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如何把書中的知識轉化成能力?這是我見過的最好回答

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 讀書的重要性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同, 於是市場上出現很多讀書方法, 比如速度、多讀、慢讀、列讀……不管你採用哪一種讀書方法,
最終都要回歸到“行動”二字上, 正如陸遊說的那樣,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有一次, 我在文章中提到古典老師的《躍遷》, 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書。 可是文末一個留言特別辣眼睛, 她說:“古典老師的書都是垃圾, 實用類的書都大同小異, 看多了並沒有什麼益處。 ”於是我就在思考, 為什麼同樣一本書, 有些人覺得特別好, 有些人就覺得是垃圾呢?其實, 不是知識無用, 而是你不會用。 中國人稱呼那些只讀書不會用的人為書呆子。 我們很小就不太喜歡這個詞, 甚至覺得是一種侮辱, 可是現實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人“知道這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歸根結底就是因為99.99%的道理都不能通往行動。 日本的大岩俊之,
曾經是一個“不讀書”的人, 在他準備創業期間, 偶然看到一本書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 ”於是他開始嘗試一年閱讀300本以上的書, 逐漸成為了讀書法、思維導圖、各種記憶術等方面的講師。 在《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這本書中, 大岩俊之介紹了自己如何做筆記, 如何牢記書中的內容, 以及如何將書中的內容付諸行動。 成年人的閱讀本身就帶著一定的目的居多, 我們讀一本書不僅要花費金錢, 還要佔用大量的時間, 如果不能把書中的知識變成自己的能力, 就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 如何做讀書筆記關於讀書筆記, 我長期以來使用的就是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介紹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即摘抄+感想的方式, 可以立馬捕捉到當下一閃而過的靈感, 這種獨一無二的筆記對於寫書評提供了非常好的幫助。 除此之外就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自20世紀60年代誕生以來, 超過2億次書面引用, 逾10億人通過電視觀看過, 被人們當作“終極思維工具”。 就連比爾·蓋茨、亞伯特·戈爾這樣的人物都在使用。 《實用性閱讀指南》中詳細介紹了思維導圖如何繪製。 1.讀書思維導圖主要包含:書籍的資訊、讀書的目的、得到的答案、整體的總結四個方面的內容, 以下就是我按照作者的方法製作的讀書思維導圖。 2.一本書的思維導圖一本書的思維導圖是基於詳細閱讀後, 對於整本書的主要脈絡和邏輯製作的思維導圖,
可以按照每個章節, 每個標題、小標題、粗體字來繪製, 這樣便於你立馬搜索到書中的重要知識點。 ▶ 如何記住書中的重要內容我是一個方向感特別差的人, 不管開車到哪裡, 都需要開導航。 同樣的路開了10遍都有可能記不住, 記得有一次換了新公司, 路途很遠, 還要走高架, 剛開始幾天必須要高度集中聽導航的每一步指揮, 可是一周後, 就完全不需要導航了。 可見, 哪怕你是一個記憶力特別差的人, 只要反復多面對幾次就好了。 我們讀書也一樣, 之所以記不住書中的內容, 那是因為你沒有反復閱讀, 人的大腦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 為了不讓自己達到極限, 它會自動刪除一些記憶。 通過“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可以清楚看到大腦是多麼的不靠譜。
