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行前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今年GDP增速可能放緩至6.5%左右

央行前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稱, 中國GDP增速預計會從2017年的6.9%放緩到2018年的6.5%左右。

1月27日, 在上海舉辦的復旦大學管理學院“2018藍墨水新年論壇”上, 馬駿表示, 從中國經濟內部走勢來講, 面臨兩個下行壓力, 第一個是房地產調控帶來房地產銷售減速, 這將導致房地產投資減速;第二個則是一些PPP項目難以為繼, 這會導致基建投資的減速。

但與此同時, 影響2018年中國經濟走勢的積極因素也有兩方面, 一方面, 製造業去年有超過20%的利潤增長, 這會帶動製造業投資的恢復;另一方面, 由於國際經濟形勢相對積極, 因此我國出口情況可能會略微好於預期。

馬駿預計,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 中國經濟宏觀政策將在操作中保持偏緊趨勢, 就業市場總體樂觀。

在討論杠杆率、金融風險與結構改革的話題時, 馬駿指出, 在杠杆率的諸多指標中, 宏觀杠杆率(如企業債務餘額與GDP的比例或M2與GDP的比例)最應得到重視, 而微觀杠杆率(如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則具有較大誤導性。 依此判斷, 在不同類型的企業中, 房地產類企業和國有企業的杠杆率最高。 而國有企業當中, 最多的則是地方政府的平臺型企業。

如何穩定房地產泡沫帶來的杠杆率上升問題?如何解決地方政府和平臺過度負債的問題?馬駿認為, 需要作出幾類深層次的體制機制改革。 在房地產領域,

要推出房地產稅, 使得房地產市場投機者無利可圖, 真正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 而不是用來炒的”。 同時, 他建議增加多主體供給, 包括土地供應增加和各種類型租賃房的增加。

而抑制地方過度負債所要求的體制機制改革會更加複雜。 馬駿建議地方用穩定就業來替代GDP增速, 以此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

其次, 馬駿表示, 要公佈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 提高政府隱性負債的透明度。 再次, 要強化地方人大對地方政府的監督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