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平遙介休城隍廟均為國保文物

(山西畫報)

平遙城隍廟

平遙城隍廟戲臺

平遙城隍廟位於平遙古城隍廟街東段, 總建築面積3672平方米。 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遙城隍廟正殿

平遙城隍廟初建於北宋時期, 後失火被燒毀, 現存建築為清同治三年至八年(1864年—1869年)重建。 整個建築群為前後三進院落, 沿中軸線從南至北依次為山門、戲臺(兼具儀門功能)、鐘鼓樓、獻殿、正殿、寢宮。 其中寢宮獨立成為後院,

體現“前朝後寢”的官署形制。

平遙城隍廟正殿

由於明清時期平遙是全國琉璃製品的主要產地之一, 平遙城隍廟建築物上的琉璃構件也堪稱一絕, 主體建築的吻獸和脊飾還採用了名貴的孔雀藍琉璃, 正殿脊刹為仙丹葫蘆, 彰顯了平遙城隍廟的道教屬性。

介休城隍廟

介休城隍廟戲臺

介休城隍廟位於介休市北關街道東大街275號, 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介休城隍廟琉璃影壁

介休城隍廟的具體創建年代已不可考。 廟內現存的清雍正二年(1724年)的《重修城隍廟碑記》記載:“本邑廟址創始洪武中”。 雖無確切年份, 但可以推斷介休城隍廟應建於明洪武年間。

介休城隍廟大殿廣場

介休城隍廟戲臺鬥栱

介休城隍廟的整個建築群沿中軸線從南至北依次為戲臺、儀門、鐘鼓樓、正殿、東西配殿、東西朵殿。 其中,戲臺為最具代表性的建築,面寬五間,進深四間,單簷硬山頂,脊刹和吻獸為黃綠藍色琉璃。簷下正中的匾額文字為“明白處”三字,讓人印象深刻。戲臺前裝有石欄杆及石板,刻有圖案並有雕飾。

圖/田建甯 張 煜 郝 楓 陳卯靈 楊馮彥 侯滿有 張洪波 文/張 煜

其中,戲臺為最具代表性的建築,面寬五間,進深四間,單簷硬山頂,脊刹和吻獸為黃綠藍色琉璃。簷下正中的匾額文字為“明白處”三字,讓人印象深刻。戲臺前裝有石欄杆及石板,刻有圖案並有雕飾。

圖/田建甯 張 煜 郝 楓 陳卯靈 楊馮彥 侯滿有 張洪波 文/張 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