆道透露,大部分用戶集中活躍於晚上9點以後。

使用者資料難以擴大,再加上騰訊、新浪、陌陌等社交巨頭林立。恐怕正式95後社交產品在2017年鮮有獲投的主要原因。

對話式閱讀:Copy to China之後尋找本土化的拓展路徑

對話式閱讀專案主要在去年5~7月集中出現,一時成為熱點。在鉛筆道統計的20個專案中,實際依靠對話式閱讀業務本身獲得融資的公司僅5家(快點、快爽、話本小說、迷說、白鯨對話小說),其中僅起步最早(2016年4月)的話本小說拿下2輪融資,其餘項目暫時止步首輪,且最近一輪融資也要追溯到4個月前。對話式閱讀的小風口,頗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

對話式小說在國內掀起波瀾前,美國同類產品Hooked已經做出了漂亮的資料——成立於2015年,自2016年11月開始長期佔據App Store榜首,截至去年5月,用戶數已達到2000萬。國內創業者在接受採訪時,也毫不避諱是受到了Hooked的啟發。開發一款閱讀類應用難度並不大,模式所需的投入也較輕,因而大量玩家邁入這個門檻,專門為此成立的初創公司、小說閱讀平臺開發新業務,甚至還有遊戲公司、社交軟體發展商及廣告公司,入局者魚龍混雜。

依靠對話式閱讀業務吸金最多者為“快點閱讀”,根據媒體報導,其App的DAU已達20萬,積累小說內容近10萬篇,100% UGC內容,平均使用者使用時長達30~45分鐘/天。

“快點閱讀”也是賽道內最活躍的玩家之一,公司近日宣佈將於本月8日上線全音訊對話小說的新功能,小說內容隨使用者點擊會以語音替代文字的形式呈現。在筆者看來,這不過是把早年間流行的廣播劇搬到了手機終端。各家公司都在探索對話式閱讀的想像空間,“牛嗶的對話”著重開發的是附帶的社交與遊戲功能;“三言兩魚”則更關注閱讀本身,在小說之外開發了心理、投資、社科等類別的付費對話式閱讀產品。

此外,行業內還在去年8月、9月爆出了抄襲醜聞。“快點閱讀”被指抄襲“迷說”獨家簽約的原創作品,“快點閱讀”方面曾回應稱為用戶行為。無論是平臺行為還是審核失誤,在版權意識日益被重視的今天,企業都需要做好相關的風險把控。

對話式閱讀如何推陳出新,如何通過差異化的手段留住讀者,進一步實現商業價值?即使風口過去了,各公司也對於這些問題有自己的探索路徑,期待行業在新年是否會迎來新一輪生機。

結語

“風停之後該怎麼辦?”這是來電科技CEO袁炳松曾日思夜想的問題。仍然以共用充電寶為例,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時代的浮躁和急功近利。

聯想創投執行董事顧正斌曾說:“如果不是資本進入,我們很可能不會如此早地討論共用充電寶。資本的力量在創業中逐漸大過模式、技術創新本身,這是一件比充電寶租賃更大的事。”

不可否認,有些風口是由資本煽動起來的,創業者要明辨機遇與誘惑。即使風口行業的需求的確存在,是否值得你在當下的時間點進入,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成本你是否能承擔?創 業需三思,莫要在追逐風口的半道才發覺力不從心,因為騎虎難下而得不償失。

創業不易,不論是有幸捲入風口還是不幸捲入風口,堅持商業本質,打磨產品模式,或許才能在風停之後安全著陸。

編輯 | 薛婷 校對 | 吳澤騫

優質項目"融資首發綠色通道":創業者請加微信yangmao-71,務必注明項目名稱;或發送BP至xueting@pencilnews.cn。

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繫鉛筆道微信客服號:鉛筆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獲取授權資質,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鉛筆道 · 頭條號簽約作者

彼時,市面的唱衰之音已經響起前奏。

9月下旬,Hi電被爆花樣裁員,將員工降薪發配至邊遠地區,如果不報到就辭退。10月中旬,樂電宣佈停止運營,拉開倒閉潮的序幕。截至11月,有7個共用充電寶項目進入清算階段。

