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生猛!2017年8家百強房企首度入蓉 圈地超千畝

在易居中國發佈的《2016年全國樓市50強城市排行榜》中, 成都2016年樓市成交面積超過北京與上海的總和, 達2909萬㎡, 居全國首位。 對房企來說, 這無疑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城市。

在強者恒強、規模競爭的環境下, 對於眾多房企而言, 擴張不僅是為了發展, 更是為了生存。 成都, 這個擁有著中國樓市最大成交體量的城市, 自然也成為品牌房企擴張的目標。

相比以往年份的“新人”, 2017年首入成都的房企, 其表現要精彩許多。

8家百強房企新入成都

2017年, 是近年來品牌房企入蓉最為密集的一年。

以克而瑞發佈的《2017年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中的百強房企為基準,

2017年, 有8家百強房企首次進入成都, 它們是——綠城、旭輝、中南置地、融信、金茂、美的、中天金融、金融街。

● 綠城

代建多利桃花源、與陽光城合作開發中大文儒德項目, 綠城與成都的接觸早已有之。 2017年11月14日, 歷經39輪競價, 綠城聯合中房將華府板塊的175畝地塊收入囊中, 至此, 綠城正式入蓉。 2017年12月29日, 綠城樓面價15600元/平米拿下內金沙64畝土地, 不到兩個月, 在成都完成加碼。

● 旭輝

2017年3月20日, 旭輝集團發佈公告稱, 預計將與華宇在包括成都的7個城市11個項目中開展深度合作, 以此為契機, 旭輝正式進入成都。 目前, 旭輝和華宇在成都合作的首個項目華宇旭輝錦繡花城已經亮相。 在通過與華宇合作“曲線入蓉”後, 旭輝在成都土地市場中也有所斬獲,

2017年12月26日, 旭輝獲得雙流彭鎮75畝土地, 拿下在成都的首塊土地。

● 中南置地

中南置地可以說是2017年新入蓉的房企中, 規模擴張最快的一家。 一年時間, 通過土拍和收購, 中南在成都落下7子。 如今中南三個專案的案名已經公佈, 分別是位於金牛天回鎮的中南·海棠集, 溫江的中南·上熙府, 建設路的中南融創玖華臺。

4月6日, 中南豪擲超59億元連奪主城三宗地塊。 其中, 城北天回鎮兩塊, 面積分別為面積191.7畝和63畝, 成華區建設路一塊, 面積44.53畝。

7月19日, 中南對外發佈了一則海報, 宣佈成都城市公司落子溫江, 獲取溫江柳城街辦紅光社區3、4組, 湧泉街辦大田社區6組地塊的開發權, 並稱, 這是中南在成都落下第五子。

9月19日, 溫江土拍,

中南梅開二度, 拿下位於溫江的兩塊相鄰土地, 合計面積達122畝。

● 金茂

2017年4月6日, 金茂46.62億元拿下武侯新城鐵佛村地塊, 樓面價17160元/平。 拿地伊始, 金茂就決定將在地塊上打造成高端住宅產品。 目前該地塊專案已經亮相, 定名武侯金茂府。

● 融信

2017年4月6日, 融信最終以樓面價16900元/平方米, 總價7.15億的價格, 拿下了金牛區白果林16.6畝地塊。

● 美的

在2016年, 美的就多次出現在成都的土拍現場, 但都鎩羽而歸。 2017年11月8日, 美的拿下青白江76畝土地, 終於拿地入蓉。 拿下青白江土地不到1個半月, 12月26日, 美的又在崇州摘得92畝土地。

● 金融街

2017年7月17日,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 公司近日通過收購股權形式以總價6.7億元收購成都中逸實業有限公司90%股權,

獲得了“成都市錦江區暑襪北二街60號地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由此, 金融街低調入蓉。

● 中天金融

在還未在成都拿地之時, 中天金融劃定的全國版圖中, 就已經有了成都。 2017年3月, 中天金融(彼時還叫“中天城投”)通過並購方式獲得成都市錦江區春熙路地塊, 總面積約達23畝, 這位貴州地產“一哥”邁進成都。

“不差錢”的地王製造者

2017年新入成都的百強房企, 少了初來乍到的保守, 多了些許一擲千金的生猛。

土拍, 依舊是房企進入成都的主要跳板。 自帶話題屬性的土拍, 讓這些外來房企在收穫土地儲備時, 也獲得了大量曝光度。 2017年8家新入成都的百強房企, 有6家在土地拍賣市場中有所斬獲。 在土拍市場, 他們共投入約193億, 圈地1085畝。 拿地區域覆蓋成都東西南北各個方向,

拿地範圍也從主城區一直延伸到遠郊。 如果算上收購地塊的投入, 8家新入成都的百強房企一共在成都砸下了愈200億。

▲2017新入蓉房企拍地情況

我們不難發現, 2017年成都最貴的五宗土地, 其中三塊被“新面孔”拿下。 而這些豪擲千金的“新來者”, 往往也是區域地王的製造者。中南拿下天回鎮地塊後,業內人士感歎“主城再無窪地”;金茂武侯新城地塊,至今仍是武侯新城地價的天花板;綠城金沙地塊,將青羊區地價刷新;融信白果林地塊,刷新金牛區地價;美的崇州地塊,將崇州地價推到新高。

▲2017年成都土地樓面價TOP5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開發也成為不少2017首入蓉城房企的選擇。綠城首進成都拿下的華府地塊,是和中房聯合競得;中南拍下的5塊宗地中最貴的建設路地塊,最終選擇和融創聯合開發;金茂的的武侯金茂府項目,引入了首開。業內人士表示,“新入成都的房企在某些地塊上選擇合作開發,一是可以減輕高地價拿地帶來的資金壓力,二是通過與這些在成都市場已有操盤經驗的房企合作,可以更好的打開市場。”

他們,會是下一個新面孔嗎?

