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百億雅堂金融退出P2P,網貸P2P還能不能玩?

要說P2P行業良性退出的典範, 紅嶺創投算業界良心了, 用三年時間逐一清盤, 在P2P行業算是前無古人。

1月23日, P2P百億大平臺雅堂金融也發佈了清盤公告, 準備退出P2P業務:

從公告來看, 雅堂金融官方給出的退出原因是平臺無法抵擋來自監管以及政策壓力準備重新將業務重心置於雅堂集團即將發力新零售業務中去。 公告一發出便引來了業內外人士的各種猜測, 一時間雅堂金融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對於雅堂金融投資者而言, 能否順利收回本息?能夠收回多少?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就目前來看, 小編雖然覺得不容樂觀, 但還是建議雅堂投資者們最好走一步看一步。

而對於更大的受眾群體而言, 最大的疑問是網貸P2P到底還能不能玩?

關於這個問題, 小編暫不作答, 我們先來分析雅堂金融退出的原因。

首先, 雅堂金融算是一個大體量平臺, 百億交易額並非一朝一夕, 但這樣的大平臺在應對監管政策方面也有不少難處。 體量大意味著平臺做任何整改都需要耗費較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而近一兩年, 監管層頻頻發出各項政策要求, 中小體量平臺可以隨機應變, 而大體量平臺變化起來就像年長的老者,

扭動起非常吃力。

其次, 雅堂金融只屬於雅堂集團的一個單一業務板塊, 雅堂集團業務佈局如圖:

在面對整個集團利益面前, 肯定就會做出取捨。 這一次雅堂集團老闆楊定平選擇的是犧牲雅堂金融, 發力雅堂小超。 當然, 從某些層面這也反應出雅堂金融可能未盈利的窘境,

而坊間傳聞的"雅堂自融"嫌疑似乎也並非空穴來風, 畢竟在宣佈雅堂金融退出P2P之前, 在2017年12月17日, 永輝金融已與雅堂金融達成戰略合作, 向雅堂金融綜合授信20億人民幣, 助力推動雅堂小超發展。

可以大膽猜測, 在雅堂集團找到新的金主以後,

雅堂金融的使命就可以宣佈終結了。

回到我們前文提出的問題, 在雅堂金融的退出事件以後, 網貸到底還能不能玩?

小編得出的結論是:能玩但在選投平臺有技巧!

是的, 你不能拒絕P2P的高投資回報, 你也不能讓自己的投資本金置於危險之中。 那麼, 哪些平臺會在未來的P2P局勢中會顯示出優勢呢?

簡單來說就是體量小、專注於P2P業務發展的"小而專"平臺。 這裡小編隨意挑選了幾個小體量靠譜平臺供大家參考:

體量較小的網貸平臺, 無論是面對監管政策亦或行業壓力都有不少優勢, 一套方案行不通可以隨時執行另一套方案, 這次行銷活動效果不佳下次可以隨時轉換風格, 但大體量平臺就不行了, 在執行某套可行方案之前必須經過深思熟慮,一步走錯可能滿盤皆輸,在適應變化中的互聯網金融政策以及行業趨勢上顯得不那麼靈活。此次雅堂金融的退出事件中我們不難發現,在應對逐步趨嚴的互金政策上,即便是有一定資金實力的平臺也會力不從心。

而專業化的網貸平臺則主要強調專業、專注二詞。專業體現在對P2P業務的流程化操作上,專注體現在只針對某一行業或者某一細分領域的拓展上,簡單來講就是你是做P2P的,你們公司的業務就應該圍繞P2P業務展開,而非像雅堂金融那樣只把P2P作為補充業務,而且是目的不純的補充業務來進行。在小編看來如果一個平臺運營主體公司與太多公司相關聯,那麼這個平臺對投資者而言其實危機重重,而這個危機主要來自於平臺的踩紅線暗箱操作,一不小心投資者就成了平臺主體公司或者相關聯公司的"原始股東"。自融在這裡說得很委婉,投資者心裡一定要明白著呀。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但如果投資者不斷地瞭解所投資領域,那麼投資風險就會不斷地降低直至達到一個非常安全的閾值。關於這一點相信所有投資者都應該清醒地瞭解到。

在執行某套可行方案之前必須經過深思熟慮,一步走錯可能滿盤皆輸,在適應變化中的互聯網金融政策以及行業趨勢上顯得不那麼靈活。此次雅堂金融的退出事件中我們不難發現,在應對逐步趨嚴的互金政策上,即便是有一定資金實力的平臺也會力不從心。

而專業化的網貸平臺則主要強調專業、專注二詞。專業體現在對P2P業務的流程化操作上,專注體現在只針對某一行業或者某一細分領域的拓展上,簡單來講就是你是做P2P的,你們公司的業務就應該圍繞P2P業務展開,而非像雅堂金融那樣只把P2P作為補充業務,而且是目的不純的補充業務來進行。在小編看來如果一個平臺運營主體公司與太多公司相關聯,那麼這個平臺對投資者而言其實危機重重,而這個危機主要來自於平臺的踩紅線暗箱操作,一不小心投資者就成了平臺主體公司或者相關聯公司的"原始股東"。自融在這裡說得很委婉,投資者心裡一定要明白著呀。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但如果投資者不斷地瞭解所投資領域,那麼投資風險就會不斷地降低直至達到一個非常安全的閾值。關於這一點相信所有投資者都應該清醒地瞭解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