回過頭來看,共用充電寶無非桌面型、小機櫃和大機櫃3種業態,打的是線下流量的主意,除了使用費用、押金沉澱,還有廣告、引流等商業落地形式。但是由於行業早期,各家鏖戰,均未形成規模效應,盈利來源也相對單一,產品本身也存在使用率低及體驗差等問題。泡沫很快破滅。

而就在去年11月底,怪獸充電、伏特+分別完成近2億元、3億元的融資;12月,充充旗下“充充動力”獲戰略投資,小電科技也披露新一輪融資,並放言有望在2018年3月盈利。

捲入新零售風口中的人們突然想起,“還有共用充電寶,他們還活著?!”但是,他們的路徑已然發生了變化。

怪獸充電深耕手機共用充電,推出無線充電寶;充充佈局新能源汽車充電業務,並進入通信網路、5G網微基站等基礎建設領域;小充創始人直言共用充電寶是個偽命題,轉型桌面智慧終端機;小電寄望於廣告變現;來電設想適配、再造場景,並計畫過出海方面的合作……

如果真如去年春天,創業者、投資人在共同願景下所畫的餅,全中國7億手機用戶,不下2500萬個餐飲、娛樂等場景,而目前的滲透率只有2%,那麼行業遠未觸達天花板。不論是死磕手機的共用充電業務,還是橫向擴展,抑或是縱向延伸,創業者們面對的不是死胡同,但也需耐著性子去探索。

無人便利店:機會與危機同在,盈利仍是主要問題

時隔14個月,一再推遲的亞馬遜的無人商店Amazon Go終於在近日開業。而在大洋彼岸,國內的無人便利店戰火已經燒了整整一年。

鉛筆道梳理了23家無人便利店品牌。其中18家在去年獲得投資,小麥鋪、繽果盒子和在樓下等品牌獲投金額均在1億元以上。而就在幾天前,繽果盒子又宣佈獲得8000萬美金投資,成為業內目前融資金額最高的無人便利店。

資本看中無人便利店並抱著足夠期待,或許來自三個原因。其一,投放速度更快,傳統便利店從選址簽約到開業需要至少1個月時間,而算上招聘培訓時間更長。而以無人便利店X-空間為例,一家便利店落地,只需要2天的時間。

第二,目前的無人便利店主要投放在社區、醫院和學校等地點。這些地點大多屬於不便開設傳統便利店的區域,無人便利店可以說是介於傳統便利店和無人貨櫃之間的一種產品形態,作為傳統零售無法觸及的業態場景的補充。

第三,無人便利店可以作為收集使用者線下資料的終端,比如,有的無人便利店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將其作為智慧社區的一部分,説明開發商服務于業主。

但是,該領域的問題也顯而易見,最主要的便是盈利難。據鉛筆道的採訪資料,目前市面上的無人便利店單月平均利潤為6000元。無人便利店銷售的商品均為標準品,而標品的毛利率僅為30%,非標品如盒飯、沖飲等鮮食毛利則在60%以上。

在7-11的收入結構中,非標品占比50%以上。而人員工資在傳統便利店的成本結構中只占到不到10%。基於此,已有神奇屋等品牌逐漸放棄完全無人的模式,轉而將智慧和人工相結合,通過人工售賣非標品盈利。據其創始人透露,神奇屋目前所售商品已有70%為非標品。

另外,無人便利店是否真的“無人”?曾有投資人質疑,給每個產品貼上二維碼或者RFID,是否需要更多人工?由於無人便利店拋棄了傳統店“前店後倉”的模式,補貨、理貨是否需要更多後端運營人員?最後,政策對無人便利店投放的影響,也是創業者和投資人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無人貨架:一二梯隊戰略收縮,三四梯隊或止步A輪

鉛筆道對無人貨架領域26個專案的融資情況進行了梳理,發現去年6月~12月共發生了25件投資交易。有公司如果小美、哈米科技、美味生活等半年融資3~5輪。而累計融資金額過億的公司為5家。其中猩便利在3個月內完成近5億元的兩輪融資,表現尤為亮眼。