《實用性閱讀指南》建議大家可以嘗試以下8種方法來解決記憶的問題:1.反復閱讀;2.利用二八法則, 找出書中最重要的20%的內容;3.利用感情記憶;4.利用輸出記憶;5.故事記憶6.使用首字記憶7.聯繫記憶8便利貼記憶▶ 如何將書中的內容付諸行動閱讀的目的無外乎三種:消遣, 獲得知識, 收集資訊。 尤其是致用類圖書, 學完之後一定要拿去用, 不然讀再多的書都沒用。 為了創業, 你可能買很多關於領導力、創業、運營方面的書籍來學習, 書中的內容並不一定是知識, 那麼什麼才是知識呢?成甲在《好好學習》這本書中是這麼說的:“在我的定義裡, 只有能夠改變你行動的資訊才是知識。 ”不管你是在雜誌上、報紙上、書中、文章中所看到的一切內容其實都是資訊, 資訊變成知識的前提就是了解他的人能否使用這些資訊改變自己的行為,產生新的結果。1.設置行動目標2018年的第一個月,我的閱讀計畫裡面,80%的書籍都是關於閱讀的書,因為我想通過一次主題閱讀解決自己閱讀方面的問題,如閱讀效率和閱讀速度。帶著目的讀書,是有效閱讀的前提,但是閱讀完之後我們還需要給自己設置行動目標。就拿我自己來說,讀完《快速閱讀》後,我的行動目標是:經過一年的訓練,可以達到每分鐘1000字;讀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級實用筆記讀書法》後,我的行動目標是:利用“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來寫文章;讀完《高效能閱讀》後,我的行動目標是:2018年閱讀300本以上的書。當你寫下行動目標的那一刻,其實就清楚了自己接下來該幹什麼,“一個人只要心中有目標,他的面前就會有路。心有多遠,路有多長。”2.想像自己成功時的樣子大岩俊之建議讀者可以用“五感”設想自己成功時的樣子:達成這個目標之後,會看見什麼?達成這個目標之後,會聽見什麼?達成這個目標之後,會感覺到什麼?《時間的格局》的作者弘丹在2017年的新年計畫中描繪了這樣一個畫面:我的新書出版,我在XXX參加線下簽售和演講。我穿著紅色的連衣裙,化著精緻的淡妝,動情地講述著筆下的故事……這個目標在2017年12月2號上海言又幾的簽售會實現,她除了沒有穿著紅色的連衣裙,其他的細節都實現了。想像的越具體生動越有助於早日實現目標,就像很多公司為了激勵大家好好工作,會獎勵豪華幾日遊一樣,想像著自己拿著紅酒,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好生愜意,於是,工作勁頭十足。3.明確現實與目標的距離vox新聞網的作者茱莉婭·貝盧茲想搞清楚什麼才是減肥的最有效辦法,為了確保研究的公正性與權威性,她挑選了頂級的研究員和思想家進行調查,結果卻讓人十分意外。最有效的減肥方法不是節食、不是每天鍛煉幾個小時,也不是去減肥中心,而是那些“善於跟蹤監控——監控自己吃了多少、體重多重的人”。減肥人員定期檢查自己的體重,關注自己的飲食,寫食物日記更容易實現減肥的目標。渥太華大學的尤尼·弗利多弗告訴貝盧茲:“食物日記雖然枯燥無趣,但是在開始減肥之前,人們需要知道他們的現狀以及需要做出哪些改變。”很多人的目標之所以很難實現,就是因為不清楚現實與目標的差距。要麼目標遙遙不可及,要麼太小不夠有驅動力。《實用性閱讀指南》建議大家按照百分比的方式來思考現狀與目標的距離,如果實現目標是100%,自己目前的現狀是50%的話,為了拿出更加確切的執行步驟,你可以使用5W1H的提問方式:怎麼做?和誰做?在哪裡做?何時做完?建議大家利用思維導圖的發散式方式畫出來,你會發現一下子就可以想到很多種具體的行動出來,這個時候就問問自己,這些行動裡面最想做的是什麼,如果這麼做了會有什麼結果。4.將行動細分在重慶有一個很美麗的愛情故事,上世紀50年代,20歲的年輕小夥劉國江愛上了大他10歲的俏寡婦徐朝清。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蜚語,他們攜手私奔至深山老林。為讓徐朝清出行安全,劉國江幾十年如一日,鑿出了石梯6000多級,被稱為“愛情天梯”。2011年的時候,我還親自去爬了“愛情天梯”,當時徐朝清老人還在世,山路崎嶇,有些地段十分陡峭,這個故事之所以感動很多人,就是因為劉國江在沒有任何機械設備的輔助下一個臺階一個臺階鑿出來的。每一個臺階就是一個最小行動單位,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把行動按照時間、數量、行為來設定,而且越具體越好。5.付諸行動最後一步就是行動,也是最難的一步,正所謂“想”和“做”是世界上遙遠的距離。我朋友圈有一個微商達人,別人做微商都是在朋友圈刷屏賣貨,他卻不是,從2014年開始,他就堅持在喜馬拉雅上分享自己的微商經驗,朋友圈經營的也很有內涵,從來不刷屏。如今他不僅出了三本關於微商的書,還跟湖南衛視達成了合作,很早就開上了特拉斯。我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說:“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很多人之所以堅持不下去,就是因為沒有看到持續行動帶來的好處。”就拿我自己來說,把手帳堅持了一年,就收穫到了很多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都在反對功利性閱讀,書籍最原始的功能就是傳承知識、記錄資訊啊。讀書改變命運,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這句話的意義更加不同,我們拼的不是一年讀多少本書,而是你內化知識的能力,可以通過知識變現,會用才叫做知識,不然只能稱之為資訊。 