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華大基因再次投資“華小”系創業,WeGene獲B輪融資

基因組學應用行業屬於目前發展最快的高科技行業之一, 隨著第二代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 市場環境逐漸成熟, 國家政策逐步放開, 市場上湧現出一大批新的面向基礎研究的基因測序服務提供者和面向終端使用者的臨床、醫療類的基因檢測服務提供者。

WeGene獲得B輪融資, 華大基因參投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1月29日消息, WeGene今日宣佈完成了B輪融資, 本輪融資的投資方為貝殼天使基金, 成濰新生命基金, 華大基因集團及其旗下的創投基金奇跡之光, 卓佳成長創投基金等。

WeGene是一家主要面向消費者個人提供基因檢測的公司,

進而根據基因資料完成祖源分析、健康管理、精准營養和運動等資料分析與解讀服務。 WeGene的基因組資料是以基因晶片資料為主, 可為每個用戶提供超過60萬個位點的檢測和分析服務。 在此基礎上, 通過基因補全(imputation)等生物資訊技術, 可獲得超過1000萬個位點的檢測結果。

除基因晶片資料外, WeGene還積累了大量中國人全基因組測序數據。 目前公司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個人基因組服務使用者現已經超過十萬人。

在使用者拿到基因資料後, WeGene會提供給用戶數百項基因解讀和分析服務, 並且會根據使用者的基因資料對接協力廠商公司, 提供如精准飲食、精准體重管理、運動基因組學、家譜編寫等後續服務。 目前其合作的協力廠商公司有十餘家。

華大基因——基因界的“黃埔軍校”

華大基因還被稱為基因界的“黃埔軍校”——業界不少企業的創始人曾就職華大, 這類公司也因此被稱為“華小”或者“華創”。 而此次獲得融資的WeGene的創始人陳鋼, 之前擔任華大科技的副總裁。

除此之外, 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 目前華小企業大約有三十多家, 詳情見下表:

壓力之下, 華大基因戰略投資“華小”

然而, 從華大基因走出的“華小”們, 能和華大成為合作夥伴的並不多。 畢竟華大基因是基因行業中一家全產業鏈公司,

與“華小”在市場上某些領域存在重疊也是不可避免的。

以生育健康類服務專案中的預防新生兒缺陷的無創產前篩查(NIPT)為例, 這項目前是華大基因營收最大部分的業務。 然而另一家“華小”公司貝瑞和康已經和華大基因在這項業務上打成平手。 貝瑞和康曾在借殼重組預案中披露, 2016年其實現營收9.22億元, 這與2016年生育健康類服務給華大基因帶來9.29億元的收入已基本持平。

面對整個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友商對自己業務的蠶食,

華大基因必然也承擔著不小壓力, 其完全靠自身大而全的戰略有所鬆動, 對“華小”的策略也有所改變。

2016年8月, 吉因加獲得了2億元的A輪融資, 其投資方中除了火山石資本和松禾資本兩家投資機構外, 華大基因作為領投方赫然在列。 而如今, 華大基因又再次出手, 參投WeGene。

結語

有預測認為, 中國國內基因檢測及其相關產業將可能形成每年超過1000萬人次以上的檢測市場, 基因檢測的中國市場規模或超過千億元。 隨著技術的進步, 基因檢測成本下降, 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規模將在未來進一步擴大。

基因測序行業, 特別是國內成熟產品和服務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的趨勢已不可逆轉。

而作為華大基因, 在加強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時,

如何通過資本的力量來穩固自己的行業地位, 未來十分關鍵。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 作者:yorke, 原文:http://pe.pedaily.cn/201801/426816.shtm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