但是資本催熟的行業,也在今年開春迎來了當頭一棒。猩便利爆出在三四線城市撤退,七隻考拉開始裁減市場和運營人員,而領蛙則已被便利蜂控股。潮起潮落皆在旦夕之間。果小美創始人兼CEO閻利瑉曾指出,只有在一個城市鋪滿1萬個點位,才有可能切換到下半場。但是還未切換到“下半場”,居高不下的貨損率和供應鏈的壓力就已經拖垮了眾多無人貨架公司。

據此前媒體報導,去年5月叫停無人貨架項目的用點心吧創始人易濤算了一筆帳,每個貨架的月銷售額為1000元,零食毛利41%,貨架成本270元,一周補一次貨的成本占30%,貨損控制在5%的情況下,300個貨架能實現盈虧平衡。但運營幾個月後貨損成本不斷升高,個別點位甚至達到了50%。

上述情況並非個別現象。據業內人士介紹,由於缺乏嚴謹的物流系統,無人貨架的商品丟失幾乎是筆糊塗賬。補貨人員順手牽羊,亦或是競爭對手惡性競爭,再加上“一些無人貨架公司為了鋪市場,選擇臨時拼湊兼職團隊,他們為了拿活動傭金和開新戶獎金,不管後期運營,把關不嚴,人數少的鋪,賓館等半開放場景鋪,人群道德約束低的場所也鋪,商品損耗比較大。”

為了控制貨損,各家無人貨架逐漸改變之前盲目擴張的策略,而轉向深耕100人以上的中大型客戶。另外,七隻考拉、猩便利、果小美等都開始或計畫推出封閉式貨櫃。不過據筆者觀察,目前各家主要無人貨架均投放貨架5000個以上,猩便利公佈已投放3萬餘個。若是將其中50%換成造價在數千甚至上萬元的智慧設備,成本也並非一筆小數目。

另外,巨頭的加入,也讓競爭更加激烈。2017年年底,阿裡聯合美的集團推出“小賣櫃”;獵豹移動旗下推出“豹便利”;順豐的無人貨架項目“豐e足食”也在11月底宣佈正式運營。此外,還有每日優鮮、餓了麼、三全食品等獨角獸們,也都基於各自的相關業務,將觸角伸向了無人貨架。

以每日優鮮為例,每日優鮮旗下便利購去年開始獨立運營,獲得騰訊等2億美金投資。和新興創業公司相比,其最大優勢就是基於生鮮電商平臺的冷鏈物流體系。每日優鮮將商品配置到遍佈北京的近300個前置倉,然後根據不同點位元的捕獲係數和補貨頻次,由自營配送員進行補貨。據官方公佈的資料,每日優鮮能做到每日一補或者每日兩補。

和具有供應鏈、資本優勢的巨頭、獨角獸們競爭,創業公司的勝算幾何仍未可知。今年1月16日,資料研究機構TalkingData發佈的《無人貨架行業白皮書》將行業劃分為幾大梯隊,融資額高達13億元的每日優鮮便利購排在第一梯隊,具有領跑優勢;果小美、猩便利、小e微店等融資額處於1億元到10億元之間的,為第二梯隊;眾多融資額在1億元以下的構成第三梯隊。

可預見接下來的混戰之中,一二梯隊的公司尚且還有周旋的餘地,但對於絕大多數公司而言止步於A輪已是不爭的事實,能找到接盤俠,或許已是最好出路。

狼人殺:同質化嚴重,頭部暴利

去年春節之後,狼人殺App如雨後春筍般林立于各應用商城。加之《lying man》、《panda kill》等狼人殺直播,以及《飯局狼人殺》等綜藝節目的教化感染,狼人殺似乎一時成為全民桌遊。

除了狼人殺App,創業者也進入了主打狼人殺的線下桌遊吧。鉛筆道統計了21家狼人殺相關項目,實際上賽道內的玩家遠不止這些,在APP Annie中,狼人殺的搜索結果曾達到600多條。遊戲規則開源、軟體發展容易,以及頭部玩家漂亮的資料、資本的關注,都是吸引創業者入局的因素。

這些項目以單一遊戲的App居多,此外還有線下空間;或者在電商銷售中加入訂閱制度(如“咖啡星人”),以提高複購率、增強用戶粘性。

在所有的18家公司中,僅有4家未獲得融資;已融資的14家中,有9家公司獲得過不止一輪融資。這在本次盤點的所有小風口當中都是非常不錯的成績。它傳遞出的資訊是,訂閱式電商這一模式被看好,且適用範圍廣。