資訊變成知識的前提就是了解他的人能否使用這些資訊改變自己的行為,產生新的結果。1.設置行動目標2018年的第一個月,我的閱讀計畫裡面,80%的書籍都是關於閱讀的書,因為我想通過一次主題閱讀解決自己閱讀方面的問題,如閱讀效率和閱讀速度。帶著目的讀書,是有效閱讀的前提,但是閱讀完之後我們還需要給自己設置行動目標。就拿我自己來說,讀完《快速閱讀》後,我的行動目標是:經過一年的訓練,可以達到每分鐘1000字;讀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級實用筆記讀書法》後,我的行動目標是:利用“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來寫文章;讀完《高效能閱讀》後,我的行動目標是:2018年閱讀300本以上的書。當你寫下行動目標的那一刻,其實就清楚了自己接下來該幹什麼,“一個人只要心中有目標,他的面前就會有路。心有多遠,路有多長。”2.想像自己成功時的樣子大岩俊之建議讀者可以用“五感”設想自己成功時的樣子:達成這個目標之後,會看見什麼?達成這個目標之後,會聽見什麼?達成這個目標之後,會感覺到什麼?《時間的格局》的作者弘丹在2017年的新年計畫中描繪了這樣一個畫面:我的新書出版,我在XXX參加線下簽售和演講。我穿著紅色的連衣裙,化著精緻的淡妝,動情地講述著筆下的故事……這個目標在2017年12月2號上海言又幾的簽售會實現,她除了沒有穿著紅色的連衣裙,其他的細節都實現了。想像的越具體生動越有助於早日實現目標,就像很多公司為了激勵大家好好工作,會獎勵豪華幾日遊一樣,想像著自己拿著紅酒,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好生愜意,於是,工作勁頭十足。3.明確現實與目標的距離vox新聞網的作者茱莉婭·貝盧茲想搞清楚什麼才是減肥的最有效辦法,為了確保研究的公正性與權威性,她挑選了頂級的研究員和思想家進行調查,結果卻讓人十分意外。最有效的減肥方法不是節食、不是每天鍛煉幾個小時,也不是去減肥中心,而是那些“善於跟蹤監控——監控自己吃了多少、體重多重的人”。減肥人員定期檢查自己的體重,關注自己的飲食,寫食物日記更容易實現減肥的目標。渥太華大學的尤尼·弗利多弗告訴貝盧茲:“食物日記雖然枯燥無趣,但是在開始減肥之前,人們需要知道他們的現狀以及需要做出哪些改變。”很多人的目標之所以很難實現,就是因為不清楚現實與目標的差距。要麼目標遙遙不可及,要麼太小不夠有驅動力。《實用性閱讀指南》建議大家按照百分比的方式來思考現狀與目標的距離,如果實現目標是100%,自己目前的現狀是50%的話,為了拿出更加確切的執行步驟,你可以使用5W1H的提問方式:怎麼做?和誰做?在哪裡做?何時做完?建議大家利用思維導圖的發散式方式畫出來,你會發現一下子就可以想到很多種具體的行動出來,這個時候就問問自己,這些行動裡面最想做的是什麼,如果這麼做了會有什麼結果。4.將行動細分在重慶有一個很美麗的愛情故事,上世紀50年代,20歲的年輕小夥劉國江愛上了大他10歲的俏寡婦徐朝清。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蜚語,他們攜手私奔至深山老林。為讓徐朝清出行安全,劉國江幾十年如一日,鑿出了石梯6000多級,被稱為“愛情天梯”。2011年的時候,我還親自去爬了“愛情天梯”,當時徐朝清老人還在世,山路崎嶇,有些地段十分陡峭,這個故事之所以感動很多人,就是因為劉國江在沒有任何機械設備的輔助下一個臺階一個臺階鑿出來的。每一個臺階就是一個最小行動單位,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把行動按照時間、數量、行為來設定,而且越具體越好。5.付諸行動最後一步就是行動,也是最難的一步,正所謂“想”和“做”是世界上遙遠的距離。我朋友圈有一個微商達人,別人做微商都是在朋友圈刷屏賣貨,他卻不是,從2014年開始,他就堅持在喜馬拉雅上分享自己的微商經驗,朋友圈經營的也很有內涵,從來不刷屏。如今他不僅出了三本關於微商的書,還跟湖南衛視達成了合作,很早就開上了特拉斯。我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說:“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很多人之所以堅持不下去,就是因為沒有看到持續行動帶來的好處。”就拿我自己來說,把手帳堅持了一年,就收穫到了很多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都在反對功利性閱讀,書籍最原始的功能就是傳承知識、記錄資訊啊。讀書改變命運,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這句話的意義更加不同,我們拼的不是一年讀多少本書,而是你內化知識的能力,可以通過知識變現,會用才叫做知識,不然只能稱之為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