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生活的真相是什麼?

生活是什麼?無非是矛盾與選擇的綜合體, 無關對錯, 僅僅在於我們能否勇於作出選擇, 承擔一切後果。 1866年1月29日法國思想家、文學家羅曼·羅蘭誕生,

今晚讀他筆下的經典語錄, 讓你在認清生活的真面目後, 依舊熱愛生活。

配樂 《悲愴奏鳴曲》/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素描「羅曼·羅蘭」

△ 羅曼·羅蘭(Romain·Rolland)

1866年1月29日, 羅曼·羅蘭生於法國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鎮克拉姆西, 1889年從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到羅馬讀研究生。

歸國後, 他在大學講授藝術史, 並從事文藝創作。

羅曼·羅蘭早期寫了7個以歷史上的英雄事件為題材的劇本, 試圖以“革命戲劇”對抗陳腐的戲劇藝術。

20世紀初, 為讓世人“呼吸英雄的氣息”, 他連續撰寫名人傳記:《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

合稱為《名人傳》;發表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 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

1915年, 他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獎金全部贈送給國際紅十字會和法國難民組織。 1944年12月30日, 羅曼·羅蘭逝世。 他一生堅持自由、真理、正義, 為人類的權利和反法西斯鬥爭奔走不息。

生活的真相是什麼?

當你心事重重, 渴望向他人“訴苦”

傾訴過後, 你懂得

“有些事情根本沒有辦法告訴別人

大多數人更關心自己“

羅曼·羅蘭《寂寞》

你一定也有過這種感覺。 當你心事重重, 渴望找一個人聊一聊的時候, 那個可以聊的人來了, 可是你們卻並沒有聊什麼。 當然, 聊是聊了, 可是他聊他的, 你也試著開始聊你的, 只是到後來, 你放棄了。

於是, 你們的聊天成了兩條七扭八歪的曲線, 你敷衍著, 笑著, 假裝聊得很投機。 但是, 你心裡渴望他離去, 渴望自己靜下來, 靜下來啃齧那屬於自己的寂寞。

“倒不如自己悶著的好!”這是你的結論。 “希望別人來分擔我的心事是多麼愚蠢, 別人不一定會瞭解我, 大多數人都更關心自己。

於是, 你領悟到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訴別人的, 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訴別人的, 有些事情是根本沒有辦法告訴別人的, 而有些事情即使告訴了別人你也會馬上後悔。

所以, 假使你夠聰明, 那麼, 最好的辦法就是靜下來, 啃齧自己的寂寞。

於是, 你慢慢可以感覺到, 午後的日影怎樣拖著暗淡的步子西斜,屋角的浮塵怎樣在毫無目的地遊動,暮色怎樣默默地爬上你的書桌,而那寂寞的感覺又是怎樣越來越沉重地在你心上壓下。直到你呼吸困難,心跳遲滯,像一輛超重的車,在上坡時漸漸地減慢,漸漸地停下。

沒有一聲呼叫,沒有一滴眼淚,沒有一絲情感,沒有一線希望,沒有一點欲望,沒有動,沒有靜,只有一種向下沉落的感覺,沉落……向著那無底的幽暗之中沉落。

圖/美國超現實主義攝影師 Zev

生活的真相是什麼?

當你被命運重擊在地,幾乎無力爬起

掙扎過後,你發現

“你不再選擇做挨拳頭的選手

輾轉過後,你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

羅曼·羅蘭《致失敗者》

一個人在剛受到某些打擊的時候,是會格外消沉的。在那段時間裡,你會覺得自己像個拳擊失敗的選手,被那重重的一拳擊倒在地,頭昏眼花,滿耳都是觀眾的嘲笑和失敗的感覺。在那個時候,你會覺得你簡直不想爬起來了!覺得你已經沒有力氣爬起來了!

可是,你會爬起來,不管是在裁判數到十之前,還是之後。而且,你慢慢會恢復體力,創傷會平復,你的眼睛會再度張開來,看見前途光明。

你會淡忘掉那觀眾的嘲笑,和那陣失敗的恥辱。你會為自己找一條合適的路——不要再去做挨拳頭的選手。

你既然不適於在擂臺上爭勝,你該沉下心去找一找,找到一個其他的方向。在這一方面,你可以爭勝。或者,不說爭勝,你可以平安,可以快樂,可以沒有失敗的羞辱。

勸你不要緊張!這些日子,你灰心失望,是必然的現象。你需要時間,讓自己恢復神智和體力。

在人生途中,你每走一步,就必定會得一步的經驗。不管這一步是對還是錯,對有對的收穫,錯有錯的教訓。

繞遠路,走錯路的結果,你就恰如迷路走入深山,別人為你危險焦急惋惜之際,你卻採集了一些珍奇的花果,獲得了一些罕見的鳥獸。而且你多認了一段路,多鍛煉出一分堅強與膽量。

一帆風順固然值得羡慕,但那天賜的幸運不可多得,可遇而不可求。唯一穩當可靠的是自己心中的指南針。無論你繞了多遠,無論你被阻擋得多麼嚴密,只要你不忘記你的方向,你就有走到目標的一天。

圖/加拿大超現實主義攝影師 Joel Robison

生活的真相是什麼?