本次盤點中,單筆融資金額最高為5000萬美元,是“衣二三”於去年9月完成的C輪融資。該輪融資中,“衣二三”吸引了阿裡巴巴、軟銀中國、紅杉資本中國等國內一線機構入股。這意味著,至少在女裝行業中,頭部公司正在崛起。

除了服裝,鮮花領域的“花加”和“花點時間”也值得關注,媒體報導中盡顯兩家的明爭暗鬥。去年6月,“花加”宣佈億元級別的A+輪融資,7月,“花點時間”緊跟著披露了數億元B融資。去年9月,“花加”爆出毒花風波並被指數據造假靠燒錢擴大規模,後來“花點時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鮮花電商燒錢行不通。而就在去年12月下旬,雙方又相繼在媒體報導中表示對於物流、供應鏈的重視。

訂閱式電商在女裝、鮮花兩個細分領域中已初具成熟業態的模樣,這一模式贏得創業者和投資人青睞的原因也不難發現。

使用者為一段時間內的產品或服務提前買單,商家的收入在一段時間保持穩定,墊資壓力更小,也將增強對上游的議價能力。同時,只要保證用戶體驗,商家很容易建立起忠實的客戶群。

但行業內也存在毀譽參半的現象。知乎網友提問“女神派是真的嗎?用戶體驗如何?”有用戶叫好,也有用戶針對客服回復緩慢、無法解決問題,衣服實物與圖片不符,預定的衣服無法準時送達等情況表達強烈不滿。

去年11月,共用租衣平臺“多啦衣夢”被爆運營異常,用戶申請退還押金和會員費遭到拒絕。其創始人梁亮回應稱App異常是因為“正在轉型升級中”,根據工商資訊,“多啦衣夢”關聯公司推出了女裝盲盒訂閱品牌“遞衣”,疑似業務轉型。但“多啦衣夢”官方未對外透露具體情況。

女裝的經驗也可以借鑒到整個訂閱式電商行業,在幫助用戶省事的同時,如何製造驚喜,如何維持使用者的期待,如何平衡收益與物流倉儲、管理運營的成本。行業成長空間還很大,但要想提供撓到使用者心頭之癢的服務,也並非易事。

快閃店:toB or toC,各家玩法不同

美國作家Emili Vesilind曾做過一個比喻,“快閃店就像是實體的網頁彈窗。”品牌以此考查選址的科學性、新品的市場回饋、吸引人氣…… 自去年第二季度起,快閃店運營商的熱度持續攀升,7月左右,閃殿、側目等專案頻繁通過媒體出現在大眾視野,11月,閃殿、Major大調相繼披露新一輪融資情況。

鉛筆道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了9家快閃店運營商,此為不完全統計,未考慮品牌商自主策劃經營的快閃店。截至目前,行業共披露11起融資事件,金額總計約1.84億元。融資時間則在去年下半年居多,參與資方包括清晗基金、高和資本、真格基金等。

可以看到,早在2014~2015年,國內便有創業公司試水快閃店,直到去年,在新零售的浪潮中,他們才得以乘勢而上受到資本矚目。這種僅在短時間記憶體在、強調感官體驗的實體店,似乎能給尋求有效流量的品牌商和同質化嚴重的實體商圈帶去新的期待。

這一賽道內雖然玩家不多,但是各團隊都保持著一定的曝光度。去年年底,“鋪天地”還牽頭舉辦了“2017中國首屆快閃商業高峰論壇”,其關注重點在於重構“人、貨、場”的關係。“鋪天地”是行業中融資總額最高的,它走的路是在提供場地租賃的基礎上,逐步完善選址資料、快閃活動資料、快閃行銷SaaS工具等服務內容。“閃殿”的發展路徑也類似,團隊不僅對空間打造及運營負責,還自主研發SaaS系統為品牌商打通線上線下的運營數據。

但並非所有玩家都畫著雷同的藍圖,“Major大調”通過入住商業地產或改造大型空間並自主選品面,通過自有的媒體遇到向C端推廣快閃活動;“側目”的平臺屬性更強,為場所、品牌、媒體、藝術家提供連接機會,並對C端用戶提供快閃活動諮詢。