參照克而瑞發佈的《2017年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2017年之後的成都市場,TOP20房企,已有18家佈局;而在TOP50房企中,只有10家房企沒有進入成都。展望2018年,哪些百強房企進入成都將會是大概率事件?關於這個猜想,或許已有跡可循。

會是躍躍欲試、伺機而動的中梁嗎?

中梁,近年來樓市中的又一批黑馬,2017年,中梁新增830億元貨值,被認為是2018年衝刺進入千億的大熱門房企。但在成都,中梁的貨值還是0。

中梁對成都早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據瞭解,中梁成都團隊已經組建,2017年中梁也多次出現在成都土拍現場,但都鎩羽而歸。2017年中梁在四川唯一一次拿地,是在達州競得一塊101畝住宅用地。12月,中梁也現身眉山和遂寧的土拍現場,但仍顆粒無收。

會是兩度佈局醫療板塊的千億泰禾嗎?

2017年,泰禾業績首次邁入千億。在2017年,全國有17家房企業績突破千億,泰禾是唯一一家還沒有在成都佈局地產業務的千億房企。之所以說是地產業務,是因為,泰禾已經有業務在成都落子——2016年至今,泰禾旗下的醫療板塊已經在成都落下兩所醫院。(多元佈局 “投機”還是“取巧”,首入成都的泰禾不做房地產?)

在2017年年初,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就宣稱泰禾未來將投資500億用於健康醫療版塊的發展。在泰禾醫療的佈局計畫中,劃分了六個區域中心,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福州、武漢。目前,在泰禾劃分的佈局醫療六大區域中心中,只有成都還沒有其地產項目。

從泰禾目前的全國佈局來看,在其健康醫療板塊的發展中,成都已經走在了前面。那麼,地產板塊的到來,還會遠嗎?

2017年已成為過去,如今,對於那些剛剛獲得“入場券”的房企來說,他們面對的是市場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同行和購房者需求的挑戰。2017年只是起步,在機遇與挑戰並重的環境下,2018年這些新面孔又將如何持續在市場中發聲、輸出自己的價值?2018年成都市場還將出現哪些新面孔?這些都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往往也是區域地王的製造者。中南拿下天回鎮地塊後,業內人士感歎“主城再無窪地”;金茂武侯新城地塊,至今仍是武侯新城地價的天花板;綠城金沙地塊,將青羊區地價刷新;融信白果林地塊,刷新金牛區地價;美的崇州地塊,將崇州地價推到新高。

▲2017年成都土地樓面價TOP5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開發也成為不少2017首入蓉城房企的選擇。綠城首進成都拿下的華府地塊,是和中房聯合競得;中南拍下的5塊宗地中最貴的建設路地塊,最終選擇和融創聯合開發;金茂的的武侯金茂府項目,引入了首開。業內人士表示,“新入成都的房企在某些地塊上選擇合作開發,一是可以減輕高地價拿地帶來的資金壓力,二是通過與這些在成都市場已有操盤經驗的房企合作,可以更好的打開市場。”

他們,會是下一個新面孔嗎?

參照克而瑞發佈的《2017年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2017年之後的成都市場,TOP20房企,已有18家佈局;而在TOP50房企中,只有10家房企沒有進入成都。展望2018年,哪些百強房企進入成都將會是大概率事件?關於這個猜想,或許已有跡可循。

會是躍躍欲試、伺機而動的中梁嗎?

中梁,近年來樓市中的又一批黑馬,2017年,中梁新增830億元貨值,被認為是2018年衝刺進入千億的大熱門房企。但在成都,中梁的貨值還是0。

中梁對成都早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據瞭解,中梁成都團隊已經組建,2017年中梁也多次出現在成都土拍現場,但都鎩羽而歸。2017年中梁在四川唯一一次拿地,是在達州競得一塊101畝住宅用地。12月,中梁也現身眉山和遂寧的土拍現場,但仍顆粒無收。

會是兩度佈局醫療板塊的千億泰禾嗎?

2017年,泰禾業績首次邁入千億。在2017年,全國有17家房企業績突破千億,泰禾是唯一一家還沒有在成都佈局地產業務的千億房企。之所以說是地產業務,是因為,泰禾已經有業務在成都落子——2016年至今,泰禾旗下的醫療板塊已經在成都落下兩所醫院。(多元佈局 “投機”還是“取巧”,首入成都的泰禾不做房地產?)

在2017年年初,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就宣稱泰禾未來將投資500億用於健康醫療版塊的發展。在泰禾醫療的佈局計畫中,劃分了六個區域中心,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福州、武漢。目前,在泰禾劃分的佈局醫療六大區域中心中,只有成都還沒有其地產項目。

從泰禾目前的全國佈局來看,在其健康醫療板塊的發展中,成都已經走在了前面。那麼,地產板塊的到來,還會遠嗎?

2017年已成為過去,如今,對於那些剛剛獲得“入場券”的房企來說,他們面對的是市場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同行和購房者需求的挑戰。2017年只是起步,在機遇與挑戰並重的環境下,2018年這些新面孔又將如何持續在市場中發聲、輸出自己的價值?2018年成都市場還將出現哪些新面孔?這些都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