當你陷入痛苦迷惘之中

彷徨過後,你明白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

便是注視過生活的真面目後,依然熱愛它“

羅曼·羅蘭《米開朗琪羅傳》(節選)

在翡冷翠的國家美術館中,有一座被米開朗琪羅稱為《勝利者》的白石雕像。

這是一個裸露的青年,生成美麗的軀體,低低的額上垂覆著捲曲的頭髮。他昂昂地站著,膝蓋踞曲在一個胡髭滿面的囚人背上,囚人蜷伏著,頭伸向前面,如一頭牛,可是勝利者並不注視他。

在他的拳頭將要擊下去的一刹那,他停住了,滿是沉鬱之感的嘴巴和猶豫的目光轉向別處去,手臂折轉去向著肩頭,身子往後仰著。他不再要勝利,他已征服了,但亦被征服了。

這幅英雄的惶惑之像,這個折了翅翼的勝利之神,在米開朗琪羅全部作品中是永留在工作室中的惟一作品。它即是米開朗琪羅自己,是他全生涯的象徵。

痛苦是無窮的,它具有種種形式:有時,它是由於物質的淩虐,如災難,疾病,命運的褊枉,人類的惡意;有時,它即蘊藏在人的內心。

米開朗琪羅的痛苦,即是這後一種。他有力,他生來便是去戰鬥去征服的人,而且他征服了。可是,他所要的並不在此,賦有英雄的天才而沒有實現的意志;賦有決斷的熱情,而並無奮激的願望:這是多麼悲痛的矛盾!

當我們太容易被夢境與幻想所欺騙:英雄的誓言有時只是怯懦的表現。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便是注視過生活的真面目後,依然熱愛著它。

圖/攝影師 Joel Robison、網路

生活的真相是什麼?

「寫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午後的日影怎樣拖著暗淡的步子西斜,屋角的浮塵怎樣在毫無目的地遊動,暮色怎樣默默地爬上你的書桌,而那寂寞的感覺又是怎樣越來越沉重地在你心上壓下。直到你呼吸困難,心跳遲滯,像一輛超重的車,在上坡時漸漸地減慢,漸漸地停下。

沒有一聲呼叫,沒有一滴眼淚,沒有一絲情感,沒有一線希望,沒有一點欲望,沒有動,沒有靜,只有一種向下沉落的感覺,沉落……向著那無底的幽暗之中沉落。

圖/美國超現實主義攝影師 Zev

生活的真相是什麼?

當你被命運重擊在地,幾乎無力爬起

掙扎過後,你發現

“你不再選擇做挨拳頭的選手

輾轉過後,你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

羅曼·羅蘭《致失敗者》

一個人在剛受到某些打擊的時候,是會格外消沉的。在那段時間裡,你會覺得自己像個拳擊失敗的選手,被那重重的一拳擊倒在地,頭昏眼花,滿耳都是觀眾的嘲笑和失敗的感覺。在那個時候,你會覺得你簡直不想爬起來了!覺得你已經沒有力氣爬起來了!

可是,你會爬起來,不管是在裁判數到十之前,還是之後。而且,你慢慢會恢復體力,創傷會平復,你的眼睛會再度張開來,看見前途光明。

你會淡忘掉那觀眾的嘲笑,和那陣失敗的恥辱。你會為自己找一條合適的路——不要再去做挨拳頭的選手。

你既然不適於在擂臺上爭勝,你該沉下心去找一找,找到一個其他的方向。在這一方面,你可以爭勝。或者,不說爭勝,你可以平安,可以快樂,可以沒有失敗的羞辱。

勸你不要緊張!這些日子,你灰心失望,是必然的現象。你需要時間,讓自己恢復神智和體力。

在人生途中,你每走一步,就必定會得一步的經驗。不管這一步是對還是錯,對有對的收穫,錯有錯的教訓。

繞遠路,走錯路的結果,你就恰如迷路走入深山,別人為你危險焦急惋惜之際,你卻採集了一些珍奇的花果,獲得了一些罕見的鳥獸。而且你多認了一段路,多鍛煉出一分堅強與膽量。

一帆風順固然值得羡慕,但那天賜的幸運不可多得,可遇而不可求。唯一穩當可靠的是自己心中的指南針。無論你繞了多遠,無論你被阻擋得多麼嚴密,只要你不忘記你的方向,你就有走到目標的一天。

圖/加拿大超現實主義攝影師 Joel Robison

生活的真相是什麼?

當你陷入痛苦迷惘之中

彷徨過後,你明白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

便是注視過生活的真面目後,依然熱愛它“

羅曼·羅蘭《米開朗琪羅傳》(節選)

在翡冷翠的國家美術館中,有一座被米開朗琪羅稱為《勝利者》的白石雕像。

這是一個裸露的青年,生成美麗的軀體,低低的額上垂覆著捲曲的頭髮。他昂昂地站著,膝蓋踞曲在一個胡髭滿面的囚人背上,囚人蜷伏著,頭伸向前面,如一頭牛,可是勝利者並不注視他。

在他的拳頭將要擊下去的一刹那,他停住了,滿是沉鬱之感的嘴巴和猶豫的目光轉向別處去,手臂折轉去向著肩頭,身子往後仰著。他不再要勝利,他已征服了,但亦被征服了。

這幅英雄的惶惑之像,這個折了翅翼的勝利之神,在米開朗琪羅全部作品中是永留在工作室中的惟一作品。它即是米開朗琪羅自己,是他全生涯的象徵。

痛苦是無窮的,它具有種種形式:有時,它是由於物質的淩虐,如災難,疾病,命運的褊枉,人類的惡意;有時,它即蘊藏在人的內心。

米開朗琪羅的痛苦,即是這後一種。他有力,他生來便是去戰鬥去征服的人,而且他征服了。可是,他所要的並不在此,賦有英雄的天才而沒有實現的意志;賦有決斷的熱情,而並無奮激的願望:這是多麼悲痛的矛盾!

當我們太容易被夢境與幻想所欺騙:英雄的誓言有時只是怯懦的表現。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便是注視過生活的真面目後,依然熱愛著它。

圖/攝影師 Joel Robison、網路

生活的真相是什麼?

「寫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