重B端服務還是重C端運營?當華麗裝修與潮流風格變得不再稀缺,還有多少消費者會為快閃店買帳?品牌們或許需要帶著這些問題到實踐中去檢驗。

知識付費:頭部公司受資本青睞,新生力量垂直化明顯

2018年跨年夜,多家媒體打造“知識跨年”,把知識付費又一次推上風口浪尖,同時百度也在元旦第二天便宣佈推出“百度小課”,正式進入知識付費領域。

鉛筆道於近期梳理了29家知識付費公司(市面上開展知識付費業務的公司遠不止29家),其中去年獲得投資的超過半數,有16家。蜻蜓FM、喜馬拉雅FM和得到三家頭部公司都在去年9月完成億元以上融資,而知乎也在去年年初獲得1億美金投資。同時,得到還於近期傳出即將A股上市。由此可見,資本對知識付費行業仍然看好。

在頭部公司的運營資料方面,喜馬拉雅2017年“123知識狂歡節活動”累計銷售額1.96億元,是2016年首屆123知識狂歡節消費總額的近4倍(2016年狂歡節活動總銷售額5000萬,活動時間24個小時)。“得到”截至今年11月的滲透率為0.49%,對應用戶安裝數量為492萬。從歷史資料可知,“得到”應用端在去年12月的安裝量為184萬,這意味著其安裝量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167%。而2017年蜻蜓FM廣告端與內容付費的收入占比已接近1:1。

除了頭部公司,新公司則呈現出“小而美”的趨勢。在領域上更垂直更細分,在形態以自媒體為主。如獲得璀璨資本投資的“連在一起”專注於早教領域,獲成為資本和口袋資本2000萬元投資的“趁早”服務於都市女性,獲梅花天使和豐厚資本投資的“真叫盧俊”專注於房地產領域……這些平臺都是基於微信公眾號的垂直領域知識付費平臺。

從頭部公司的經營資料和新入局平臺的融資情況可見,知識付費仍處於上升期。這也不難理解為何今日頭條、百度等大公司也紛紛佈局知識付費。

另外,線上版權缺乏保護仍然是知識付費面臨的首要法律問題,特別是文字、音訊類作品的盜版現象屢禁不止。據此前媒體報導,僅知乎平臺2016年就聯合淘寶等查處200多次知識侵權行為。第三,知識付費領域已形成以時間管理、投資理財等熱門領域,平臺不同但內容同質化趨勢明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下搶奪用戶,仍然是各平臺需要思考的問題。

95後社交:2017年僅3家公司融資資訊披露

鉛筆道統計了目前市面上23款95後社交產品。初步可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興趣社交,主要基於95後感興趣的二次元、星座等,代表為超能部,於2015年6月獲得清流資本800萬美金投資。該項目從社團社交切入,通過邀請頂尖二次元社團,吸引其他中小社團加入。

第二類為戀愛社交,主打男女約會交友,比如一周CP,兩個陌生人通過平臺認識,並共度一周的“情侶時間”。第三類是圖文和視頻社交,如wecut已於2016年獲得美圖和創新穀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此可見,相比於“老氣嚴肅的”微信而言,針對95後和00後的社交產品娛樂性更強。

其中融資輪次最高者為“最右”B輪,其餘皆止步於A輪、天使輪。另外,2017年獲得投資的社交產品更是寥寥可數,僅有3款融資資訊披露:大眼bigeye、密碼聯盟和臉趴,且融資金額均不超過千萬。

此前,據企鵝智酷在一項95後網路社交調查報告中指出,16000餘名95後受訪者中使用微信者20.42%,QQ使用者為44.36%,QQ空間使用者40.82%。而其他產品僅為5.39%。可見在騰訊等社交巨頭面前,留給創業公司的機會並不多。

另據此前媒體報導,獲得最高融資的“最右”,19歲以下用戶比例為21.6%,20~24歲使用者比例為38.2%,25~29歲使用者為25.6%。可見大多數標榜95後甚至00後社交產品,使用者主體仍為在校大學生和年輕白領。

