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宜昌: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檢驗民生

科學應對近期的嚴寒雪凍, 盡可能減少惡劣天氣對宜昌市民生產生活的影響, 是全市各界正在全力作答的一道民生“作業”。 除此以外, 我們時刻不可忘記常態化的作業——站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點上, 怎樣帶給群眾更深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鑒往可知來。 以去年為例, 全市財政民生支出達到392.3億元, 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近八成, 這就是發展與民生良性迴圈的重要信號。 因此, 全市經濟工作會議重申:發展是手段, 一切目的在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地位, 從點點滴滴入手, 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好民生工作必須處理好發展和民生的關係。 發展是我們党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是硬道理, 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金鑰匙”。 保障和改善民生亦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還是讓發展提速升級的恒久動力源。

抓好民生工作必須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突出重點、聚力攻堅。 要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 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真正把事實辦實、好事辦好。

抓好民生工作必須堅持用偉大心態做小事。 要緊盯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最期盼的事, 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 鍥而不捨向前走。

民生領域很寬泛, 必須慮之以細、待之以慎。 就業方面, 重點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伍士兵、去產能分流職工等群體就業。

教育方面, 重點辦好優質公平教育, 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 著力解決幼稚園建設不足、中小學課外負擔重、“擇校熱”等突出問題。

醫療方面, 深化“互聯網+分級診療”改革, 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品質。 社會保障方面, 重點實施全民參保計畫, 加大對特殊困難群體兜底服務, 加強公租房保障。 城市管理方面, 抓緊出臺關於控制和查處違法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等地方性法規, 在加強和規範社區物業管理上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 社會治理方面, 推進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 深化平安宜昌建設。

言之鑿鑿, 更要行之切切。 在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關鍵時期, 相信全市上下齊心同向、狠抓落實, 定能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高品質的發展實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