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中國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是怎樣走向世界樂壇的?

恐怕很少有人知道, 作為20世紀華人音樂的經典作品, 世界樂壇為之傾倒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的作者陳鋼只有24歲, 何占豪還不到26歲。

陳鋼

1959年, 都還在上海音樂學院上學的陳鋼和何占豪, 為了向國慶十周年獻禮, 以“梁祝”這個在民間流傳了千百年的故事為素材, 從中選取“草橋結拜”、 “英台抗婚”、“墓前化蝶”三個主要情節, 作為樂曲的三部內容, 創作了這部小提琴協奏曲。 創作時, 他們融入了越劇曲調和西洋曲中的奏鳴曲式, 吸收了中國戲曲中豐富的表現手法, 使得樂曲旋律淒婉柔美, 色彩絢麗多姿。 著名音樂評論家李淩說《梁祝》“給交響樂的民族音樂開闢了一片新的田野”。

1959年5月27日, 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在首屆“上海之音”音樂舞蹈會上, 由陳鋼和何占豪的同學、18歲的上海音樂學院學生俞麗拿登臺演奏。 曲子演完了, 舞臺下仍然一片寂靜, 觀眾還浸沉在感人的旋律中, 幾十秒鐘之後, 人群中才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梁祝》公演之後, 立即引起轟動。 當月,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向全國播放了錄音, 中央新聞電影紀錄製片廠突擊拍攝了《梁祝》創作和演出實況的紀錄片。 新華社除及時播發消息外還發了慶賀專論。

《梁祝》很快傳遍了全國, 成為人人喜愛、家喻戶曉的樂曲。

何占豪作曲的作品

不久《梁祝》便走向世界, 成為中國音樂史上最具國際聲譽的經典交響樂名曲。 德國德累斯頓樂團團長聽了《梁祝》, 驚呼:“西方音樂處於沒落, 東方出現了這樣優美的音樂,

使人高興。 ”加拿大溫哥華交響樂團在奧芬大劇院演奏《梁祝》時, 全場轟動, “聲驚四座”。 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奏《梁祝》時, 全場掌聲、歡呼聲響成一片, 由日本著名小提琴家西崎崇子灌錄的《梁祝》香港版, 在香港連續四年榮獲“金唱片”獎。 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斯特恩訪華時, 專門拜訪了陳鋼, 指名要欣賞《梁祝》, 在吟聽中, 他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 1990年, 首次演奏《梁祝》的俞麗拿成為首位應邀訪問臺灣的大陸音樂家, 並與臺北交響樂團合作演娶了《梁祝》, 擁有2100個座位的臺北市大音樂廳內座無虛席。 演奏結束, 掌聲雷動。

何占豪

《梁祝》何以如此充滿藝術活力?何占豪說;“中國歷史悠久的民族音樂, 是我們創作《梁祝》的深厚基礎。 ”陳鋼則說:“《梁祝》是在一個純真的年代裡, 由兩位純真的青年學子, 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創作的一部純真的愛情題材的音樂作品。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