這也不難理解,95後用戶大部分仍為高中生,受學校管理和升學壓力影響。一方面,95後很難接觸到到這些社交產品,而所使用的社交產品都是基於同學和親友的使用偏好進行選擇。另一方面,使用時長受限,95後使用者使用社交產品主要集中在下晚自習後和週末。以BigEye為例,創始人鐘甄曾向鉛筆道透露,大部分用戶集中活躍於晚上9點以後。

使用者資料難以擴大,再加上騰訊、新浪、陌陌等社交巨頭林立。恐怕正式95後社交產品在2017年鮮有獲投的主要原因。

對話式閱讀:Copy to China之後尋找本土化的拓展路徑

對話式閱讀專案主要在去年5~7月集中出現,一時成為熱點。在鉛筆道統計的20個專案中,實際依靠對話式閱讀業務本身獲得融資的公司僅5家(快點、快爽、話本小說、迷說、白鯨對話小說),其中僅起步最早(2016年4月)的話本小說拿下2輪融資,其餘項目暫時止步首輪,且最近一輪融資也要追溯到4個月前。對話式閱讀的小風口,頗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

對話式小說在國內掀起波瀾前,美國同類產品Hooked已經做出了漂亮的資料——成立於2015年,自2016年11月開始長期佔據App Store榜首,截至去年5月,用戶數已達到2000萬。國內創業者在接受採訪時,也毫不避諱是受到了Hooked的啟發。開發一款閱讀類應用難度並不大,模式所需的投入也較輕,因而大量玩家邁入這個門檻,專門為此成立的初創公司、小說閱讀平臺開發新業務,甚至還有遊戲公司、社交軟體發展商及廣告公司,入局者魚龍混雜。

依靠對話式閱讀業務吸金最多者為“快點閱讀”,根據媒體報導,其App的DAU已達20萬,積累小說內容近10萬篇,100% UGC內容,平均使用者使用時長達30~45分鐘/天。

“快點閱讀”也是賽道內最活躍的玩家之一,公司近日宣佈將於本月8日上線全音訊對話小說的新功能,小說內容隨使用者點擊會以語音替代文字的形式呈現。在筆者看來,這不過是把早年間流行的廣播劇搬到了手機終端。各家公司都在探索對話式閱讀的想像空間,“牛嗶的對話”著重開發的是附帶的社交與遊戲功能;“三言兩魚”則更關注閱讀本身,在小說之外開發了心理、投資、社科等類別的付費對話式閱讀產品。

此外,行業內還在去年8月、9月爆出了抄襲醜聞。“快點閱讀”被指抄襲“迷說”獨家簽約的原創作品,“快點閱讀”方面曾回應稱為用戶行為。無論是平臺行為還是審核失誤,在版權意識日益被重視的今天,企業都需要做好相關的風險把控。

對話式閱讀如何推陳出新,如何通過差異化的手段留住讀者,進一步實現商業價值?即使風口過去了,各公司也對於這些問題有自己的探索路徑,期待行業在新年是否會迎來新一輪生機。

結語

“風停之後該怎麼辦?”這是來電科技CEO袁炳松曾日思夜想的問題。仍然以共用充電寶為例,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時代的浮躁和急功近利。

聯想創投執行董事顧正斌曾說:“如果不是資本進入,我們很可能不會如此早地討論共用充電寶。資本的力量在創業中逐漸大過模式、技術創新本身,這是一件比充電寶租賃更大的事。”

不可否認,有些風口是由資本煽動起來的,創業者要明辨機遇與誘惑。即使風口行業的需求的確存在,是否值得你在當下的時間點進入,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成本你是否能承擔?創 業需三思,莫要在追逐風口的半道才發覺力不從心,因為騎虎難下而得不償失。

創業不易,不論是有幸捲入風口還是不幸捲入風口,堅持商業本質,打磨產品模式,或許才能在風停之後安全著陸。

編輯 | 薛婷 校對 | 吳澤騫

優質項目"融資首發綠色通道":創業者請加微信yangmao-71,務必注明項目名稱;或發送BP至xueting@pencilnews.cn。

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繫鉛筆道微信客服號:鉛筆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獲取授權資質,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鉛筆道 · 頭條號簽約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